为深入贯彻学习“四史”教育,切实提升支部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结合近期学习任务,档案馆党支部于今年11月13日前往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故居、纪念馆以及江淮大学旧址,开展“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主题当日活动。档案馆全体党员出席本次活动。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是我党历史上卓越的领导人物,了解恩来同志的生平,感受领导人物身上温暖、亲切的力量,学习周恩来同志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同时,通过对周恩来同志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的感悟,了解我党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更是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积蓄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前进,才能赢得当下,把握未来。
13日下午、14日上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档案馆党支部一行7人分别参观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纪念馆,对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从不肯为亲人谋私利;他勇于担当、鞠躬尽瘁,辛苦周旋保护同志;他热爱人民、勤政为民,拖着瘦弱病体依旧为党和国家事业四处奔走。他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始终保持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品行与操守。他的伟大人格和优秀品德,永远为后世景仰。透过每一段讲解、每一个故事都让大家深刻领会了一名共产党员身上应当担负的责任与重担,也细致学习了“四史”,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新中国建设发展离不来优秀人才的培养。我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新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根据革命形势主办的一所大学,在敌后坚持两年左右,为新中国建设输送了120余名优秀的人才,也为我党的统战史和中国教育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4日下午,党支部一行7人前往淮安市洪泽区江淮大学旧址,认真了解和学习了江淮大学创办的历史,感受这所抗日革命大学的光荣历程。当时的同学们在这所大学里的熔炉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毅然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为以后新中国的发展贡献了蓬勃的力量。进入新时代,作为在高等教育事业一线奋战的各位党员同志,更应该从各位革命前辈身上汲取奋进力量,矢志拼搏奋斗。
本次党日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通过对领导人物的精神感悟,结合“四史”学习,再一次回顾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见证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深刻体会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全面加强支部成员的思想建设。同时,将思想建设作为先导,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学思践悟,“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理论觉悟,自觉开展实践创新。
通过“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支部成员深入学习了恩来同志廉洁奉公、坚守信仰、无私为民、鞠躬尽瘁的优良品质,更加坚定了支部成员的爱党、爱国情怀;加深了对“四史”的了解和感悟,继续继承和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拓展了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认识,从前辈身上获得了蓬勃向上的前进力量,深化了对初心和使命的理解。支部成员的政治素养得以提升,支部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得以增强。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四史活动总结[朗读]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治国理政。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党史、新中国史是这一教科书中最重要的内容。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能让党员、干部从党发展壮大的历史、新中国砥砺奋进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和智慧。
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只有深入了解我们党_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增强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追寻党的历史上一代代革命先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勇气、决心和意志,感悟他们的崇高精神境界和优良作风,就能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亦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党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学习“四史”,能更深入的了解革命先烈当年伟大的理想信念、体会革命先烈用意志和鲜血铸就的革命精神,通过革命传统教育,能让年轻一代人民公仆对自己的肩负的使命有更直观的认识,继而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只有深入了解我们党_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才能弄清楚党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深刻把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通过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增强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追寻党的历史上一代代革命先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勇气、决心和意志,感悟他们的崇高精神境界和优良作风,就能不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亦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党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学习“四史”,能更深入的了解革命先烈当年伟大的理想信念、体会革命先烈用意志和鲜血铸就的革命精神,通过革命传统教育,能让年轻一代人民公仆对自己的肩负的使命有更直观的认识,继而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诗中有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来说,党的光辉历史就是我们的饮水之源、智慧之源、奋斗之源。下面,就与大家重温一段党史,共同汲取能量、坚定信念。
这段辽宁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的历史,相信大家都会有所了解,因为诞生地就在我们的家乡--锦州。那是在1923年,共产党员欧阳强受中共唐山地委的派遣,到锦州铁路局机务段工作,他以钳工为掩护,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并与从唐山派来的其他党员一起,在沟帮子铁路机务段建立了北宁路沟帮子站党小组,虽然以欧阳强为组长的全部党员只有7人,但他们积极开展串联,扩大影响,于1924年成立了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书记欧阳强、组织委员李华灿和宣传委员林立的带领支部成员,认真贯彻党的指示,渐渐壮大队伍,组织工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辽宁地区进行的第一次成功实践,自此,星星之火照亮了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也掀开了辽宁乃至关外地区工人群众革命斗争的崭新一页。
党的历史是浓缩着智慧与经验的教科书,像这样振奋人心的篇章数不胜数,回首96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小舟,逐渐成为满载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巨轮,我们要铭记革命前辈们卧薪尝胆的赤诚、不畏磨难的坚毅,今后,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学习革命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重温党史,传承勤学善思的优良作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之源,不仅要灵活运用书籍资料、网络平台,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更要虚心学习前辈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勤于思考、融会贯通,为高效率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重温党史,传承爱岗敬业的服务宗旨。对待工作,秉承高标准、低姿态的原则。高标准就要有严谨务实、尽职尽责的态度,低姿态就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真正践行在岗、在行、在状态的理念,做到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为构建和谐营商环境出一份力量。
