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史明理的内涵,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肌理的认识。
党史学习教育有四个主题,学史明理排名第一,是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了解和理解学史明理的内涵非常重要。什么是学史明理?什么?学习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明确了16个基本道理。一般来说,16个基本原则是增强四个自信心,增强四个意识,实现两个维护,协调两个大局,通过四个全面,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复兴。从1921年到今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100年。这100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史诗的篇章,是共产党人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和力量写出来的100年?
在苦难中铸就辉煌,在挫折之后毅然奋起,在探索中获得成功,在失误之后拨乱反正,在转折中开创新局,在奋斗之后赢得未来的100年。
学习百年党史,要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主脉、主线和主流。百年党史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首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改天换地(1949-1978)。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期间,我们党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第三,翻天覆地(1978-201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新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惊天动地(2012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党依靠人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完成了许多过去想做却没有完成的大事。
总的来说,100年党的历史是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10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是世界上罕见的。
例如,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59-1961年经济困难严重,文化大革命内乱,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馆爆炸,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2011年7.23动车事故等。
100年走来,我们党都不为一切困难所吓倒,不为一切风险所征服,经历它,面对它,应对它,不断开创出一个又一个胜利局面,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这就是历史逻辑。
那就是社会肌理。
我们不仅要看到伟大的成就,还要了解100年来展示的勇气和力量,尤其是巨大的智慧和基本道理。只有深入了解我们党的历史,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担责任和使命。
第二,学习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任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他们没有或失去理想信念,他们就会迷失,就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脊柱的自我瓦解。所以,学史明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树立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目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赴汤蹈火。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了6个亲人。
徐海东将军家族牺牲了70多人。
贺龙元帅宗亲烈士2050人。
方志敏常说:党有指示,虽死不辞,他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发自内心地大喊:中国是生我们的母亲。兄弟们,快起来,救救妈妈!不管怎样,妈妈都不能死!面对生死的选择,方志敏大义凛然地回答:敌人只能砍掉我们的头,永远不要动摇我们的信仰。
革命烈士视死如归,只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今天,无论经济多么繁荣,如果我们放弃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们的企业就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的国家也不可能站在世界上。
学历史明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人民满意的服务员。
100年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红线。
毛主席说,我们党必须吃苦。只有做好群众的事情,我们共产党人才能考虑做自己的事情。假如我们党员队伍中有先为自己工作的人,那就毫不客气地把他解雇了。
邓小平同志也说过,共产党员谨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一是怕党,二是怕群众,三是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些。谨慎总是更好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多次重温半被子的故事,强调要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
经营企业更应该如此。企业要想做好,必然离不开员工的首创精神和工作活力。我们必须切实保护员工的民主权利,不断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丰富民主参与渠道,从各个管理层面、各个行业扩大员工的有序参与。比如涉及整个集团未来走向的《十四五规划》,正在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即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从员工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一切依赖员工,一切为了员工。
身为领导干部,只有深深扎根于员工群众这片沃土,公司这棵大树才能长得高,长得旺,才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学史明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党的百年历史记录了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和关键时期,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官员而创业,这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光荣事业。个人追求和价值实现体现在党和人民的事业斗争中?
