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哥和二嫂结婚的时候,是遭到全家人强烈反对的,我妈当时甚至都以断绝与我二哥母子关系为要挟,想要逼迫我二哥与二嫂断绝一切往来。
我们全家人为什么如此反对二哥这门婚事,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二嫂没有工作,而且还是个农村户口。其实,我二嫂是上过学的,不过她是自费上的河北一家护理学院的大专班。虽然她有文凭,但却没有在河北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于是,她就又回到了家乡,在一些当地医院找些临时的工作干?
我二哥是从正规大学毕业的,而且他还是学的制药专业,但是,我二哥性格耿直,脾气执拗,他毕业后,被分到一个厂矿企业的职工医院,做一些制作葡萄糖药剂之类的工作。
后来,厂矿企业医院进行改革,撤消的撤消,归并的归并,有些还成为了社区服务站。我二哥被分流到一家制作阿胶钙的药厂。到了新环境,我二哥与制药厂的老总相处的十分不好,后来,他一气之下就辞职了,后来,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起了推销药品的医药代表。
在一次与朋友聚会的过程中,我二哥结识了我二嫂。据后来我二哥说,他和他媳妇是一见钟情,两人结识没有多少时间,就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本来,我妈就对我二哥擅自做主张辞去工作,丢了饭碗,憋了一肚子气,现在,他又领回来一个连正式工作都没有的女朋友,我妈当然心里就更加不痛快了。
在我妈的心目中,我二哥是她的几个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而且我二哥也是我们兄妹几个公认的长得最好的一个。所以从小到大,我二哥都是我父母寄于希望最大的一个孩子。
可是,即使我家大人怎么样反对,我二哥还是与二嫂结了婚。当时,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好,结过婚后连个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他们就在市医院附近,租了间快拆迁的平房住?
看到木已成舟,虽然我父母还是一直在怨恨我二哥不听老人的话,但他们也不像之前那样,横竖不与二哥两口子联系和走动,而是慢慢有了松动的迹象。毕竟,我父母还是心痛我二哥的。于是,时不时的我们兄妹几个就会找机会资助一下我二哥的生活费用。
当时,我二哥干推销药品的活,是给他一个大学同学打工,虽然收入不是很多,但是老同学碍于情面,还能保障我二哥有口饭吃。我二哥和二嫂结婚不久,我二嫂就怀孕了,她怀孕后就没有再出去工作,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富裕的二哥更是捉襟见肘。
但是,我二哥并没有把这样的窘迫当作一回事。他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骨子里还是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绝不会张口问别人借钱。而且,他也并没有因为拮据的生活,对二嫂产生埋怨的情绪。反而,他对二嫂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因为二嫂对他确实很用心。
我二哥有个嗜好,那就是他爱吃巧克力,而且还是那种价格很贵的黑色原味巧克力。我记得当时那种巧克力每块都要100多块钱。我二嫂即使自己有身孕,她也会抑制住孕妇想吃那、想吃这的欲望,拿出仅有的钱,也会把二哥喜欢吃的巧克力买回家,放在二哥触目可及的地方。有一次,二哥对我调侃二嫂,说是:二嫂不断得给他买巧克力,不仅把他吃得超重又得了糖尿病,而且把家还给吃穷了。
有一段时间,二哥家里是真的穷啊。那时候,二哥的女儿姗姗刚出生。二嫂生孩子住院的费用还是我爸妈让我带给我二哥的。后来,我听我二哥说,孩子过满月的时候,二哥和二嫂两个人手里的钱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块钱。
