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调整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二级科目.确认时把面值调整为成本.持有期间调整票面利息和投资收益的差,该差累计数为初始成本和面值之间的差.其意义为了摊销(初始成本和面值之间的差)初始借方或贷方,视折价,溢价而定,持有期由于是为了摊销而存在,记账方向与初始则相反。
- 情感问答
- 答案列表
利息调整是什么意思:长期借款 利息调整[朗读]
利息调整是二级科目,要根据一级科目的性质来决定,例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就属于资产类科目,借方不是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增加,贷方表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减少。
持有至到期投资不像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是不计入投资收益,直接计入成本里面的.其实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交易费用等差价都进入利息调整了.债券1000,应收利息50,合计应该是1050,结果花了1015.35,相当于赚了34.65.所以利息调整在贷方.假设债券1000,应收利息50,结果花了1080,相当于多付了30,那么利息调整30在借方了.这样一看利息调整在借方还是贷方,就非常明朗地知道了你是多付了还是赚了,在以后摊余成本的时候,利息调整将在相反的地方.下一年1015.35*6%-1000*5%=10.921借应收利息5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0.921(对应的在借方)贷投资收益60.921。
长期借款的核算引入了“利息调整”的概念.此处的“利息调整”并非是日常所说的“银行利息的调整”.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的初始产生额是指借款合同中约定的本金和借款所实际收到款项产生的差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子账户是就是对取得时的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溢价或折价额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合理调整的所有到的账户.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所付的价款在很多的情况下会高于或是低于票面面值,高于形成溢价,低于会形成折价.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额固定的特点.也就是每期应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这样一来你如果按债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来确定你的投资收益时,就不会真实的反映你的实际收益.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因为有溢价或折价,你实际上的收益理当高于或低于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将这部分溢价或是折价按照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