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在20世纪时,儿童心理学家benjamin spock认为,有想象的朋友的小孩子是有社交障碍的。比如有些小孩子喜欢对空气讲话,这表明他们比较孤独,压力大。spock认为这类孩子需要和小伙伴多加接触。
不过这一观点在后来被发现并不正确。事实上,想象力对儿童成长很有帮助。想象能力高的孩子更具有创造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更高,词汇量更加丰富,并和小伙伴相处更加融洽。而想象能力差的孩子则更具有攻击性。拥有一位不存在的朋友,小孩子通过与ta对话而锻炼了社交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抽象能力。
假想朋友的存在在6-9岁的孩子当中更加普遍,个数也可能有多个。而在一些调查中发现,假想朋友在小孩子眼中可以是不同性别,或与自己性格截然不同的。这让孩子能够了解性别上的刻板印象,以及探索不同的自我。有些研究者指出,这类假想朋友的存在,让孩子能够结合正面与负面的自己(我觉得学会接受自己”邪恶“的一面是值得提倡的)。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中,假想朋友的存在是私密性的,可能对关系亲密的朋友才与之分享。这种掩盖现象似乎与自身父母和同龄人对此的反应有关。社会文化因素与私密程度都影响着假想朋友的存在,尤其是在儿童成长后期更加明显。比如相比西方儿童,假想朋友很少存在于印度儿童心中。
假想朋友可以为孩子解闷、带来快乐与满足感。当然,这也要有分寸。假想朋友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代替小孩子现实中的小伙伴。父母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虚幻,但不能简单粗暴嘲笑孩子的图样图森破,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这不正常。多让孩子和其他人接触,给予足够的安全感,久而久之孩子的假想朋友会向他们道别的。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儿童有想象中的小伙伴是正常现象吗?这是心理疾病吗[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