创业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有盲点,往往在职业观上陷入误区。有些领导干部天天喊科学发展凶。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偏离科学发挥的轨道,做违反科学规律的事情。即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看起来轰轰烈烈,他们也做不到任何事业。除了弘扬党历史上的求真务实外,还要努力、努力、努力,即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工作方法,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例如鸦片战争以来,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必须挨打,近百年来,面对英美霸权的挑战,德国、苏联相继落败,教训深刻。虽然我们和美国有贸易战和金融战,但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有你,你有我,我已经是人类命运的共同体了。无论是处理国内文明发展还是对外开放,都要放眼世界,有广阔的眼光。
做好企业就更重要了。只有走出办公室,对标对表,出去学习,在尊重大趋势的前提下,拥抱行业趋势,抓住行业机遇,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的事业才会发展,我们的公司才会有希望,才会有未来。
最后,学习党史,首先要落实在历史文化素养上,了解16个基本原则,提高工作能力上。最重要的是要有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即思考问题,做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党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有意识地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要做到博学审问的认真思考。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学史明理心得体会[朗读]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月20日上午在x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如何让党史教育走深走实、走长走远?我们要在党史教育“明白卡”上给出三个问题的答案。
一是为什么学,做到头脑清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弱小走向强大,从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必然性在于共产党人没有私心杂念,有的只是天下为公,在于共产党人从不停止进步,始终与时俱进。我们只有通过党史学习,才能更好继承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才能更好知来路、明前路,真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学些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从x南湖红船点亮星火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而风华正茂,闯过层层难关而自信自强。我们要学习共产党人于纷繁复杂时局中选择正确道路的能力,学习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生活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学习共产党人敢于攻坚、不怕挑战的改革气魄,更要学习共产党人推动共同富裕、世界和平繁荣的责任和担当。只有把自己需要学什么弄清楚、想明白,我们开展党史教育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保证学习效果?
三是该怎么学,做到落实有方。我们在党史教育中要注意载体的丰富性和方式的多样性。线上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引导党员干部每日“打卡学习”,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要在地方党政官方公众号上更多撰写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让党史教育更接地气,增加党员干部的“代入感”。线下方面,我们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日活动、主题党课等方式,为党员干部送去“党史文化套餐”,让他们更了解共产党的诞生、共产党的革命、共产党的建设、共产党的改革,进而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目的。要做好优秀党员典型选树工作,让党员干部知道先进是怎么干工作的,想当先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营造更加浓厚的干事氛围?
一是为什么学,做到头脑清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弱小走向强大,从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必然性在于共产党人没有私心杂念,有的只是天下为公,在于共产党人从不停止进步,始终与时俱进。我们只有通过党史学习,才能更好继承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才能更好知来路、明前路,真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学些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从x南湖红船点亮星火到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而风华正茂,闯过层层难关而自信自强。我们要学习共产党人于纷繁复杂时局中选择正确道路的能力,学习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生活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学习共产党人敢于攻坚、不怕挑战的改革气魄,更要学习共产党人推动共同富裕、世界和平繁荣的责任和担当。只有把自己需要学什么弄清楚、想明白,我们开展党史教育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好保证学习效果?
三是该怎么学,做到落实有方。我们在党史教育中要注意载体的丰富性和方式的多样性。线上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引导党员干部每日“打卡学习”,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要在地方党政官方公众号上更多撰写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让党史教育更接地气,增加党员干部的“代入感”。线下方面,我们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日活动、主题党课等方式,为党员干部送去“党史文化套餐”,让他们更了解共产党的诞生、共产党的革命、共产党的建设、共产党的改革,进而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目的。要做好优秀党员典型选树工作,让党员干部知道先进是怎么干工作的,想当先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营造更加浓厚的干事氛围?
一、把握“学史明理”内涵,加深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肌理的认识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有4个主题,“学史明理”排序在先,是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学懂弄通“学史明理”的内涵非常重要。
“学史明理”学什么?明什么?学的是共产党的100年奋斗历程,明的是16条基本道理?
概括来说,16条基本道理就是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统筹两个大局,通过四个全面,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复兴。
从1921年到今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这100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共产党人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和力量写就的100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100年。
学习百年党史,要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主脉、主线和主流。百年党史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一是开天辟地(1921—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改天换地(1949—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三是翻天覆地(1978—20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是惊天动地(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100年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是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10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世所罕见。
比如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59年—1961年当年严重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局面,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2011年7.23动车事故等等。
100年走来,我们党都不为一切困难所吓倒,不为一切风险所征服,经历它,面对它,应对它,不断开创出一个又一个胜利局面,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这,就是历史逻辑。
这,就是社会肌理。
我们学习党的历史,认识党的光荣伟大,不仅要看到伟大业绩,更要明白100年走来所展示的勇气、力量,特别是巨大智慧和基本道理,只有对我们党的历史有深刻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担起职责和使命。
二、学史明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脊柱自我瓦解。因此,学史明理,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那一天起,就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树立起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赴汤蹈火。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宗亲烈士2050人;方志敏常说,“党有指示,虽死不辞”,他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发自肺腑地呼喊:“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兄弟们,赶快起来,救救母亲呀!无论如何不能让母亲死亡!”面对生死抉择,方志敏大义凛然答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革命先烈们视死如归只因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坚贞不渝。今天,无论经济怎么繁荣,如果放弃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们的企业就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巍然屹立于世界?
