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治疗原则是一致的。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和诱发因素基础上,积极预防血栓栓塞、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
(1)抗凝治疗:房扑病人的栓塞发生率极高,因此,抗凝治疗是房扑治疗的重要内容。对于合并瓣膜病病人,需应用华法林抗凝。对于非瓣膜病病人,需使用chads2或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评分大于等于2分需抗凝治疗。
华法林是房扑抗凝治疗的有效药物。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能安全而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发生。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目前主要用于非瓣膜性房扑的抗凝治疗。noacs的特点是不需要常规凝血指标监测,较少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安全性较好。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预防脑卒中和体循环栓塞事件的策略之一。
(2)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将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导管消融治疗。i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ic(胺碘酮、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能转复房扑。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是目前常用的维持窦性心律药物。
药物复律无效,可改用电复律。
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房扑,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治疗效果优于房颤。
(3)控制心室率:持续性房扑病人选择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预后与经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者并无显著差异,且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
(1)抗凝治疗:房扑病人的栓塞发生率极高,因此,抗凝治疗是房扑治疗的重要内容。对于合并瓣膜病病人,需应用华法林抗凝。对于非瓣膜病病人,需使用chads2或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评分大于等于2分需抗凝治疗。
华法林是房扑抗凝治疗的有效药物。口服华法林,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能安全而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发生。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目前主要用于非瓣膜性房扑的抗凝治疗。noacs的特点是不需要常规凝血指标监测,较少受食物或药物的影响,安全性较好。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预防脑卒中和体循环栓塞事件的策略之一。
(2)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将房扑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导管消融治疗。ia(奎尼丁、普鲁卡因胺)、ic(胺碘酮、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能转复房扑。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是目前常用的维持窦性心律药物。
药物复律无效,可改用电复律。
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房扑,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治疗效果优于房颤。
(3)控制心室率:持续性房扑病人选择控制心室率加抗凝治疗,预后与经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者并无显著差异,且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