重温党史,传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前面提到的革命前辈欧阳强就是创新工作的榜样,他为了更好地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在小学里办起工人夜校,同时结合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的方法,使广大群众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我们要学习他接受新事物、研究新情况、挑战新困难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开拓思维、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勇于担当。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将心怀感恩、知史爱党、立足岗位、坚定信念,努力成长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合格党员,并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与优秀的同志们一起,共为党旗增光添彩,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谱写更新更美的时代诗篇。
这段辽宁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的历史,相信大家都会有所了解,因为诞生地就在我们的家乡--锦州。那是在1923年,共产党员欧阳强受中共唐山地委的派遣,到锦州铁路局机务段工作,他以钳工为掩护,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并与从唐山派来的其他党员一起,在沟帮子铁路机务段建立了北宁路沟帮子站党小组,虽然以欧阳强为组长的全部党员只有7人,但他们积极开展串联,扩大影响,于1924年成立了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书记欧阳强、组织委员李华灿和宣传委员林立的带领支部成员,认真贯彻党的指示,渐渐壮大队伍,组织工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辽宁地区进行的第一次成功实践,自此,星星之火照亮了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也掀开了辽宁乃至关外地区工人群众革命斗争的崭新一页。
党的历史是浓缩着智慧与经验的教科书,像这样振奋人心的篇章数不胜数,回首96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小舟,逐渐成为满载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巨轮,我们要铭记革命前辈们卧薪尝胆的赤诚、不畏磨难的坚毅,今后,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学习革命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重温党史,传承勤学善思的优良作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之源,不仅要灵活运用书籍资料、网络平台,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更要虚心学习前辈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勤于思考、融会贯通,为高效率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重温党史,传承爱岗敬业的服务宗旨。对待工作,秉承高标准、低姿态的原则。高标准就要有严谨务实、尽职尽责的态度,低姿态就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真正践行在岗、在行、在状态的理念,做到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为构建和谐营商环境出一份力量。
重温党史,传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前面提到的革命前辈欧阳强就是创新工作的榜样,他为了更好地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在小学里办起工人夜校,同时结合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的方法,使广大群众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逐渐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我们要学习他接受新事物、研究新情况、挑战新困难的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开拓思维、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勇于担当。
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将心怀感恩、知史爱党、立足岗位、坚定信念,努力成长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合格党员,并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与优秀的同志们一起,共为党旗增光添彩,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谱写更新更美的时代诗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即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四史”,同样适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四史”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智慧,厚植发展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
昨夜西风凋碧树,做到常学常新。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学好“四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力求走深走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读史方能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四史,要用心、用力,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众里寻他千百度,坚持笃干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干事创业需要实干、苦干、巧干。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落实工作部署,对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实效、讲实干,以“带头干、认真抓”的实干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形成“干成事”先锋力量。
昨夜西风凋碧树,做到常学常新。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学好“四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衣带渐宽终不悔,力求走深走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只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洪钟小大随叩鸣”,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读史方能明智,党史、新中国史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历史智慧、政治智慧、管理智慧,学习四史,要用心、用力,学会用历史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
众里寻他千百度,坚持笃干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工作、解决难题。干事创业需要实干、苦干、巧干。实干是态度,苦干是品德,巧干是水平。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落实工作部署,对每一件工作力求实效,做到解决问题不推诿、推动工作不蛮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求实效、讲实干,以“带头干、认真抓”的实干作风推动事业发展。大事难事看担当。在困难面前要毫不退缩,直面问题抓落实、攻坚克难带头上。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形成“干成事”先锋力量。
“四史”是一以贯之的党的思想史、史,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四史”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年初的这场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在最危难的时刻,共产党员奔赴一线,在未知的风险之前,他们英勇无畏,这便是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不管是医护、科研、教职人员,还是基层各个岗位上坚守的人,每个人都是英雄,这才是真正的“群体免疫”。一线的普通平凡人,为我们筑牢了这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屏。
通过这次的四史学习,使我认识到了我们在关注着国家实事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忘记历史。四史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最终提高自我能力。
年初的这场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在最危难的时刻,共产党员奔赴一线,在未知的风险之前,他们英勇无畏,这便是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不管是医护、科研、教职人员,还是基层各个岗位上坚守的人,每个人都是英雄,这才是真正的“群体免疫”。一线的普通平凡人,为我们筑牢了这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屏。
通过这次的四史学习,使我认识到了我们在关注着国家实事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忘记历史。四史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最终提高自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