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事实出现时,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1.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即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当事人取得权利、承担义务。例如,签订买卖合同这一法律事实,使买方享有请求卖方交付标的物的权利和承担支付价款的义务,使卖方相应享有请求买方支付价款的权利和承担向买方交付标的物的义务。
2.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即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使已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发生变化。例如,法人的合并和分立这一法律事实,导致债的关系中的主体发生变更。因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导致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通常包括:主体变更(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发生变化)、内容变更(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在范围和性质上发生变化)、客体变更。
3.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使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有两种情形: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某一法律关系的消灭,并且在当事人之间不会因此而产生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例如,所有物被消费所有权关系因此被消灭;债务被清偿,债的关系因而消灭。②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某一法律关系的消灭,同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例如,所有物被他人毁灭,所有权关系消灭,同时原所有权人和侵害人之间产生债的关系。
【本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法律问答
- 答案列表
民事法律事实的后果[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