三、学史明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人民满意的服务员
100年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红线。
毛主席说过,我们党必须吃苦在前,只有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了,我们共产党人才可以考虑办一办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党员队伍中出现了先为自己办事的人,那就要毫不客气地把他开除出去。
邓小平同志也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第一怕党,第二怕群众,第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多次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强调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
办企业更应如此。一家企业要想搞的好,必然离不开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工作活力。我们必须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断健全公司的规章制度、丰富民主参与渠道,从各个管理层级、各个行业领域扩大职工群众有序参与,比如涉及整个集团未来走向的《十四五规划》就在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建议,就是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智慧,从职工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诚心诚意为群众谋福利。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深深扎根职工群众这片沃土,公司这棵大树才能长得高,长的旺,才能枝繁叶茂、郁葱参天。
四、学史明理,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殚精竭虑干好本职工作
党的百年历史,记载了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当前,我们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攻坚期,对领导干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事创业,都属于必须要做好的光荣事业,个人追求和价值实现体现在位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之中,任何脱离党和人民搞“个人名利”的行为和想法都不可取?
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观出现盲区,往往在事业观上陷入误区。有的领导干部天天嘴巴上喊科学发展喊的凶,实际工作中往往偏离科学发挥轨道,办违背科学规律的事,即使短时间内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最终也干不出啥事业来。除了弘扬党历史中的求真务实,要真干、实干、苦干,还要巧干,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坚持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
比如鸦片战争以来,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还有近几百年来,面对英美霸权的挑战,德国、苏联先后落败,教训是深刻的。尽管我们和美国有过贸易战、金融战,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已经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处理国内发展问题,还是处理对外开放问题,我们都应该放眼世界,具有宽阔的眼光。
办好一家企业更是如此,多走出办公室,对标对表,外出调研学习,在尊重大趋势前提下,拥抱行业潮流,捕捉行业机会,各司其职干好本职工作,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发展,我们的公司才会有希望、有未来。
最后,学习党史,首先要落实到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到明白16条基本道理上,落实到提高工作能力上,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做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党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为今用认识和处理好现实问题,关键是先学史明理。
这次党史学习教育有4个主题,“学史明理”排序在先,是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学懂弄通“学史明理”的内涵非常重要。
“学史明理”学什么?明什么?学的是共产党的100年奋斗历程,明的是16条基本道理?
概括来说,16条基本道理就是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统筹两个大局,通过四个全面,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复兴。
从1921年到今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这100年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共产党人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和力量写就的100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100年。
学习百年党史,要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主脉、主线和主流。百年党史分为四个历史时期:
一是开天辟地(1921—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改天换地(1949—197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三是翻天覆地(1978—20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是惊天动地(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100年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是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10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世所罕见。
比如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59年—1961年当年严重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局面,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2011年7.23动车事故等等。
100年走来,我们党都不为一切困难所吓倒,不为一切风险所征服,经历它,面对它,应对它,不断开创出一个又一个胜利局面,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这,就是历史逻辑。
这,就是社会肌理。
我们学习党的历史,认识党的光荣伟大,不仅要看到伟大业绩,更要明白100年走来所展示的勇气、力量,特别是巨大智慧和基本道理,只有对我们党的历史有深刻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工作,承担起职责和使命。
二、学史明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脊柱自我瓦解。因此,学史明理,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我们党从1921年成立那一天起,就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树立起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赴汤蹈火。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宗亲烈士2050人;方志敏常说,“党有指示,虽死不辞”,他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发自肺腑地呼喊:“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兄弟们,赶快起来,救救母亲呀!无论如何不能让母亲死亡!”面对生死抉择,方志敏大义凛然答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革命先烈们视死如归只因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坚贞不渝。今天,无论经济怎么繁荣,如果放弃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们的企业就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巍然屹立于世界?
