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分析(swot分析)
(一)认识自我。
1、人格性质。
努力把事情办好,追求完美。做事理性稳重、勤奋工作,有责任感,有目标。喜欢思考研究问题,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精力充沛、热爱工作、生活乐观、对有兴趣的事很投入。喜欢朋友,对人热情、友善、有耐心,能够很好融入环境,擅于交际。
2、志向抱负。
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在于个人活得有多么精彩,而是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你朝气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并为之鼓舞振奋。在教育教学上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有效的做事风格感染学生,带动、帮助学生发展。
3、学历条件。
2009.1拿到山师教育系本科学历。学历不代表一个人的涵养,但是可以见证一个人的追求,如有条件,继续学习深造。终身勿忘“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
4、工作目的。
很欣赏一句话:“既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那就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如同你在游山玩水一样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工作的目的一方面养家糊口,一方面努力培养更多自信的、和谐的、对社会有用的生命体。积极向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或杰出或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学习靠拢。
5、有所成就动机。
不甘落后,希望尽可能多的实现个人价值。
(二)发展优势(strength)。
1、作为青年教师,学习磨炼机会多。乐于接受挑战带来的成长。生活压力小,能潜心教书,经常反思自我,确立学习奋斗的榜样。
2、在教育教学上接受新鲜理念能力强,能有判断的吸收,有选择的思考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
3、在教学实践中基本认识到一些教育教学规律,虽然认识不够深刻,但能明确个人教学发展的立足点。
4、与学生较有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所教班级学生大部分乐学语文,只是在方法上还有所欠缺。
5、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喜欢博览群书,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各种事物的感受力较好。努力形成良好的读书笔记习惯。
(三)发展劣势(weakness)。
1、对待不太有把握的事情通常经过周全的思考再行动,有时候会犹豫不果断,导致某些行事上效率一般。
2、在教学上发展比较被动,自主发展意识弱,不经常反思教学得失,教学设计不周到。
3、缺乏教育理论与方法指导,教学风格比较随意,忽略教学实践的价值。
4、对教材的把握不深入,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层次性认识不到位。教师会不会学,直接决定会不会教。在知识的整体把握上需给与学生清晰的学习方法,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5、与外界学习交流机会比较少,不能够集思广益。教科研能力弱。
(四)发展机会(opportunity)。
机会总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1、学校的学习氛围日趋浓厚,受到良好的环境感染,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发展。
2、积极参与各种公开课与教研活动。
3、当前,教师间各种交流渠道比较开放,资源共享,努力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智慧结晶。
(五)存在压力(threat)。
1、同年毕业的同行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与个人努力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比之下已经有所差异。面临这种危机感,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更应该提高生命质量。
2、工作两年,值得提炼的内容比较少,应当给自己留下一些成长足迹。
二、总体目标
规划周期:一年。
1、教育教学。
对中段语文知识有系统的认识,总结出中段语文学习规律,并有所归纳。
能独立设计两节成形的汇报课,有展示和反思。珍视日常教学,为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形成《中段习作库》,包括学生范文,习作素材,方法指导,学生习作体验等内容。
至少85%的学生乐于读书,有愉快的读书体验和良好的读书习惯,班级读书氛围浓厚。
每一位学生愿意写字,感受汉字书写乐趣。(很多学生不愿学语文,部分起因是汉字笔画复杂,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来完成。)。
2、德育。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文明知礼的学习行为习惯。
班主任团队乐于管理班级、乐于学习交流、乐于分享成果。
德育活动有序列、有深度、有创新。
3、科研。
提升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建立语言学习自信。对学困生有观察记录、提高策略、每学期一次效果分析。形成《学困生成长足迹》档案夹。
三、阶段性目标与实践研究
2009.8。
1、读书:名师提升学困生的针对教学《一个都不能落》、《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刘先平我的山野朋友系列《爱在山野》《呼啸大漠》《生育大迁徙》《盐湖探险》。完成8篇读书笔记+4篇博文+生活随想。
2、制定德育与语文教学。
3、思考并设计好《学困生成长足迹》档案夹。
2009.9——2010.1。
1、读书:《名师习作教学实录》、《平凡的世界》二三部、《中层领导务实管理细节全书》、拿破仑.希尔《生存习惯》。
2、建立《四年级习作文集》,收集学生文采,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方法,积累习作素材与语文学习体会。
3、积极上锻炼课,每月至少一节,及时反思,汲取宝贵建议。形成一节较高质量的汇报课。
4、做好学困生行为观察记录。用心观察中的现象,写成札记或论文。学期末对观察记录进行总结分析。
5、多听课,常分析教学思路,教研活动积极交流,每学期听课30节左右。
6、认真钻研教材,系统的把握。归纳四上知识系统纲要,总结四上语文学习规律方法。
7、坚持每日笔记。
2010.2——2010.7。
1、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我要做好孩子》《苏菲的世界》《儿童文学全集》叶圣陶。
2、积累、整理形成《四年级习作库》。
3、继续做好学困生观察记录,并对其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反思,学期末整理好《学困生成长足迹》档案夹。
4、积极上锻炼课,每月至少一节,及时反思,汲取宝贵建议。形成一节较高质量的汇报课。
5、多听课,常分析教学思路,教研活动积极交流,每学期听课30节左右。
