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并着重考察从属性的实质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平台经济的新特点适度放宽劳动关系认定的形式要件标准,正确认定劳动关系,对平台用工人员予以区别保护。考虑到平台经济的灵活性,保护的重点应当包括:一是社会保险,尤其是工伤保险。我国当前对平台用工劳动者几乎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这点从某网购平台企业将“为全体快递员缴纳社会保险”宣扬为其回馈社会的良心之举,可见一斑。尽管被保险人是平台用工劳动者,但其与传统意义的“灵活就业人员”的概念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应当强制平台用工劳动者参保。二是平台用工劳动者也应当受劳动基准保护。虽然平台用工相比传统劳动关系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较为自由,但是平台经济多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需要的劳动提供时间遍布24小时。
对于不能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平台用工人员,应该更加强调企业责任,保护服务提供者的合理权益。由于劳动法的保护往往是事后的、不确定的、无法覆盖所有人员的,而互联网平台企业作为平台经济的直接受益者,理应对服务提供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应当从行政法的角度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监督,督促平台为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应的保护。例如,平台应当保证服务提供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通过技术手段避免同一服务提供者长时间连续提供服务;还应当考虑为服务提供者购买商业保险,不仅可以为服务提供者提供保障,还能通过商业保险将风险外化。
- 法律问答
- 答案列表
平台用工人员权益保护[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