三、学史明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人民满意的服务员
100年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红线。
毛主席说过,我们党必须吃苦在前,只有把群众的事情办好了,我们共产党人才可以考虑办一办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党员队伍中出现了先为自己办事的人,那就要毫不客气地把他开除出去。
邓小平同志也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第一怕党,第二怕群众,第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多次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强调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
办企业更应如此。一家企业要想搞的好,必然离不开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工作活力。我们必须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断健全公司的规章制度、丰富民主参与渠道,从各个管理层级、各个行业领域扩大职工群众有序参与,比如涉及整个集团未来走向的《十四五规划》就在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建议,就是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智慧,从职工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一切依靠职工,一切为了职工,诚心诚意为群众谋福利。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深深扎根职工群众这片沃土,公司这棵大树才能长得高,长的旺,才能枝繁叶茂、郁葱参天。
四、学史明理,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殚精竭虑干好本职工作
党的百年历史,记载了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当前,我们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攻坚期,对领导干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在什么岗位上,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事创业,都属于必须要做好的光荣事业,个人追求和价值实现体现在位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之中,任何脱离党和人民搞“个人名利”的行为和想法都不可取?
干事创业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观出现盲区,往往在事业观上陷入误区。有的领导干部天天嘴巴上喊科学发展喊的凶,实际工作中往往偏离科学发挥轨道,办违背科学规律的事,即使短时间内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最终也干不出啥事业来。除了弘扬党历史中的求真务实,要真干、实干、苦干,还要巧干,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坚持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
比如鸦片战争以来,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还有近几百年来,面对英美霸权的挑战,德国、苏联先后落败,教训是深刻的。尽管我们和美国有过贸易战、金融战,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已经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处理国内发展问题,还是处理对外开放问题,我们都应该放眼世界,具有宽阔的眼光。
办好一家企业更是如此,多走出办公室,对标对表,外出调研学习,在尊重大趋势前提下,拥抱行业潮流,捕捉行业机会,各司其职干好本职工作,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发展,我们的公司才会有希望、有未来。
最后,学习党史,首先要落实到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到明白16条基本道理上,落实到提高工作能力上,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做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党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科学规律办事,要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为今用认识和处理好现实问题,关键是先学史明理。
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一个不善于汲取历史智慧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蕴含治国理政、治党治军、内政外交的多元智慧,要把党史作为生动的教材,作为武装思想的利器,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中获得教益,在党的成功经验中启迪智慧,才能构筑起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这一重要指示,既是谆谆的嘱托,更是殷切的希望。学史明理、学史知责、学史铸魂,获取人生智慧、焕发奋进力量。
要在知史中培根铸魂。我们党从建党初期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挫折。支撑共产党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执着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这样的信仰、信念、信心,使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历史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为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提供了丰厚营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产党人以“一心一意跟党走”的绝对忠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为民情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抒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成为民族最坚强的脊梁和时代最闪亮的坐标。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催生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又一次站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紧要关头,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惨痛代价走出的“人间正道”,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前途越来越光明。
要在知史中传承基因。回望历史,我们党正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中从幼年走向成熟。党的故事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广为流传的半条棉被、八子参军、古田军号、真理的味道、朱德的扁担、血染的党证、陈树湘的决绝、八女投江……这些党史故事里有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有精神的谱系、制胜的法宝,有我们党的红色基因,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铁的纪律、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史,深刻认识我们党98年来带领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深入学习党在复杂环境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执政本领,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通过学习党史,培养深邃的历史思维、恢宏的战略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清醒的底线思维,提高分析形势、把握趋势、谋划大势的能力,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从党史中汲取创新的智慧和力量,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才能走出新路、干成事业、成就梦想。
