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事迹被民间文学包装过度,现实中的包青天并没有那么神奇,而海瑞确实是千古第一大清官,可以说是清官的楷模。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海瑞的话,他实际上只是嘉靖一朝的一名网红而已。
仔细研读历史,就不难发现海瑞确实是清官,他的清廉程度可能是空前绝后,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极端,这也和他极端刚正不阿的性格有关。
据记载海瑞最后官居二品,品阶已是非常高了,但是在他去世之后留下的遗产只有纹银二十两,根本不够丧葬费。
而海瑞一家开销并不大,只有一位老母亲,两位妻子先后去世,孩子也都夭亡,他们一家的生活本就清苦,即便如此也没有留下什么遗产?
这也从客观上反应了一个现实,明朝官员的俸禄极低。有人曾经计算过,明朝官员如果仅靠俸禄的话是根本无法维持生活的,这也是明朝上下都默许官员贪污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一点海瑞心知肚明,对于明朝吏治腐败他深有感触,但如何改善这一状况,海瑞给出的办法是要求所有官员都像他一样两袖清风。对于贪官则要用重刑惩治,他甚至上书请求万历,采取朱元璋时期剥皮充草的极端刑法来处置贪官,其极端性格可见一斑。
海瑞之所以被称作海青天,就是因为刚正不阿,为民做主,在担任地方官员时海瑞确实是站在老百姓一边的。不过,海瑞在断案方面并不是很高明,甚至可以说不是很擅长。
他的原则是按照传统道德,只要断案结果能顾全大局,不坏伦理纲常就可以,不必细究缘由。这些在他的断案记录和日记中有明确的记录,也正因为如此,海瑞尽管名气很大而实际上终其一生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政绩?
有人说海瑞最大的政绩就是扳倒严嵩一党,而海瑞当时的官阶很小,即便是不怕死敢于抗争也不可能扳倒实力雄厚的严嵩。
倒严行动实际上是嘉靖皇帝一直在暗中操作的,时机成熟的时候便立刻实施了而已。因海瑞性格极端,一直在明处和严嵩对着干,因此严嵩一倒,人们就认为是海瑞的功劳。
以海瑞的性格在任何朝代都是是很难融于官场的,但在他经历的几个皇帝中却一直能够身处官场,并不断升迁,实际上海瑞是被皇帝利用了。
因为明朝腐败是不争的事实,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朝廷急需一个清官模范在民间树立威望,因此海瑞就成了一个实际上的超级网红,一路磕磕绊绊的升迁,却也做不出多少政绩。
- 历史问答
- 答案列表
中国第一清官是谁[朗读]
一代清官于成龙,死后两百多年,又救了全村百姓:
早在崇祯时期,于成龙就已经取得了副榜贡生的科举成绩。不过,于成龙并不满意,便回乡继续苦读,准备再考。可惜的是,于成龙在后来的考试中,发挥的并不好。更遗憾的是,江山易代,明王朝一去不复返了。幸亏,清统治者为了拉拢士绅和发现人才,将于成龙这样的人收为己用。
于成龙做官后,官声很好,每到一处都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个难得的人才。当然,于成龙被今人熟知的一点是,他有着“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因于成龙一生清廉,曾连续数年未尝肉味,素有“于青菜”之称,百姓极为爱戴,皇帝也颇为赞赏,亲赐他为“天下第一廉吏”
在于成龙死后,他的灵柩被运回故乡埋葬,朝廷还特意派了守墓人。直至1947年,距于成龙去世263年后,吕梁横泉村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粮食也歉收,日益贫弊。出于无奈,横泉村村长刘金长和农会主席郝东清,率领全村的小伙子们一块,对于成龙墓下手了。
