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杨开慧,可算得上那个时代的巾帼英雄。她在毛主席的革命事业尚未成就时,便痴心追随丈夫甘愿奉献。她在毛主席的妻子里是吃苦最多的,但这样一位蕙质兰心的女子,上天还是薄待了她,离世时才29岁。
杨开慧的父亲是著名学者杨昌济先生,思想开明的他一直主张,即便是女子也要多读书增长见识。在如此自由的学习氛围里,杨开慧没有成长为唯唯诺诺的深宅闺秀,而是成为了拥有先锋思想的女青年。
杨开慧与毛主席能够走到一起,完全出于两人的志同道合。在毛主席组织革命的时候,杨开慧便竭尽所能地协助自己丈夫的革命事业,即便令她失去了安逸的生活也无怨无悔。
毛主席对这样的妻子自然也是情深义重,两人先后有了三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以及毛岸龙。婚后的岁月总是聚少离多,杨开慧辛苦地拉扯着孩子长大,只是艰难的等待没能换来甜蜜的团圆。
1930年,红军开始攻打长沙,气势如虹的状态令湖南的军阀何健颇为不满。为了发泄心中怒火以及挫败红军的士气,何健开始悬赏捉拿杨开慧。前几次的追捕里,靠着当地民众的帮助,她都平安逃过。
是一个女子终究是势单力薄,最终她不幸被捕。在监狱里,她饱受折磨与摧残,可即便如此她依旧心志不坠始终不肯投降。被捕的20天后,杨开慧最终被杀害,年仅29岁的她就此凋零。
即便自己身处黑暗绝望之中,她还是对自己的丈夫以及投身的革命充满信心。她怀着一腔热血慷慨赴死,看似出身名门的柔弱花朵却有着铁血般的钢铁意志,只是再是刚强,孩子都是一个母亲最深的软肋。在即将坠入黑暗的那一刻,三个儿子或许是她心中最深刻的痛。
父亲是毛主席,母亲是杨开慧,这样身份的孩子或许在和平年代人的眼里应该是万分荣耀的。只是身处战乱漩涡里时,这样敏感的身份给这三个孩子的只有无尽的磨难与伤痛。
毛主席与杨开慧的三个儿子在动乱中艰难地成长着,只是早早失去母亲颠沛流离已经足够令人心痛了。这三个孩子的最终结局也是令人唏嘘不已。而他们的伤痛诀别完全是那个苦难岁月里,万千破碎家庭的一个悲凉缩影。
- 历史问答
- 答案列表
巾帼英雄的故事有哪些[朗读]
83年过去了,当年“为国投江”的八个巾帼英雄,还有多少人记得她们。
1938年10月28日这一天,东北抗联第五军一部,在西征途中,于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一千多日伪军狭路相逢。
这东北抗联西征行动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1936年开始,驻扎在我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制定了一个极其毒辣的计划,企图一举剿灭东北抗联。这个计划叫“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
针对敌人的企图,为扩大东北游击区,粉碎敌人的大讨伐,与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取得联系,东北抗联也制定一个战略规划:“跳出包围圈,到日伪统治薄弱的西部作战”。这就是抗联的西征行动。
参与西征的有:杨靖宇的一路军,周保中的二路军,李兆麟的三路军。
抗联第五军,隶属于周保中的第二路军。
我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那是影视剧,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情况是,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在穷凶极恶的日本关东军控制下,抗日联军的生活条件、后勤补给等,根本没有保障。特别是枪支弹药的奇缺,影响了抗联的战斗力。
由此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敌人正面对抗。假如不顾客观条件一味讲究勇敢,其结果只能是像先行的第四军一样,被敌人全部歼灭在乌斯浑河渡口边。
这时候,本来已经走到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八个女战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顺利突围,她们毅然放弃了渡河,在指导员冷云的率领下,折返回来,分成了三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巧妙周旋。
日伪军的确被她们吸引了过来,抗联第五军主力得以顺利地摆脱了敌人,渡过河迅速转移了。但是,她们八个女战士却被敌人围困在了河边。
前面是大量的敌人,后面是波涛汹涌的河水。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扔没了------所幸的是,大部队已经走远了。
这是冷云她们感到最欣慰的。她们已经圆满完成了掩护任务。八个人,救了这么多战士,值了。
日伪军见状,知道她们已经没有弹药了,便高声劝她们投降。她们是革命战士,投降不是她们的作为;她们是英勇不屈的抗联英雄,叛国不是她们的标签;她们是祖国的优秀儿女,在她们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汉奸”这样的词汇。
她们砸毁了手里的枪支,理了理蓬乱的头发,然后手挽着手,毅然掉头走进了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齐声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一步步向深水处走去,壮烈殉国。
一,冷云。
1915年生,黑龙江人。抗日巾帼英雄。从“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到各种抗日救亡活动中,直到1938年牺牲。牺牲时23岁。
二,胡秀芝。
1918年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抗日巾帼英雄,牺牲前任抗联第五军妇女团班长。牺牲时20岁。
三,杨贵珍。
1920年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抗日巾帼英雄,历任抗联第五军管理员、被服员、班长、副小队长等职。牺牲时18岁。
