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交通战线上,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文风会风,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标杆、作出示范。文章通过阐述落实“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方法,并对如何更好的推进作风建设进行了全面思考。
关键词:落实;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中央制定八项规定,政治局率先垂范、严格落实,为全党全军全国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文风会风,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标杆、作出示范。
一、充分落实“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
(一)“八项规定”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风格,映射出中国未来施政动向。
规定直面时弊,内容具体而实在,是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出的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是“打铁还得自身硬”的铮铮宣示,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心和民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助力。
(二)“八项规定”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反映,是新的条件下对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求真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八项规定”明确了全体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有利于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告诉了全体党员干部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地方领导学习跟进,“犹如水之就下”,上行下效,这对端正党风进而优化政风、淳化民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方法
(一)各级领导率先垂范。
转作风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八项规定”明确提出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身作则,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拥护。将“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制度保障建设。
要解决“八项规定”一阵风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作文章。一是将“八项规定”写入党纪、法规,公布违纪违规处理条例。二是出台配套考核措施,定期检查并公开考核结果。三是出台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管住预算,推广采用公务卡,公开接待费支出明细账目。以规范公务接待为突破口,遏制公款奢侈之风。四是建立奖惩制度,上下联动,众志成城,消除“四菜一汤,项目泡汤”、“不宴请、不迎送,心里不踏实”的潜规则,用制度约束权力运行全过程。
(三)把长期监督落在实处。
“八项规定”要落地生根,必须靠切实有效的监督。要拓宽监督平台,畅通监督渠道,明察暗访、群众举报、媒体曝光,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防止和遏制“中央强调抓一下,强调过后放一下,出了问题紧一下,形势好了松一下”的一阵风现象。
三、落实“八项规定”基础上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作风是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和精神境界的具体体现,只有充分落实贯彻好“八项规定”,才能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是不断推进作风建设的基础。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落实贯彻“八项规定”,不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首先要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首先需要依靠教育来实现。要坚持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基础上,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教育,推动作风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教育促进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完善制度、规范权力是不断推进作风建设的根本。
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是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地落实各项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和机关干部的行为,确保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一方面,要对现有制度作分类梳理,进行适当调整和合并,剔除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的内容,做到各项制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使制度体系既科学有效,又便于遵循。另一方面,要注重解决制度内容冗杂、不简明的问题,解决原则性规定多、缺乏刚性和操作性等问题,在简明、管用上做文章。
(三)加强监督、形成合力是推进作风建设的保障。
“八项规定”体现了更加严明的纪律要求。落实“八项规定”,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八项规定”强调的是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但仅靠自觉是不够的,必须坚持自我约束与加强监督相结合,实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党务政务等多领域公开的制度,及时掌握干部作风新动态,及时发现新问题,及时推出新措施,将监督触角进一步延伸,最大限度的消除监督死角。
(四)强化考评、严格奖惩是推进作风建设的动力。
作风建设离不开严格考核评议,离不开严厉惩处。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一是建立定期评议制度。采用自评、网上评、群众评、社会评等方式,定期对干部作风进行考核评议,并及时予以通报。二是完善奖惩制度。以实绩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完善干部奖惩制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营造一种人人争相发扬优良作风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制,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硬起手腕,勇于“亮剑”、“开刀”,敢于问责。
总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好作风的培育和形成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慢功夫,是一件水滴石穿的苦差事,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这种精神正是时下我们在落实八项规定的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倡的。对那些可能出现反复的问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言必信、行必果,从而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打消干部群众的疑虑。
关键词:落实;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中央制定八项规定,政治局率先垂范、严格落实,为全党全军全国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文风会风,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标杆、作出示范。
一、充分落实“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
(一)“八项规定”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风格,映射出中国未来施政动向。
规定直面时弊,内容具体而实在,是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出的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是“打铁还得自身硬”的铮铮宣示,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心和民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助力。
(二)“八项规定”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反映,是新的条件下对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求真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八项规定”明确了全体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有利于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告诉了全体党员干部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地方领导学习跟进,“犹如水之就下”,上行下效,这对端正党风进而优化政风、淳化民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方法
(一)各级领导率先垂范。
转作风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八项规定”明确提出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身作则,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拥护。将“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强制度保障建设。
要解决“八项规定”一阵风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作文章。一是将“八项规定”写入党纪、法规,公布违纪违规处理条例。二是出台配套考核措施,定期检查并公开考核结果。三是出台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管住预算,推广采用公务卡,公开接待费支出明细账目。以规范公务接待为突破口,遏制公款奢侈之风。四是建立奖惩制度,上下联动,众志成城,消除“四菜一汤,项目泡汤”、“不宴请、不迎送,心里不踏实”的潜规则,用制度约束权力运行全过程。
(三)把长期监督落在实处。
“八项规定”要落地生根,必须靠切实有效的监督。要拓宽监督平台,畅通监督渠道,明察暗访、群众举报、媒体曝光,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防止和遏制“中央强调抓一下,强调过后放一下,出了问题紧一下,形势好了松一下”的一阵风现象。
三、落实“八项规定”基础上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作风是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个人品德和精神境界的具体体现,只有充分落实贯彻好“八项规定”,才能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长效机制,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是不断推进作风建设的基础。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落实贯彻“八项规定”,不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首先要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首先需要依靠教育来实现。要坚持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的基础上,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教育,推动作风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教育促进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完善制度、规范权力是不断推进作风建设的根本。
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是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地落实各项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和机关干部的行为,确保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成效。一方面,要对现有制度作分类梳理,进行适当调整和合并,剔除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的内容,做到各项制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使制度体系既科学有效,又便于遵循。另一方面,要注重解决制度内容冗杂、不简明的问题,解决原则性规定多、缺乏刚性和操作性等问题,在简明、管用上做文章。
(三)加强监督、形成合力是推进作风建设的保障。
“八项规定”体现了更加严明的纪律要求。落实“八项规定”,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八项规定”强调的是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但仅靠自觉是不够的,必须坚持自我约束与加强监督相结合,实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党务政务等多领域公开的制度,及时掌握干部作风新动态,及时发现新问题,及时推出新措施,将监督触角进一步延伸,最大限度的消除监督死角。
(四)强化考评、严格奖惩是推进作风建设的动力。
作风建设离不开严格考核评议,离不开严厉惩处。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一是建立定期评议制度。采用自评、网上评、群众评、社会评等方式,定期对干部作风进行考核评议,并及时予以通报。二是完善奖惩制度。以实绩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完善干部奖惩制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营造一种人人争相发扬优良作风的良好氛围。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制,严格依照有关规定,硬起手腕,勇于“亮剑”、“开刀”,敢于问责。
总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好作风的培育和形成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慢功夫,是一件水滴石穿的苦差事,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这种精神正是时下我们在落实八项规定的过程中需要大力提倡的。对那些可能出现反复的问题,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言必信、行必果,从而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打消干部群众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