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严重。
本人91年,坐标河南农村。
尤其这个过年,感受更深。因为很多和我一样的同龄人,很多我的小学同学,都找不下对象。我的表弟已两年没有回来过年,也是因为找不下对象。没有对象,回家难免要面对父母的抱怨、邻居的舌根子,所以一个重乡土的人宁愿选择外地过年。当然对于我的舅舅和妗子来说,他们的年也过不好。因为在农村,儿女完婚意味父母一辈子任务得到交待,意味着最基本的体面。
我表弟跟我同届,1米75的个子,心情温和,因为初中学习不好,就选择辍学外出务工,现在苏州的工厂上班,每个月有6000~7000左右的收。他身上发生的是我们这一届小学同学身上的普遍现象。
我们这一届人当时念到高中的不足四分之一,多数人初中辍学,或者职高、中专毕业后,在14、5岁的年级就外出进厂打工。因为年龄小,他们干的都是又苦又累的学徒工,容易受人欺负,一年到头好不容易攒了些钱到火车站又被人骗走,还有些进了黑砖厂、传销组织,家里的钱也搭进去。
有次过年回去和小时候关系非常好的同学喝酒,喝多了他说,十八九岁在工地上当小工,晚上几个人会偷偷跑出来到山上,一人一瓶白酒直接喝。喝多会哭一场,回去睡一觉,第二天接着干活。
韩寒在他的杂文《青春》曾说,很多像他一样的小镇青年,与他一样的青春,只是最后“本应该在心中的热血,它涂在地上。”
图片来自网络-《天注定》剧照
打工的间隙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网吧包夜,打穿越火线、dnf。赚了钱,会买一辆鬼火,成群结队呼啸而过。过年回家就聚在一起喝酒打牌,贫乏的农村夜晚,喝酒打牌成了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他们有时候也发点心声,只是他们活跃于贴吧、快手,与上微博,刷知乎的白领活在两个世界,双方对彼此的世界一无所知,现实里“北京折叠”比小说更魔幻,就像如果不是卖假货,我们不知道辛巴一样(一个在快手上坐拥7000万粉丝的网红)。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知道农村的单身男性群体有多庞大。
因为他们很少被看到,或者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标签化的流水线工人、提桶者、富士康赚返费的。事实上,他们才是中国制造的底色。
只是如今,进厂出厂的多数人要为结婚这件事烦忧。同样烦忧的还有他们的父母,我舅为了我表弟结婚终日奔走,但苦于没有“口子”(合适的对象),时常忧心忡忡。我舅是农民工,初代农民工,像我父亲和我多数小学同学父辈一样,只受过小学教育,打工只能“出一把憨力”,他们农闲时到工地干建筑活,农忙时回家务农。他们是成就中国基建狂魔背后的默默无闻者。近些年因为二代子女不愿意再干这种又脏又累的工作,他们的待遇提升不少,搞粉刷一天有个300~400的收入。他一年到头奔忙,给我表弟置办了二层小楼,还买了辆国产的轿车,而且也说二婚有孩子、甚至是身体略微有残疾的也可以考虑,但最近相中的一家女方提出了家里房子不行,必须县城买房才可以,我舅的整个春节更不好过了。
我表弟和小学同学们找不到对象背后是极端失衡的男女比例关系。内卷化不断加剧,作为经济落后的农村男性,尤其是以务农为生的北方农村,竞争力就更弱了。反过来,全国各地彩礼越收越高,要房要车要存款,各种因为彩礼闹婚的事件层出不穷,本质上也是因为极端的供需关系导致,女性配偶“供不应求”,彩礼持续水涨船高。
这一切源头,要从计划生育和北方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说起。
2013年曾有学者提出中国男女比例失衡,在2020年的时候将有3000万光棍。7年后,第七次人口普查,不幸证实。中国未婚男性有3000万,其中2000万集中在30岁以上。我91年出生,我们这一波人今年刚好30岁。
我国从1982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管控最严格的时候90时代上旬,也就是我出生后的那几年。
那时候计划生育严苛到比现在执法过犹不及,罚款、拆家、牵牛羊、抱电视、打人经常发生。我妈曾经因为躲避计划生育从房顶摔了下来,腰上留下了后遗症,阴天仍然会发作。因为管控的执行能力够强,加上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很多人选择第一胎是男孩就选择不生,第一胎是女孩很多弃掉。我的远方表妹,跟我同龄,因为是第一胎,家里想要一个男孩,就被送到了另一个亲戚家里。事实她被送人时,已经懂事。如今她已嫁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逢年过节回村的时候见过她回到亲生父母那里,如常的叫着爸妈,看不出被送人这件事对她内心的影响。
重男轻女观念在河南如此严重,要从河南省的经济结构说起,河南是农业大省,工业化始终落后于其他省份,早些年甚至为了多空出来些地,甚至想出了平坟这个主意。在农业生产里,男性就是家里主要劳动力,而且因为农民不存在社保、养老保障,常年的劳作导致身体衰老损耗严重,很多农村老人老人如果没有子女照顾,是很难生活自理的。生儿子,就成了一块心病。
回到97年,我上学小学1年级,那一年香港回归。当时我们班里50多人,可是男孩却占到30多个,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当时只是觉得每次中午班集体大合唱,班里总是因男生多声音特别洪亮,并不能意识到未来有一天我的小学同学们会因找不到对象,整日聚在一起忧心喝酒。