村民们掘开于成龙的墓,将随葬品取出变卖给了城里的大众商店,换了800多斤棉花,每家又分得了几个瓷碗和生活物资。就这样,村民们靠着清官于成龙的随葬品,渡过了难关。然后再次埋葬了于成龙的尸身。前些年,当地政府重修了于成龙墓,算是给这位清官了个妥善的安排。
早在崇祯时期,于成龙就已经取得了副榜贡生的科举成绩。不过,于成龙并不满意,便回乡继续苦读,准备再考。可惜的是,于成龙在后来的考试中,发挥的并不好。更遗憾的是,江山易代,明王朝一去不复返了。幸亏,清统治者为了拉拢士绅和发现人才,将于成龙这样的人收为己用。
于成龙做官后,官声很好,每到一处都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个难得的人才。当然,于成龙被今人熟知的一点是,他有着“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因于成龙一生清廉,曾连续数年未尝肉味,素有“于青菜”之称,百姓极为爱戴,皇帝也颇为赞赏,亲赐他为“天下第一廉吏”
在于成龙死后,他的灵柩被运回故乡埋葬,朝廷还特意派了守墓人。直至1947年,距于成龙去世263年后,吕梁横泉村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粮食也歉收,日益贫弊。出于无奈,横泉村村长刘金长和农会主席郝东清,率领全村的小伙子们一块,对于成龙墓下手了。
村民们掘开于成龙的墓,将随葬品取出变卖给了城里的大众商店,换了800多斤棉花,每家又分得了几个瓷碗和生活物资。就这样,村民们靠着清官于成龙的随葬品,渡过了难关。然后再次埋葬了于成龙的尸身。前些年,当地政府重修了于成龙墓,算是给这位清官了个妥善的安排。
包拯去世后,备了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引发盗墓界一条新规。
包拯是史上第一清官,以廉洁奉公铁面无私著称,人言其“包青天”。
因为太过有名,影视剧中的包公就成了黑人,唯有额头处有一月牙,寓意黑白分明和代表月亮消灭贪官(我在胡扯)。
其实真实的包拯属书生样,干净文雅也不黑。
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包拯考中进士,开始仕途。
为官时刚正不阿,敢于纳谏,深得仁宗看好,也因为为国为民皇帝器重,获得了百姓拥戴。
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包拯病逝。
出殡那天,包府一共出了21口棺材,分别从七个城门出城,场面宏大。
一般人去世都一口棺材,包公为何有21个,他要学曹操72疑冢吗?
其实是老包也有苦衷。
为官期间,他不慕权贵,弹劾权贵,得罪人很多,害怕死后不得安宁,于是就设置了很多疑冢,让他们不知真正包拯墓在那,这样就会安全很多。
包拯去世后,盗墓界多了条规定,盗墓者不能盗包拯墓。因为他是大清官,盗墓贼都敬佩。
后来包拯墓没被盗墓贼盗,却遭了金兵毒手,北宋灭亡后,金兵挖掘宋朝帝陵墓,包拯墓也被波及。
今日开封有包拯墓,合肥也有包拯墓,后人已不知那个才是真包公墓地了。
至于以上故事,真想如何。说实话,我持怀疑态度。
包拯是史上第一清官,以廉洁奉公铁面无私著称,人言其“包青天”。
因为太过有名,影视剧中的包公就成了黑人,唯有额头处有一月牙,寓意黑白分明和代表月亮消灭贪官(我在胡扯)。
其实真实的包拯属书生样,干净文雅也不黑。
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包拯考中进士,开始仕途。
为官时刚正不阿,敢于纳谏,深得仁宗看好,也因为为国为民皇帝器重,获得了百姓拥戴。
宋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包拯病逝。
出殡那天,包府一共出了21口棺材,分别从七个城门出城,场面宏大。
一般人去世都一口棺材,包公为何有21个,他要学曹操72疑冢吗?