要在知史中焕发动力。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发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担当精神,持久地艰苦奋斗,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党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绘就了我们党绚烂夺目的精神图谱。党从成立时起,就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勇敢担负起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成为一个极富感染力的“情绪场”,就像“磁场”“电场”“生物场”能够发挥巨大的“场”效应一样,激励着千千万万人投身这一伟大的事业。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涵养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要在知史中涵养情怀。“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那些波澜壮阔的场景,至今仍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联系党史、新中国发展史,历史的结论如此明晰而厚重,即人民是共和国的真正缔造者,战争年代,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带领人民军队才有了“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豪情和底气;人民是共和国的伟大建设者,共和国的坚实大厦是中国人民一砖一瓦艰苦建起来的,辉煌成就是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干出来的;人民是共和国的最终评判者,正是有了人民意愿这把最好的尺子,共和国才顺应时代潮流,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涌现出了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战争年代,我们党依靠人民,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崭新中国;新中国一路走来,党依靠人民,创造了一个阔步向前、日新月异的精彩中国;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依靠人民,必将建成一个更加繁荣昌盛、为人类作出更多贡献的强大中国。
要在知史中彰显正气。我们党历来重视纪律建设,把廉洁品格作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要求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好传统、“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好作风、“反对贪污浪费”的好制度、“中央八项规定”的好规矩,扎紧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和不想腐、不愿腐的思想笼子,也曾铁腕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腐化堕落分子。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了解党的历史,就不可能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就不可能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作动力、以更坚定的党性修养作保障,不失时机地进行振兴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应把学习党史作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党史接受生动具体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追求。
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一个不善于汲取历史智慧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蕴含治国理政、治党治军、内政外交的多元智慧,要把党史作为生动的教材,作为武装思想的利器,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中获得教益,在党的成功经验中启迪智慧,才能构筑起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这一重要指示,既是谆谆的嘱托,更是殷切的希望。学史明理、学史知责、学史铸魂,获取人生智慧、焕发奋进力量。
要在知史中培根铸魂。我们党从建党初期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经历了无数困难和挫折。支撑共产党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的执着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这样的信仰、信念、信心,使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历史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实践智慧,为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提供了丰厚营养。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共产党人以“一心一意跟党走”的绝对忠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为民情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抒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成为民族最坚强的脊梁和时代最闪亮的坐标。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催生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又一次站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紧要关头,党员干部都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惨痛代价走出的“人间正道”,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前途越来越光明。
要在知史中传承基因。回望历史,我们党正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中从幼年走向成熟。党的故事承载着红色历史,铭刻着红色记忆,流淌着红色血脉,凝结着红色传统。广为流传的半条棉被、八子参军、古田军号、真理的味道、朱德的扁担、血染的党证、陈树湘的决绝、八女投江……这些党史故事里有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有精神的谱系、制胜的法宝,有我们党的红色基因,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铁的纪律、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史,深刻认识我们党98年来带领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深入学习党在复杂环境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宝贵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执政本领,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通过学习党史,培养深邃的历史思维、恢宏的战略思维、严密的辩证思维、清醒的底线思维,提高分析形势、把握趋势、谋划大势的能力,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从党史中汲取创新的智慧和力量,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才能走出新路、干成事业、成就梦想。
要在知史中焕发动力。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发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担当精神,持久地艰苦奋斗,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党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绘就了我们党绚烂夺目的精神图谱。党从成立时起,就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勇敢担负起国家、民族、人民的前途命运,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成为一个极富感染力的“情绪场”,就像“磁场”“电场”“生物场”能够发挥巨大的“场”效应一样,激励着千千万万人投身这一伟大的事业。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涵养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要在知史中涵养情怀。“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那些波澜壮阔的场景,至今仍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联系党史、新中国发展史,历史的结论如此明晰而厚重,即人民是共和国的真正缔造者,战争年代,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带领人民军队才有了“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豪情和底气;人民是共和国的伟大建设者,共和国的坚实大厦是中国人民一砖一瓦艰苦建起来的,辉煌成就是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干出来的;人民是共和国的最终评判者,正是有了人民意愿这把最好的尺子,共和国才顺应时代潮流,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涌现出了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战争年代,我们党依靠人民,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崭新中国;新中国一路走来,党依靠人民,创造了一个阔步向前、日新月异的精彩中国;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依靠人民,必将建成一个更加繁荣昌盛、为人类作出更多贡献的强大中国。
