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人体由于上呼吸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异常,导致夜间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引起机体一系列调节紊乱症候群。其定义是人体在晚上7小时睡眠中,每次口鼻腔气流暂停>10秒,反复发作30次以上,血氧饱和度下降>4%者。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晨起头痛、疲乏无力、白天嗜睡、智力减退,以及性格急躁、男性阳痿、遗尿,严重的病人还有抽搐、惊惧喊叫和夜游等症。但是,由于这一疾病起病隐袭,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相当多的病人头一挨枕头就呼呼大睡,常常被病人和家属忽视,周围人也认为这是能吃能睡身体好的表现,实际上这是一种病态。此症以男性多见,任何年龄都可发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三型:
(1)阻塞型最为多见,占40%~90%。由于上气道阻塞所致。多见于肥胖症、扁桃体肥大、扁桃体淋巴瘤、肢端肥大症、甲状腺肿等疾病。
(2)中枢型约占<15%。大多与中枢性疾病有关,如脑炎、脑干肿瘤、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综合征、延髓型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3)混合型占10%~50%。兼有上述两者的障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一点是睡眠质量差。呼吸暂停时可发生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严重时可引起各种心律紊乱。由于肺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增高,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此外,因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