四,郭桂琴。
1920年(或1921年)出生,黑龙江人,抗日巾帼英雄,牺牲前任我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战士,牺牲时17岁。
五,黄桂清。
1918年生,黑龙江人,妇女团战士,抗日巾帼英雄。牺牲时20岁。
六,王惠民。
1925年出生,黑龙江人,1938年牺牲时年仅13岁。抗日巾帼英雄。也是八女投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七,安顺福。
1915年出生,黑龙江人。抗日巾帼英雄。中共党员,朝鲜族。安顺福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3岁跟随父兄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服厂厂长。这时安顺福和其它女同志一同加入五军妇女团,随军西征。牺牲时23岁。
八,李凤善。
1918年出生,朝鲜族,黑龙江人。抗日巾帼英雄。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战士。牺牲时20岁。
1982年10月,为了纪念八个女英雄,弘扬她们的精神,当地政府在乌斯浑河畔东岸山坡上,建起了八女投江纪念碑,碑文的正面写着:“八女英魂,光照千秋”。
后来,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又在市江滨公园建立八女投江英烈群雕。这些大型群雕,1988年8月1日正式落成。
1986年9月7日,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八女投江”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八女投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有同一切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同一切敢于来犯之敌同归于尽的英勇骨气,尽管她们都是女流之辈,但她们丝毫没有弱于男子汉!她们是真正的巾帼英雄!她们的故事,多少年来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如今,距离八女投江的故事,已经过去83年了。
朋友,当你和家人惬意地散步在林荫道上,当你走在下班的路上,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当你和朋友聚在一起天南地北胡侃时------我们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都是老一辈革命家、无数革命英烈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各种各样的思潮都会涌现,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人们,都不应该忘记这些为新中国抛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1938年10月28日这一天,东北抗联第五军一部,在西征途中,于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一千多日伪军狭路相逢。
这东北抗联西征行动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1936年开始,驻扎在我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制定了一个极其毒辣的计划,企图一举剿灭东北抗联。这个计划叫“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
针对敌人的企图,为扩大东北游击区,粉碎敌人的大讨伐,与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取得联系,东北抗联也制定一个战略规划:“跳出包围圈,到日伪统治薄弱的西部作战”。这就是抗联的西征行动。
参与西征的有:杨靖宇的一路军,周保中的二路军,李兆麟的三路军。
抗联第五军,隶属于周保中的第二路军。
我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那是影视剧,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真实的情况是,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在穷凶极恶的日本关东军控制下,抗日联军的生活条件、后勤补给等,根本没有保障。特别是枪支弹药的奇缺,影响了抗联的战斗力。
由此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敌人正面对抗。假如不顾客观条件一味讲究勇敢,其结果只能是像先行的第四军一样,被敌人全部歼灭在乌斯浑河渡口边。
这时候,本来已经走到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八个女战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顺利突围,她们毅然放弃了渡河,在指导员冷云的率领下,折返回来,分成了三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巧妙周旋。
日伪军的确被她们吸引了过来,抗联第五军主力得以顺利地摆脱了敌人,渡过河迅速转移了。但是,她们八个女战士却被敌人围困在了河边。
前面是大量的敌人,后面是波涛汹涌的河水。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扔没了------所幸的是,大部队已经走远了。
这是冷云她们感到最欣慰的。她们已经圆满完成了掩护任务。八个人,救了这么多战士,值了。