但即使这样,我二哥还是风风光光办了一次孩子的满月酒。因为,在我二哥的心里,姗姗比她的命都重要。因为这个孩子天生体质差,出生后就得了黄疸性肝炎,小家伙在特护保温箱里呆了有一个多月,而且还差点就见不到他爹娘了。
我二哥办满月酒那天,他最忐忑的一件事情就是怕他请的客人不来。因为,饭菜他已经提前点好了,如果他请的人不来,他连给饭店应付的饭菜钱都凑不出来。不过,那天大家还是挺给二哥面子的,绝大多数亲戚朋友都如约而至,而且都给我二哥包了丰厚的红包。我爸妈虽然还在生我二哥的气,他们虽然人没有到,却让我大哥带来了他们的心意,整整两千元的大红包啊,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了。
我二哥就是靠着办满月酒收的贺礼钱交了饭馆的酒席钱,而且还结清了姗姗住院的费用,并且还有剩余。
后来,我二哥的一个大学同学办了一家康复中心,刚开始也是小打小闹。当时,姗姗已经上幼儿园了。我二嫂那时候也在家里闲着,我哥就找同学在康复中心给二嫂找了个活干,虽然每月也就几百块钱的收入,而且还要根据康复中心的效益时有时无,但是二嫂也没有其他的好去处,就一直在康复中心工作着。
那时候,我二哥所在的药品推销行业经过几次正规化整顿,已渐萎缩。后来,我二哥就跳槽到一家车行卖车去了。
虽然二哥两口子收入不高,但一家三口人过得却十分快乐。他们非常舍得给珊珊投入,从小就培养珊珊各种兴趣爱好,于是,珊珊从小就表现出了比同龄孩子高出一截的接受能力。
人常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二哥虽然在车行仍是不死不活的混碗饭吃的状态,但二嫂那头却芝麻开花节节高。当时,正赶上人们注重健康的风尚,康复中心一下子开始正规起来,并扩大了规模,二嫂因为对康复中心不离不弃,被老板当作了元老,很快二嫂成了康复中心的高层,收入一下了翻番了。
二嫂有了钱,成了高管,接触的人就多了起来,应酬也很多,但是,无论二嫂应酬到多晚,她每次回家,走到楼下,她都会看见自己家里的灯是亮的,那是二哥故意开着灯在等她。
现在,二哥家的生活条件是我家几个孩子当中最好的,也是最幸福的。我想这一切都是二哥有先见之明,他不愧是我们家里最聪明的一个人。
我们全家人为什么如此反对二哥这门婚事,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我二嫂没有工作,而且还是个农村户口。其实,我二嫂是上过学的,不过她是自费上的河北一家护理学院的大专班。虽然她有文凭,但却没有在河北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于是,她就又回到了家乡,在一些当地医院找些临时的工作干?
我二哥是从正规大学毕业的,而且他还是学的制药专业,但是,我二哥性格耿直,脾气执拗,他毕业后,被分到一个厂矿企业的职工医院,做一些制作葡萄糖药剂之类的工作。
后来,厂矿企业医院进行改革,撤消的撤消,归并的归并,有些还成为了社区服务站。我二哥被分流到一家制作阿胶钙的药厂。到了新环境,我二哥与制药厂的老总相处的十分不好,后来,他一气之下就辞职了,后来,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起了推销药品的医药代表。
在一次与朋友聚会的过程中,我二哥结识了我二嫂。据后来我二哥说,他和他媳妇是一见钟情,两人结识没有多少时间,就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本来,我妈就对我二哥擅自做主张辞去工作,丢了饭碗,憋了一肚子气,现在,他又领回来一个连正式工作都没有的女朋友,我妈当然心里就更加不痛快了。
在我妈的心目中,我二哥是她的几个孩子中,最聪明的一个,而且我二哥也是我们兄妹几个公认的长得最好的一个。所以从小到大,我二哥都是我父母寄于希望最大的一个孩子。
可是,即使我家大人怎么样反对,我二哥还是与二嫂结了婚。当时,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好,结过婚后连个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他们就在市医院附近,租了间快拆迁的平房住?
