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杂志。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刊物之一,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央机关刊物之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在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新青年》编辑部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新青年》11年的历程中,虽然存在着缺点,但它始终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用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影响和培养了五四时期整整一代的革命者,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联合贫苦农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举行的一次武装革命。因其发生在1917年俄历10月,故名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即无产阶级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推翻剥削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开始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从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从1919年初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的世界问题。中国政府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提出了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4月下旬,巴黎和会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这个消息在中国人民中、首先是在知识界和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慨。5月4日,北京13所大学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集合,示威游行,主张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示威群众32人。5月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6月3日、4日,北京学生讲演团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演讲,北洋军阀政府再次派出军警、马队进行镇压,逮捕大批爱国学生,更加激起全国各界的义愤。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加入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参加罢工的产业工人有六、七万人。上海商人举行罢市。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工人,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的唐山工人相继罢工。汉口、长沙、芜湖、南京、济南等地都有工人罢工。旅法华工也参加了拒签和约的斗争。对于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斗争的迅猛发展,帝国主义者和军阀政府感到恐慌。北洋军阀政府在6月间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的职务。6月28日,在全国各界群众和旅法华工、留学生及华侨的强大斗争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强大的力量,他们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刊物之一,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央机关刊物之一。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在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新青年》编辑部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新青年》11年的历程中,虽然存在着缺点,但它始终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用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影响和培养了五四时期整整一代的革命者,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联合贫苦农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举行的一次武装革命。因其发生在1917年俄历10月,故名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即无产阶级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推翻剥削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开始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从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活动。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从1919年初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的世界问题。中国政府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提出了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4月下旬,巴黎和会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这个消息在中国人民中、首先是在知识界和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慨。5月4日,北京13所大学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集合,示威游行,主张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示威群众32人。5月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6月3日、4日,北京学生讲演团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演讲,北洋军阀政府再次派出军警、马队进行镇压,逮捕大批爱国学生,更加激起全国各界的义愤。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加入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参加罢工的产业工人有六、七万人。上海商人举行罢市。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工人,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的唐山工人相继罢工。汉口、长沙、芜湖、南京、济南等地都有工人罢工。旅法华工也参加了拒签和约的斗争。对于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斗争的迅猛发展,帝国主义者和军阀政府感到恐慌。北洋军阀政府在6月间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的职务。6月28日,在全国各界群众和旅法华工、留学生及华侨的强大斗争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等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强大的力量,他们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