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立案需首先向法院递交民事诉讼状、身份证明及相应的证据(立案证据交复印件即可),诉状内容要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明确的被告,属于该法院管辖.刑事自诉和行政案件基本相同,但法院会审查时间较久。
- 历史问答
- 答案列表
法院立案流程:法院执行局办案流程[朗读]
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民事案件的基本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具体包括:(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立案需向法院提交起诉书,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起诉书副本,立案时还需要提交起诉证据和证据目录,劲法院审查后同意立案,缴纳诉讼费.法律规定,不服第一审法院判决裁定可在规定时间上诉,上诉状由第一审法院受理并由一审法院将案卷送交上级法院。
被他人起诉,属于被告.法院自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送达起诉书副本.收到起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应当提出答辩状.法院自收到答辩状5日内,会将其副本送达至原告.最后,在开庭3日前,法院将会通知.民事案件的一般程序是:1、立案.2、发送起诉书.3、被告提交答辩状.4、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向原被告发送开庭传票,原被告提交证据等.5、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原被告最后陈述、合议庭评议、宣判.6、执行判决。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1、答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