其实是老包也有苦衷。
为官期间,他不慕权贵,弹劾权贵,得罪人很多,害怕死后不得安宁,于是就设置了很多疑冢,让他们不知真正包拯墓在那,这样就会安全很多。
包拯去世后,盗墓界多了条规定,盗墓者不能盗包拯墓。因为他是大清官,盗墓贼都敬佩。
后来包拯墓没被盗墓贼盗,却遭了金兵毒手,北宋灭亡后,金兵挖掘宋朝帝陵墓,包拯墓也被波及。
今日开封有包拯墓,合肥也有包拯墓,后人已不知那个才是真包公墓地了。
至于以上故事,真想如何。说实话,我持怀疑态度。
民国第一清官张难先,返乡途中土匪跪送三十里。
张难先,号义痴,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生于湖北沔阳,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张难先离开家乡,前往武汉参与革命活动,希望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革命成功之后,张难先作为辛亥耆宿,出仕过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历任琼崖行署专员、广东省监察室主任、广东省土地厅厅长、湖北省财政厅厅长、南京国民政府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
张难先主政浙江期间,先是前往杭州“救火”,完美解决了前任张人杰留下的烂摊子,不出数月,当地民众便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中央高层对张难先的成绩甚是满意,特意携夫人宋美龄前往杭州游赏。可是沿途花费竟达数万银元之多。宋美龄找到时任浙江主席张难先,希望这笔钱由他找个名目报销,没想到他却一口回绝,丝毫没有给这位“第一夫人”留面子。
宋美龄恼怒之下,想要报复张难先,便派人到张难先的办公场所搜查,希望找出他在财务方面的漏洞,后来她又亲自率人前往张家,想要搜出张难先贪污腐败的证据,结果却是一无所获。此事之后张难先觉得自己平白受到这样的侮辱,实在是太过寒心,于是主动辞去浙江省政府主席一职,决心回家务农。
据时人记载,张难先离开杭州那天,每家每户都在门前都放置着一盆清水与一面明镜,以表达自己对这位清官的赞誉和不舍之情。在途中,闯出了一群受人指派的土匪,他们搜查全部行李后也就得到二十块银元。土匪们知道张难先曾经是政府要员,不相信他的全部家当就只有这些,便对他进行恐吓威胁。直到张难先的随从说出他的过往事迹,才觉得对于张难先的作为实在无理,于是便磕头送行三十里,一时传为佳话。
张难先,号义痴,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生于湖北沔阳,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张难先离开家乡,前往武汉参与革命活动,希望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革命成功之后,张难先作为辛亥耆宿,出仕过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历任琼崖行署专员、广东省监察室主任、广东省土地厅厅长、湖北省财政厅厅长、南京国民政府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
张难先主政浙江期间,先是前往杭州“救火”,完美解决了前任张人杰留下的烂摊子,不出数月,当地民众便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中央高层对张难先的成绩甚是满意,特意携夫人宋美龄前往杭州游赏。可是沿途花费竟达数万银元之多。宋美龄找到时任浙江主席张难先,希望这笔钱由他找个名目报销,没想到他却一口回绝,丝毫没有给这位“第一夫人”留面子。