要在知史中彰显正气。我们党历来重视纪律建设,把廉洁品格作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要求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好传统、“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好作风、“反对贪污浪费”的好制度、“中央八项规定”的好规矩,扎紧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和不想腐、不愿腐的思想笼子,也曾铁腕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腐化堕落分子。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了解党的历史,就不可能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就不可能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作动力、以更坚定的党性修养作保障,不失时机地进行振兴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应把学习党史作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党史接受生动具体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追求。
铭记历史才能走向未来。一个不善于汲取历史智慧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蕴含治国理政、治党治军、内政外交的多元智慧,要把党史作为生动的教材,作为武装思想的利器,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中获得教益,在党的成功经验中启迪智慧,才能构筑起共产党人坚不可摧的精神家园。
学“三史”悟“初心”。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翻开党的历史,无比波澜壮阔,又异常艰辛曲折,充满了苦难、奋斗、革命,从南湖一艘红船出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英勇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在学习党史中明志、明理、明责、明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努力开拓干事,续写“十四五”开局新篇章。
学习党的“苦难史”,坚定信念。“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在满目疮痍、饿殍遍地中成立,在侵略者、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下发展壮大,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战、解放战争中顽强拼搏,正是每一位革命者心中坚定的信念带领着我们党走出困境。党的苦难史,更是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因这信仰而燃烧升腾起的民族自强史,学习党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我们,要强根固本,从灵魂深处“补钙”“加油”,必须以纯洁的思想为底色,用高尚的情操去陶冶,靠严明的纪律来规制;通过学与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找准前进方向,始终保持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
学习党的“革命史”,积蓄勇气。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从“武昌起义”到“开放”,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坚持“两个务必”到牢记“初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取得辉煌的成绩,在新时代,我党继续将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党的革命史不仅有直面生死的勇气,更有重塑自己的魄力,革命就是反抗压迫,推翻压迫人民的敌人,革命就是居安思危,解决历史周期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学习党的革命史,拿出共产党员应有的勇气和魄力,在新时代敢于自我革命,保持创业初期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刀刃向内修正自身,充分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学习党的“奋斗史”,凝聚力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中国成立初期如同一张白纸,百废待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四个现代化”,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实现理想信念不屈不挠,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斗。在奋斗中形成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包含着前进的历史规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学好党史,继承好党的光荣传统,“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担当作为,为民服务,与党一起带领广人民艰苦奋斗、敢闯敢拼,一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翻开党的历史,无比波澜壮阔,又异常艰辛曲折,充满了苦难、奋斗、革命,从南湖一艘红船出发,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英勇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在学习党史中明志、明理、明责、明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努力开拓干事,续写“十四五”开局新篇章。
学习党的“苦难史”,坚定信念。“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在满目疮痍、饿殍遍地中成立,在侵略者、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下发展壮大,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战、解放战争中顽强拼搏,正是每一位革命者心中坚定的信念带领着我们党走出困境。党的苦难史,更是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因这信仰而燃烧升腾起的民族自强史,学习党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的我们,要强根固本,从灵魂深处“补钙”“加油”,必须以纯洁的思想为底色,用高尚的情操去陶冶,靠严明的纪律来规制;通过学与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找准前进方向,始终保持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
学习党的“革命史”,积蓄勇气。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从“武昌起义”到“开放”,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坚持“两个务必”到牢记“初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取得辉煌的成绩,在新时代,我党继续将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党的革命史不仅有直面生死的勇气,更有重塑自己的魄力,革命就是反抗压迫,推翻压迫人民的敌人,革命就是居安思危,解决历史周期率。“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学习党的革命史,拿出共产党员应有的勇气和魄力,在新时代敢于自我革命,保持创业初期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刀刃向内修正自身,充分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学习党的“奋斗史”,凝聚力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新中国成立初期如同一张白纸,百废待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四个现代化”,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实现理想信念不屈不挠,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斗。在奋斗中形成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包含着前进的历史规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学好党史,继承好党的光荣传统,“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担当作为,为民服务,与党一起带领广人民艰苦奋斗、敢闯敢拼,一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