日伪军见状,知道她们已经没有弹药了,便高声劝她们投降。她们是革命战士,投降不是她们的作为;她们是英勇不屈的抗联英雄,叛国不是她们的标签;她们是祖国的优秀儿女,在她们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汉奸”这样的词汇。
她们砸毁了手里的枪支,理了理蓬乱的头发,然后手挽着手,毅然掉头走进了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齐声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一步步向深水处走去,壮烈殉国。
一,冷云。
1915年生,黑龙江人。抗日巾帼英雄。从“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到各种抗日救亡活动中,直到1938年牺牲。牺牲时23岁。
二,胡秀芝。
1918年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抗日巾帼英雄,牺牲前任抗联第五军妇女团班长。牺牲时20岁。
三,杨贵珍。
1920年生,黑龙江人,中共党员,抗日巾帼英雄,历任抗联第五军管理员、被服员、班长、副小队长等职。牺牲时18岁。
四,郭桂琴。
1920年(或1921年)出生,黑龙江人,抗日巾帼英雄,牺牲前任我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战士,牺牲时17岁。
五,黄桂清。
1918年生,黑龙江人,妇女团战士,抗日巾帼英雄。牺牲时20岁。
六,王惠民。
1925年出生,黑龙江人,1938年牺牲时年仅13岁。抗日巾帼英雄。也是八女投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七,安顺福。
1915年出生,黑龙江人。抗日巾帼英雄。中共党员,朝鲜族。安顺福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3岁跟随父兄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服厂厂长。这时安顺福和其它女同志一同加入五军妇女团,随军西征。牺牲时23岁。
八,李凤善。
1918年出生,朝鲜族,黑龙江人。抗日巾帼英雄。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战士。牺牲时20岁。
1982年10月,为了纪念八个女英雄,弘扬她们的精神,当地政府在乌斯浑河畔东岸山坡上,建起了八女投江纪念碑,碑文的正面写着:“八女英魂,光照千秋”。
后来,牡丹江市委、市政府又在市江滨公园建立八女投江英烈群雕。这些大型群雕,1988年8月1日正式落成。
1986年9月7日,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的奠基典礼。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八女投江”被评为“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八女投江的壮举,表现了中华民族有同一切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同一切敢于来犯之敌同归于尽的英勇骨气,尽管她们都是女流之辈,但她们丝毫没有弱于男子汉!她们是真正的巾帼英雄!她们的故事,多少年来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如今,距离八女投江的故事,已经过去83年了。
朋友,当你和家人惬意地散步在林荫道上,当你走在下班的路上,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当你和朋友聚在一起天南地北胡侃时------我们今天之所以有这么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都是老一辈革命家、无数革命英烈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各种各样的思潮都会涌现,但是,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人们,都不应该忘记这些为新中国抛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些才是真正的巾帼英雄。
这是一张真实的八路军女战士照片。
照片中,这三名八路军战士都是妇救会成员,她们身着朴素军装,扎着腰带,每人还斜挎着一支枪,纯朴、真实而又自然。
照片中,左边这名战士左手叉着腰,另外两名则双手叉腰,一身短发,或是将长发盘到军帽当中,尽显干练。
照片中,三名战士皆面带微笑,眼神坚毅,似乎对革命充满了必胜信念。
这三名战士,尽管她们不是一线作战人员,尽管她们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甚至连姓甚名谁都可能没能留下来,但她们都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巾帼英雄”的称号,她们当之无愧。
这是一张真实的八路军女战士照片。
照片中,这三名八路军战士都是妇救会成员,她们身着朴素军装,扎着腰带,每人还斜挎着一支枪,纯朴、真实而又自然。
照片中,左边这名战士左手叉着腰,另外两名则双手叉腰,一身短发,或是将长发盘到军帽当中,尽显干练。
照片中,三名战士皆面带微笑,眼神坚毅,似乎对革命充满了必胜信念。
这三名战士,尽管她们不是一线作战人员,尽管她们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甚至连姓甚名谁都可能没能留下来,但她们都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自己实实在在的贡献,“巾帼英雄”的称号,她们当之无愧。
【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江竹筠】1920年,江竹筠出生在四川自贡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面对严刑拷打,江竹筠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