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信与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不法分子通过电话实施诈骗和骚扰也更为猖獗。长期以来,美国消费者也饱受骚扰电话之苦。紧跟民众抵制骚扰电话的诉求,美国在制定骚扰电话相关立法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其规制方式与内容。2019年底,美国《反机器人电话滥用刑事执法与威慑法》被批准生效,成为防治骚扰电话的又一利器。
立法概况
在美国州立法层面早有关于骚扰电话的规范,但联邦层面的专门立法最早见于1991年《电话消费者保护法》(以下简称tcpa)。该法最早确立了“未经事先同意不得使用人工或预录音频拨打住宅电话”等原则性规定,并授权联邦通信委员会制定执行条例与规则。1994年,《反电话营销与消费者欺诈滥用行为法》(以下简称tcfapa)出台,该法旨在治理欺诈性电话营销及其他电话营销滥用行为,并授权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执行。此后,两机构各自先后制定了若干执行条例与规则,并不断进行修订。
2003年,为进一步治理骚扰电话,《谢绝来电执行法》出台,规定建立全国性的线上“谢绝来电”登记处。消费者可在此登记电话号码以防止接到营销电话,并进行骚扰电话投诉。该法打破了联邦通信委员会与贸易委员会在治理骚扰电话方面各自为战的局面,要求二者协同负责“谢绝来电”登记机制的运行。该法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
随着skype等网络语音电话软件的发展,辐射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价格成本低的机器人电话愈加受到营销商家和诈骗分子的青睐。鉴于此,2019年12月30日《反机器人电话滥用刑事执法与威慑法》出台,对tcpa进行了完善。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法律问答
- 答案列表
美国骚扰电话规制的发展与特点 一[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