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类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类癌的大小、浸润深度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脏器有无转移等。早期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需要单独或联合进行手术和其他治疗,包括药物、化学疗法、放射线和消融,化疗对类癌治疗效果欠佳。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类癌直径≤1.0cm,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0cm<类癌直径<2.0cm、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且无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可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相比emr术,esd术更能完整切除类癌,并能避免类癌残留和复发。
2.外科切除:类癌直径≥2.0cm、多为进展期类癌且有淋巴或远处转移,需外科手术切除。
3.放疗:放疗通过放射线的聚焦杀灭照射野的肿瘤细胞,属于局部治疗。围术期的放疗可提高治愈的机会;姑息放疗可缓解症。
4.化疗:化疗利用肿瘤细胞对化学药品的高敏感性,选择性杀灭肿瘤。给药途径有全身静脉给药、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等。化疗均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用药,以全身静脉化疗为主。
5.其他治疗:直肠类癌形成梗阻且不能手术者,可采用烧灼、激光或冷冻等局部疗法,或放置金属支架或肠梗阻导管以减轻梗阻。手术无法切除的多发肝转移,可采用超声或ct引导的介入消融尽量减少病灶。晚期病人应注意支持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为原则。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怎么治疗大肠类癌[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