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的由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
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自2008年,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传说端午节划龙舟的由来: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3、传说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屈原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为了不让他的遗体被鱼吃掉,就往江中投放饭团即粽子,所以以后每年到了这一天都有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
- 自然问答
- 答案列表
端午节的由来 传说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