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布局,打造特色课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课程设置求“专”。在主体班次专门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单元,完善形成1个半月乡镇党委书记班10讲、3个月进修班18讲、4个半月中青班24讲课程体系。采取“总—分—特”逻辑框架,“总”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将“8个明确”和“14个坚持”有机融合,“特”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点内容。举办“习近平总书记成长之路系列报告”。打造推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微课30讲》。
教材建设求“质”。与复旦大学联合,选编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立场观点方法的经典论述、篇目,编辑出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选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选编》等教材。与省委政策研究室联合,编写《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类编印《习近平关于创新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等学习参考资料。
教学改革求“深”。实行择优竞课机制,坚持“凡课必竞、质量至上”原则,优中选优确定主体班次课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将“用学术讲政治”要求分值占比提高到60%。创新学员学习指导机制,落实导师跟班制、课题研究导师制、“三带来”问题研究导师制、经典著作研读导师制,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组织开展“用学术讲政治”示范课评选活动,从17门参评课程中通过竞课方式产生优秀课6门,再评选出示范课3门。设立首批8个教研专项工作室。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师资培训班。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课程比重超过30%。
实践锻炼求“实”。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山东特色、符合党员干部需要的现场教学点。在西校区打造“四五”烈士党性教育基地。分别与省法院、省地震局、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建设法治共享教学实践基地、省防震减灾园区等现场教学和实训演练基地。建立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青岛国际院士港、费县“三同”教育、平邑党性教育等现场教学基地。依托校园网全媒体资源云平台,开办“网上党校”“种金顶学术云讲堂”。开展“学习之路”主题教育,组织学员到梁家河、正定、宁德、浙江等地进行现场教学。
课程设置求“专”。在主体班次专门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单元,完善形成1个半月乡镇党委书记班10讲、3个月进修班18讲、4个半月中青班24讲课程体系。采取“总—分—特”逻辑框架,“总”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分”将“8个明确”和“14个坚持”有机融合,“特”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点内容。举办“习近平总书记成长之路系列报告”。打造推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微课30讲》。
教材建设求“质”。与复旦大学联合,选编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立场观点方法的经典论述、篇目,编辑出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选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篇目选编》等教材。与省委政策研究室联合,编写《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类编印《习近平关于创新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等学习参考资料。
教学改革求“深”。实行择优竞课机制,坚持“凡课必竞、质量至上”原则,优中选优确定主体班次课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将“用学术讲政治”要求分值占比提高到60%。创新学员学习指导机制,落实导师跟班制、课题研究导师制、“三带来”问题研究导师制、经典著作研读导师制,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组织开展“用学术讲政治”示范课评选活动,从17门参评课程中通过竞课方式产生优秀课6门,再评选出示范课3门。设立首批8个教研专项工作室。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师资培训班。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课程比重超过30%。
实践锻炼求“实”。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开发建设一批具有山东特色、符合党员干部需要的现场教学点。在西校区打造“四五”烈士党性教育基地。分别与省法院、省地震局、大唐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建设法治共享教学实践基地、省防震减灾园区等现场教学和实训演练基地。建立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青岛国际院士港、费县“三同”教育、平邑党性教育等现场教学基地。依托校园网全媒体资源云平台,开办“网上党校”“种金顶学术云讲堂”。开展“学习之路”主题教育,组织学员到梁家河、正定、宁德、浙江等地进行现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