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病人,往往需要向耳道内滴入各种滴耳剂,以减轻症状。有的病人在滴药后数秒可出现短暂的眩晕症状,特别是中耳炎鼓膜大穿孔或因胆脂瘤做过乳突根治手术的病人,滴药后更容易出现眩晕,甚至出现自发性眼震。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半规管的构造和生理功能有关。当往耳道内滴药的温度低于体温时,特别是冬天或从冰箱内取出药水后直接滴入耳内。这实际上等于自己在做冷热试验,因为此时较容易出现眩晕。为了防止滴药后出现眩晕,有最简单的方法来预防,即滴药前先将药瓶在37℃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或将药瓶在手掌中紧握10分钟,使药水的温度接近体温后再使用,这样就不会产生眩晕了。同样,在水温很低的江河、大海中游泳时,一旦冷水灌进耳内,也可以出现眩晕。这就是所谓的游泳后眩晕。
如何预防耳道内滴药时出现的眩晕[朗读]
@runsql
顶0
加入收藏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