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积乳的中医治疗可以分两个阶段,首先是未病先防,即“防患于未然”;其次是既病防变,即病后治疗,通过口服中药,配合中医经络穴位按摩手法推拿阻止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的病痛。
1.中医内治法:积乳后中医总以疏肝解郁通乳为治疗原则,常用药如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通草等。但应注意采用分期辨治,Ⅰ、Ⅱ期以疏肝清胃、和营通乳为原则,如瓜萎牛蒡汤等;Ⅲ期应加以透脓下乳的方药,如透脓散等;iv期则根据症状表现分阴阳辨证,即根据其正气的盛衰进行施方,总以补益气血、恢复正气,如补中益气汤等。
2.中医外治法: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乳房局部经络及穴位进行的专业手法按摩。中医按摩的步骤:①手法前相关准备;②用干净的毛巾清洁患侧乳头以疏通出口;③提捏乳头。食指、拇指分别从上下、左右各个方向提捏乳头,同时注意清洁并观察乳孔是否通畅、奶线是否增多;④推压乳晕,达到乳孔流量增多、奶线增粗的目的;⑤推捋积乳:由乳根向乳头方向均匀推捋,注意手法的轻柔;⑥检查双侧是否有积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法实施的时间、次数等。或者进行外用药物贴敷,如金黄膏、白玉膏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师。
1.中医内治法:积乳后中医总以疏肝解郁通乳为治疗原则,常用药如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通草等。但应注意采用分期辨治,Ⅰ、Ⅱ期以疏肝清胃、和营通乳为原则,如瓜萎牛蒡汤等;Ⅲ期应加以透脓下乳的方药,如透脓散等;iv期则根据症状表现分阴阳辨证,即根据其正气的盛衰进行施方,总以补益气血、恢复正气,如补中益气汤等。
2.中医外治法: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乳房局部经络及穴位进行的专业手法按摩。中医按摩的步骤:①手法前相关准备;②用干净的毛巾清洁患侧乳头以疏通出口;③提捏乳头。食指、拇指分别从上下、左右各个方向提捏乳头,同时注意清洁并观察乳孔是否通畅、奶线是否增多;④推压乳晕,达到乳孔流量增多、奶线增粗的目的;⑤推捋积乳:由乳根向乳头方向均匀推捋,注意手法的轻柔;⑥检查双侧是否有积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法实施的时间、次数等。或者进行外用药物贴敷,如金黄膏、白玉膏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