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清官于成龙,死后两百多年,又救了全村百姓:
早在崇祯时期,于成龙就已经取得了副榜贡生的科举成绩。不过,于成龙并不满意,便回乡继续苦读,准备再考。可惜的是,于成龙在后来的考试中,发挥的并不好。更遗憾的是,江山易代,明王朝一去不复返了。幸亏,清统治者为了拉拢士绅和发现人才,将于成龙这样的人收为己用。
于成龙做官后,官声很好,每到一处都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个难得的人才。当然,于成龙被今人熟知的一点是,他有着“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因于成龙一生清廉,曾连续数年未尝肉味,素有“于青菜”之称,百姓极为爱戴,皇帝也颇为赞赏,亲赐他为“天下第一廉吏”
在于成龙死后,他的灵柩被运回故乡埋葬,朝廷还特意派了守墓人。直至1947年,距于成龙去世263年后,吕梁横泉村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粮食也歉收,日益贫弊。出于无奈,横泉村村长刘金长和农会主席郝东清,率领全村的小伙子们一块,对于成龙墓下手了。
村民们掘开于成龙的墓,将随葬品取出变卖给了城里的大众商店,换了800多斤棉花,每家又分得了几个瓷碗和生活物资。就这样,村民们靠着清官于成龙的随葬品,渡过了难关。然后再次埋葬了于成龙的尸身。前些年,当地政府重修了于成龙墓,算是给这位清官了个妥善的安排。
早在崇祯时期,于成龙就已经取得了副榜贡生的科举成绩。不过,于成龙并不满意,便回乡继续苦读,准备再考。可惜的是,于成龙在后来的考试中,发挥的并不好。更遗憾的是,江山易代,明王朝一去不复返了。幸亏,清统治者为了拉拢士绅和发现人才,将于成龙这样的人收为己用。
于成龙做官后,官声很好,每到一处都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个难得的人才。当然,于成龙被今人熟知的一点是,他有着“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因于成龙一生清廉,曾连续数年未尝肉味,素有“于青菜”之称,百姓极为爱戴,皇帝也颇为赞赏,亲赐他为“天下第一廉吏”
在于成龙死后,他的灵柩被运回故乡埋葬,朝廷还特意派了守墓人。直至1947年,距于成龙去世263年后,吕梁横泉村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粮食也歉收,日益贫弊。出于无奈,横泉村村长刘金长和农会主席郝东清,率领全村的小伙子们一块,对于成龙墓下手了。
村民们掘开于成龙的墓,将随葬品取出变卖给了城里的大众商店,换了800多斤棉花,每家又分得了几个瓷碗和生活物资。就这样,村民们靠着清官于成龙的随葬品,渡过了难关。然后再次埋葬了于成龙的尸身。前些年,当地政府重修了于成龙墓,算是给这位清官了个妥善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