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植后造血重建。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即中性粒细胞>0.5×109/l所需天数为15~23天,血小板>20×109/l所需天数为17~25天,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快于骨髓移植,分别提前3~4天及6~7天。
(2)理论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含量是骨髓的10倍,预期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会明显增加,但实际应用中未发现二种移植物在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有明显的差别。然而有报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较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增多,但也有报告二种移植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相近。
(3)二种移植的移植相关死亡率、白血病复发率、长期无病生存率均无明显区别,但有报告在白血病未缓解时移植,则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来源优于骨髓。
(4)移植后免疫重建。由于移植前的预处理(强烈的化疗、放疗)在摧毁患者的造血系统的同时,也摧毁了免疫系统,因此移植后免疫系统也有重建的过程。根据研究报告,部分活性免疫细胞(主要是各种t淋巴细胞)的重建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快于骨髓移植,其他部分活性免疫细胞的重建二者无明显区别。
总之,二种移植各有利弊,总体疗效大体相同。目前已有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移植,即同时在一供体分别取骨髓及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混合后输注。当然采取造血干细胞的总量是相同的,仅是半数取于外周血,另半数取于骨髓。这样做对供者无疑将增加负担,既要抽骨髓,又要经动员后行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费用也会随之增加。此种方法的效果正在观察之中。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移植后造血重建、免疫重建及疗效有何不同[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