6、认真钻研教材,系统的把握。归纳四下知识系统纲要,总结四下语文学习规律方法。
7、坚持每日笔记。
(一)认识自我。
1、人格性质。
努力把事情办好,追求完美。做事理性稳重、勤奋工作,有责任感,有目标。喜欢思考研究问题,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精力充沛、热爱工作、生活乐观、对有兴趣的事很投入。喜欢朋友,对人热情、友善、有耐心,能够很好融入环境,擅于交际。
2、志向抱负。
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在于个人活得有多么精彩,而是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你朝气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并为之鼓舞振奋。在教育教学上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有效的做事风格感染学生,带动、帮助学生发展。
3、学历条件。
2009.1拿到山师教育系本科学历。学历不代表一个人的涵养,但是可以见证一个人的追求,如有条件,继续学习深造。终身勿忘“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
4、工作目的。
很欣赏一句话:“既然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那就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如同你在游山玩水一样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工作的目的一方面养家糊口,一方面努力培养更多自信的、和谐的、对社会有用的生命体。积极向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或杰出或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学习靠拢。
5、有所成就动机。
不甘落后,希望尽可能多的实现个人价值。
(二)发展优势(strength)。
1、作为青年教师,学习磨炼机会多。乐于接受挑战带来的成长。生活压力小,能潜心教书,经常反思自我,确立学习奋斗的榜样。
2、在教育教学上接受新鲜理念能力强,能有判断的吸收,有选择的思考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中。
3、在教学实践中基本认识到一些教育教学规律,虽然认识不够深刻,但能明确个人教学发展的立足点。
4、与学生较有亲和力,“亲其师,信其道”,所教班级学生大部分乐学语文,只是在方法上还有所欠缺。
5、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喜欢博览群书,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各种事物的感受力较好。努力形成良好的读书笔记习惯。
(三)发展劣势(weakness)。
1、对待不太有把握的事情通常经过周全的思考再行动,有时候会犹豫不果断,导致某些行事上效率一般。
2、在教学上发展比较被动,自主发展意识弱,不经常反思教学得失,教学设计不周到。
3、缺乏教育理论与方法指导,教学风格比较随意,忽略教学实践的价值。
4、对教材的把握不深入,知识之间的系统性层次性认识不到位。教师会不会学,直接决定会不会教。在知识的整体把握上需给与学生清晰的学习方法,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5、与外界学习交流机会比较少,不能够集思广益。教科研能力弱。
(四)发展机会(opportunity)。
机会总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1、学校的学习氛围日趋浓厚,受到良好的环境感染,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发展。
2、积极参与各种公开课与教研活动。
3、当前,教师间各种交流渠道比较开放,资源共享,努力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智慧结晶。
(五)存在压力(threat)。
1、同年毕业的同行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与个人努力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比之下已经有所差异。面临这种危机感,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更应该提高生命质量。
2、工作两年,值得提炼的内容比较少,应当给自己留下一些成长足迹。
二、总体目标
规划周期:一年。
1、教育教学。
对中段语文知识有系统的认识,总结出中段语文学习规律,并有所归纳。
能独立设计两节成形的汇报课,有展示和反思。珍视日常教学,为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形成《中段习作库》,包括学生范文,习作素材,方法指导,学生习作体验等内容。
至少85%的学生乐于读书,有愉快的读书体验和良好的读书习惯,班级读书氛围浓厚。
每一位学生愿意写字,感受汉字书写乐趣。(很多学生不愿学语文,部分起因是汉字笔画复杂,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来完成。)。
2、德育。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形成文明知礼的学习行为习惯。
班主任团队乐于管理班级、乐于学习交流、乐于分享成果。
德育活动有序列、有深度、有创新。
3、科研。
提升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建立语言学习自信。对学困生有观察记录、提高策略、每学期一次效果分析。形成《学困生成长足迹》档案夹。
三、阶段性目标与实践研究
2009.8。
1、读书:名师提升学困生的针对教学《一个都不能落》、《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刘先平我的山野朋友系列《爱在山野》《呼啸大漠》《生育大迁徙》《盐湖探险》。完成8篇读书笔记+4篇博文+生活随想。
2、制定德育与语文教学。
3、思考并设计好《学困生成长足迹》档案夹。
2009.9——2010.1。
1、读书:《名师习作教学实录》、《平凡的世界》二三部、《中层领导务实管理细节全书》、拿破仑.希尔《生存习惯》。
2、建立《四年级习作文集》,收集学生文采,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方法,积累习作素材与语文学习体会。
3、积极上锻炼课,每月至少一节,及时反思,汲取宝贵建议。形成一节较高质量的汇报课。
4、做好学困生行为观察记录。用心观察中的现象,写成札记或论文。学期末对观察记录进行总结分析。
5、多听课,常分析教学思路,教研活动积极交流,每学期听课30节左右。
6、认真钻研教材,系统的把握。归纳四上知识系统纲要,总结四上语文学习规律方法。
7、坚持每日笔记。
2010.2——2010.7。
1、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我要做好孩子》《苏菲的世界》《儿童文学全集》叶圣陶。
2、积累、整理形成《四年级习作库》。
3、继续做好学困生观察记录,并对其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反思,学期末整理好《学困生成长足迹》档案夹。
4、积极上锻炼课,每月至少一节,及时反思,汲取宝贵建议。形成一节较高质量的汇报课。
5、多听课,常分析教学思路,教研活动积极交流,每学期听课30节左右。
6、认真钻研教材,系统的把握。归纳四下知识系统纲要,总结四下语文学习规律方法。
7、坚持每日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