宋美龄恼怒之下,想要报复张难先,便派人到张难先的办公场所搜查,希望找出他在财务方面的漏洞,后来她又亲自率人前往张家,想要搜出张难先贪污腐败的证据,结果却是一无所获。此事之后张难先觉得自己平白受到这样的侮辱,实在是太过寒心,于是主动辞去浙江省政府主席一职,决心回家务农。
据时人记载,张难先离开杭州那天,每家每户都在门前都放置着一盆清水与一面明镜,以表达自己对这位清官的赞誉和不舍之情。在途中,闯出了一群受人指派的土匪,他们搜查全部行李后也就得到二十块银元。土匪们知道张难先曾经是政府要员,不相信他的全部家当就只有这些,便对他进行恐吓威胁。直到张难先的随从说出他的过往事迹,才觉得对于张难先的作为实在无理,于是便磕头送行三十里,一时传为佳话。
王瑚是冯玉祥的老师,冯玉祥称他是“中国第一清官”,去世后,冯玉祥曾在定县师范建立铁珊图书馆,以资纪念。
此人历任各路大员,一方诸侯,却始终清廉自律,布衣粗食,颇受百姓爱戴。民国初年,他担任京兆尹,公事繁忙,无暇顾家。一日,夫人从乡下来到公堂,要钱回去修缮房屋。当时王瑚正好外出公干,吏属一听上司家里房子破旧,竟然劳动夫人上京讨钱,不敢耽搁。于是赶紧从账房预支了300块,打发走了夫人,等王瑚回来再做核销。没想到王瑚回来听说夫人拿钱走人了,气得暴跳如雷,不仅惩治了账房的人,连自己的夫人也要治罪。有人不解,问他,夫人不过是暂时借钱而已,何罪之有?王铁珊一时想不起罪名,就道:“携款潜逃。”闻者无不绝倒。
可即便如此个性的老头,在官场也难免处处吃瘪。某年他在四川灌县担任知事,要去拜谒藩台。按照当时潜规则,下官觐见上官,要先到门房缴纳8两银子的“规矩”费。王瑚也不能破例,咬着牙掏了8两银子送了上去,等着接见。没想到银子掏了,却被晾在门房几个时辰,无人搭理。王瑚本来就心疼银子,这下子火气上来了,就去质问门房。门房掰着指头告诉他:“你只缴纳了一份规矩,还有叔太爷、婶太太的两份没有纳,想进去,拿银子罢。”王瑚听了发狂,“我一个翰林来当知事,本来就够憋气了,还收这么这帮人敲诈。坚决不纳!”门房也不客气,“不纳的话,就别见人。”
二人就在门口纠缠起来,一时热闹非凡,观者如云。也看不可收场了,里面传出话来,让门房放人进去。王瑚洋洋得意,昂首而入,自以为得计。没想到进去拜见了藩台,屁股还没有落到椅子上,才张口报了名,藩台已经举起茶杯,两厢下人一起高呼送客。
被撵出来的王瑚气得吐血,没想到人家在这里藏了阴人的招数。
此人历任各路大员,一方诸侯,却始终清廉自律,布衣粗食,颇受百姓爱戴。民国初年,他担任京兆尹,公事繁忙,无暇顾家。一日,夫人从乡下来到公堂,要钱回去修缮房屋。当时王瑚正好外出公干,吏属一听上司家里房子破旧,竟然劳动夫人上京讨钱,不敢耽搁。于是赶紧从账房预支了300块,打发走了夫人,等王瑚回来再做核销。没想到王瑚回来听说夫人拿钱走人了,气得暴跳如雷,不仅惩治了账房的人,连自己的夫人也要治罪。有人不解,问他,夫人不过是暂时借钱而已,何罪之有?王铁珊一时想不起罪名,就道:“携款潜逃。”闻者无不绝倒。
可即便如此个性的老头,在官场也难免处处吃瘪。某年他在四川灌县担任知事,要去拜谒藩台。按照当时潜规则,下官觐见上官,要先到门房缴纳8两银子的“规矩”费。王瑚也不能破例,咬着牙掏了8两银子送了上去,等着接见。没想到银子掏了,却被晾在门房几个时辰,无人搭理。王瑚本来就心疼银子,这下子火气上来了,就去质问门房。门房掰着指头告诉他:“你只缴纳了一份规矩,还有叔太爷、婶太太的两份没有纳,想进去,拿银子罢。”王瑚听了发狂,“我一个翰林来当知事,本来就够憋气了,还收这么这帮人敲诈。坚决不纳!”门房也不客气,“不纳的话,就别见人。”
二人就在门口纠缠起来,一时热闹非凡,观者如云。也看不可收场了,里面传出话来,让门房放人进去。王瑚洋洋得意,昂首而入,自以为得计。没想到进去拜见了藩台,屁股还没有落到椅子上,才张口报了名,藩台已经举起茶杯,两厢下人一起高呼送客。
被撵出来的王瑚气得吐血,没想到人家在这里藏了阴人的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