看到木已成舟,虽然我父母还是一直在怨恨我二哥不听老人的话,但他们也不像之前那样,横竖不与二哥两口子联系和走动,而是慢慢有了松动的迹象。毕竟,我父母还是心痛我二哥的。于是,时不时的我们兄妹几个就会找机会资助一下我二哥的生活费用。
当时,我二哥干推销药品的活,是给他一个大学同学打工,虽然收入不是很多,但是老同学碍于情面,还能保障我二哥有口饭吃。我二哥和二嫂结婚不久,我二嫂就怀孕了,她怀孕后就没有再出去工作,这样一来,本来就不富裕的二哥更是捉襟见肘。
但是,我二哥并没有把这样的窘迫当作一回事。他毕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骨子里还是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绝不会张口问别人借钱。而且,他也并没有因为拮据的生活,对二嫂产生埋怨的情绪。反而,他对二嫂产生了深深的依赖。因为二嫂对他确实很用心。
我二哥有个嗜好,那就是他爱吃巧克力,而且还是那种价格很贵的黑色原味巧克力。我记得当时那种巧克力每块都要100多块钱。我二嫂即使自己有身孕,她也会抑制住孕妇想吃那、想吃这的欲望,拿出仅有的钱,也会把二哥喜欢吃的巧克力买回家,放在二哥触目可及的地方。有一次,二哥对我调侃二嫂,说是:二嫂不断得给他买巧克力,不仅把他吃得超重又得了糖尿病,而且把家还给吃穷了。
有一段时间,二哥家里是真的穷啊。那时候,二哥的女儿姗姗刚出生。二嫂生孩子住院的费用还是我爸妈让我带给我二哥的。后来,我听我二哥说,孩子过满月的时候,二哥和二嫂两个人手里的钱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块钱。
但即使这样,我二哥还是风风光光办了一次孩子的满月酒。因为,在我二哥的心里,姗姗比她的命都重要。因为这个孩子天生体质差,出生后就得了黄疸性肝炎,小家伙在特护保温箱里呆了有一个多月,而且还差点就见不到他爹娘了。
我二哥办满月酒那天,他最忐忑的一件事情就是怕他请的客人不来。因为,饭菜他已经提前点好了,如果他请的人不来,他连给饭店应付的饭菜钱都凑不出来。不过,那天大家还是挺给二哥面子的,绝大多数亲戚朋友都如约而至,而且都给我二哥包了丰厚的红包。我爸妈虽然还在生我二哥的气,他们虽然人没有到,却让我大哥带来了他们的心意,整整两千元的大红包啊,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了。
我二哥就是靠着办满月酒收的贺礼钱交了饭馆的酒席钱,而且还结清了姗姗住院的费用,并且还有剩余。
后来,我二哥的一个大学同学办了一家康复中心,刚开始也是小打小闹。当时,姗姗已经上幼儿园了。我二嫂那时候也在家里闲着,我哥就找同学在康复中心给二嫂找了个活干,虽然每月也就几百块钱的收入,而且还要根据康复中心的效益时有时无,但是二嫂也没有其他的好去处,就一直在康复中心工作着。
那时候,我二哥所在的药品推销行业经过几次正规化整顿,已渐萎缩。后来,我二哥就跳槽到一家车行卖车去了。
虽然二哥两口子收入不高,但一家三口人过得却十分快乐。他们非常舍得给珊珊投入,从小就培养珊珊各种兴趣爱好,于是,珊珊从小就表现出了比同龄孩子高出一截的接受能力。
人常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二哥虽然在车行仍是不死不活的混碗饭吃的状态,但二嫂那头却芝麻开花节节高。当时,正赶上人们注重健康的风尚,康复中心一下子开始正规起来,并扩大了规模,二嫂因为对康复中心不离不弃,被老板当作了元老,很快二嫂成了康复中心的高层,收入一下了翻番了。
二嫂有了钱,成了高管,接触的人就多了起来,应酬也很多,但是,无论二嫂应酬到多晚,她每次回家,走到楼下,她都会看见自己家里的灯是亮的,那是二哥故意开着灯在等她。
现在,二哥家的生活条件是我家几个孩子当中最好的,也是最幸福的。我想这一切都是二哥有先见之明,他不愧是我们家里最聪明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