回头来看,作为一个影响几亿人命运的人口计划,它带来的长尾副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和深远。
本人91年,坐标河南农村。
尤其这个过年,感受更深。因为很多和我一样的同龄人,很多我的小学同学,都找不下对象。我的表弟已两年没有回来过年,也是因为找不下对象。没有对象,回家难免要面对父母的抱怨、邻居的舌根子,所以一个重乡土的人宁愿选择外地过年。当然对于我的舅舅和妗子来说,他们的年也过不好。因为在农村,儿女完婚意味父母一辈子任务得到交待,意味着最基本的体面。
我表弟跟我同届,1米75的个子,心情温和,因为初中学习不好,就选择辍学外出务工,现在苏州的工厂上班,每个月有6000~7000左右的收。他身上发生的是我们这一届小学同学身上的普遍现象。
我们这一届人当时念到高中的不足四分之一,多数人初中辍学,或者职高、中专毕业后,在14、5岁的年级就外出进厂打工。因为年龄小,他们干的都是又苦又累的学徒工,容易受人欺负,一年到头好不容易攒了些钱到火车站又被人骗走,还有些进了黑砖厂、传销组织,家里的钱也搭进去。
有次过年回去和小时候关系非常好的同学喝酒,喝多了他说,十八九岁在工地上当小工,晚上几个人会偷偷跑出来到山上,一人一瓶白酒直接喝。喝多会哭一场,回去睡一觉,第二天接着干活。
韩寒在他的杂文《青春》曾说,很多像他一样的小镇青年,与他一样的青春,只是最后“本应该在心中的热血,它涂在地上。”
图片来自网络-《天注定》剧照
打工的间隙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网吧包夜,打穿越火线、dnf。赚了钱,会买一辆鬼火,成群结队呼啸而过。过年回家就聚在一起喝酒打牌,贫乏的农村夜晚,喝酒打牌成了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他们有时候也发点心声,只是他们活跃于贴吧、快手,与上微博,刷知乎的白领活在两个世界,双方对彼此的世界一无所知,现实里“北京折叠”比小说更魔幻,就像如果不是卖假货,我们不知道辛巴一样(一个在快手上坐拥7000万粉丝的网红)。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知道农村的单身男性群体有多庞大。
因为他们很少被看到,或者更多的时候,他们是标签化的流水线工人、提桶者、富士康赚返费的。事实上,他们才是中国制造的底色。
只是如今,进厂出厂的多数人要为结婚这件事烦忧。同样烦忧的还有他们的父母,我舅为了我表弟结婚终日奔走,但苦于没有“口子”(合适的对象),时常忧心忡忡。我舅是农民工,初代农民工,像我父亲和我多数小学同学父辈一样,只受过小学教育,打工只能“出一把憨力”,他们农闲时到工地干建筑活,农忙时回家务农。他们是成就中国基建狂魔背后的默默无闻者。近些年因为二代子女不愿意再干这种又脏又累的工作,他们的待遇提升不少,搞粉刷一天有个300~400的收入。他一年到头奔忙,给我表弟置办了二层小楼,还买了辆国产的轿车,而且也说二婚有孩子、甚至是身体略微有残疾的也可以考虑,但最近相中的一家女方提出了家里房子不行,必须县城买房才可以,我舅的整个春节更不好过了。
我表弟和小学同学们找不到对象背后是极端失衡的男女比例关系。内卷化不断加剧,作为经济落后的农村男性,尤其是以务农为生的北方农村,竞争力就更弱了。反过来,全国各地彩礼越收越高,要房要车要存款,各种因为彩礼闹婚的事件层出不穷,本质上也是因为极端的供需关系导致,女性配偶“供不应求”,彩礼持续水涨船高。
这一切源头,要从计划生育和北方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说起。
2013年曾有学者提出中国男女比例失衡,在2020年的时候将有3000万光棍。7年后,第七次人口普查,不幸证实。中国未婚男性有3000万,其中2000万集中在30岁以上。我91年出生,我们这一波人今年刚好30岁。
我国从1982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管控最严格的时候90时代上旬,也就是我出生后的那几年。
那时候计划生育严苛到比现在执法过犹不及,罚款、拆家、牵牛羊、抱电视、打人经常发生。我妈曾经因为躲避计划生育从房顶摔了下来,腰上留下了后遗症,阴天仍然会发作。因为管控的执行能力够强,加上重男轻女的观念,导致很多人选择第一胎是男孩就选择不生,第一胎是女孩很多弃掉。我的远方表妹,跟我同龄,因为是第一胎,家里想要一个男孩,就被送到了另一个亲戚家里。事实她被送人时,已经懂事。如今她已嫁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逢年过节回村的时候见过她回到亲生父母那里,如常的叫着爸妈,看不出被送人这件事对她内心的影响。
重男轻女观念在河南如此严重,要从河南省的经济结构说起,河南是农业大省,工业化始终落后于其他省份,早些年甚至为了多空出来些地,甚至想出了平坟这个主意。在农业生产里,男性就是家里主要劳动力,而且因为农民不存在社保、养老保障,常年的劳作导致身体衰老损耗严重,很多农村老人老人如果没有子女照顾,是很难生活自理的。生儿子,就成了一块心病。
回到97年,我上学小学1年级,那一年香港回归。当时我们班里50多人,可是男孩却占到30多个,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当时只是觉得每次中午班集体大合唱,班里总是因男生多声音特别洪亮,并不能意识到未来有一天我的小学同学们会因找不到对象,整日聚在一起忧心喝酒。
回头来看,作为一个影响几亿人命运的人口计划,它带来的长尾副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