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各基层党支部任期均已届满。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党委决定:从现在起,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各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并对原有的机构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为保证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紧密结合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支部调整和换届改选,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实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促进我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组织设置调整
(一)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将原有的六个党支部调整为七个党支部。即:将原机关党支部撤建为两个,即机关一支部和机关二支部。其中,机关一支部组成单位分别是:校工会、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监察审计处、总务处、保卫处;机关二支部组成单位分别是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招就处、师训处、实验中心、图书馆。
(二)更换原各党支部名称。各系部的党支部,按现行的系部名称进行更换。
(三)调整后的各支部名称分别为:机关一支部;机关二支部;小学教育系支部;商贸与电子信息系支部;旅游与公共管理系支部;艺术与设计系支部;学前教育系支部。
(四)调整部分党员的支部归属。校党委成员分别编入机关一支部和机关二支部;离退休党员原则上按退休时所在岗位,分别编入各机关支部与系部支部。
三、党支部委员会候选人的条件
1、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坚定政治信念;
2、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奉献精神,工作勤奋,率先垂范;
3、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实事求是,具有较高的群众威信;
4、有较强的协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廉洁奉公,敢于负责;
5、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工作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出色。
四、换届选举程序
1、召开支委会,研究换届选举有关事宜,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召开党员大会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及委员职数(一般3名,不超过5名),并向校党委书面呈报请示。
2、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进行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义务等的宣传教育;支委进行述职。
3、召开支委会,讨论本届支部的工作报告;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并书面报校党委审批。
4、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并组织讨论;将经校党委批准的支委候选人名单提交大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
5、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主要程序有:
(1)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2)宣布正式候选人名单。
(3)投票选举出支部委员(必须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
(4)宣布当选人名单。
6、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委员会书记等组成人员;进行支委分工;讨论制定新一届任期目标责任制,提出组织建设意见。
7、支部委员会向校党委书面报送选举结果,并做好本次换届选举的和资料归档工作。
五、换届选举时间与阶段安排
各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11月中旬~11月底)。
主要任务是:
1、召开支委会研究换届选举的筹备事宜,并通知全体党员。
2、起草支部委员会,支委会认真讨论修改,并对下届支部班子提出建议。
3、确定支部委员会名额。
4、确定候选人建议人选。
5、向校党委请示汇报。内容包括:支部;支部职数和候选人名单;召开选举大会时间地点等,经校党委同意后,即可召开选举大会。
6、做好召开大会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党员的宣传教育;确定大会议程;制定选举办法;印制选票(按处统一提供的选票模板印制);准备投票箱;安排布置会场等。
(二)选举阶段(12月1日~12月5日)。
主要任务是: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校党委视情派人参加会议。选举大会原则上由上届委员会(书记)主持;新批准的支部由支委会筹备组主持。
(有关办法与规则另行下发)。
(三)总结阶段(12月6日~12月10日)。
各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束后,要认真总结选举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好所有资料汇总、归档和与上届班子的交衔接工作。所有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总结连同支委分工情况一并报党委处。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基层党支部的调整和换届选举工作,是我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领导和指导责任,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紧抓好。因学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在党支部调整和换届选举前,各党支部要认真梳理本支部党员组织关系,涉及校内组织关系转入转出的,务必提前完成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2、规范程序,严明纪律。各基层党支部要认真组织学习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程序和规定,严格按照党章和校的要求实施。要严明工作纪律,严守换届程序,严格时间要求,严把报批手续,严保选举合法有效。各基层支部要在党员中开展一次增强党性和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明确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使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支部换届调整工作中,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优化结构,选优配强。各基层党支部要以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优化支部班子结构,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和委员。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热爱党务、师生信任、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进入支部委员会,着力增强支部成员服务事业发展、服务师生群众的能力。
4、抓住契机,推动党建。要把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与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次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提高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以进一步推进我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紧密结合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支部调整和换届改选,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全面实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促进我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组织设置调整
(一)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将原有的六个党支部调整为七个党支部。即:将原机关党支部撤建为两个,即机关一支部和机关二支部。其中,机关一支部组成单位分别是:校工会、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监察审计处、总务处、保卫处;机关二支部组成单位分别是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招就处、师训处、实验中心、图书馆。
(二)更换原各党支部名称。各系部的党支部,按现行的系部名称进行更换。
(三)调整后的各支部名称分别为:机关一支部;机关二支部;小学教育系支部;商贸与电子信息系支部;旅游与公共管理系支部;艺术与设计系支部;学前教育系支部。
(四)调整部分党员的支部归属。校党委成员分别编入机关一支部和机关二支部;离退休党员原则上按退休时所在岗位,分别编入各机关支部与系部支部。
三、党支部委员会候选人的条件
1、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坚定政治信念;
2、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奉献精神,工作勤奋,率先垂范;
3、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实事求是,具有较高的群众威信;
4、有较强的协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廉洁奉公,敢于负责;
5、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工作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出色。
四、换届选举程序
1、召开支委会,研究换届选举有关事宜,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召开党员大会时间、指导思想、主要议程及委员职数(一般3名,不超过5名),并向校党委书面呈报请示。
2、召开党员大会,对党员进行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权利义务等的宣传教育;支委进行述职。
3、召开支委会,讨论本届支部的工作报告;组织酝酿、推荐下届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并书面报校党委审批。
4、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并组织讨论;将经校党委批准的支委候选人名单提交大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
5、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主要程序有:
(1)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2)宣布正式候选人名单。
(3)投票选举出支部委员(必须实行差额选举;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20%)。
(4)宣布当选人名单。
6、召开第一次支委会,选举委员会书记等组成人员;进行支委分工;讨论制定新一届任期目标责任制,提出组织建设意见。
7、支部委员会向校党委书面报送选举结果,并做好本次换届选举的和资料归档工作。
五、换届选举时间与阶段安排
各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11月中旬~11月底)。
主要任务是:
1、召开支委会研究换届选举的筹备事宜,并通知全体党员。
2、起草支部委员会,支委会认真讨论修改,并对下届支部班子提出建议。
3、确定支部委员会名额。
4、确定候选人建议人选。
5、向校党委请示汇报。内容包括:支部;支部职数和候选人名单;召开选举大会时间地点等,经校党委同意后,即可召开选举大会。
6、做好召开大会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党员的宣传教育;确定大会议程;制定选举办法;印制选票(按处统一提供的选票模板印制);准备投票箱;安排布置会场等。
(二)选举阶段(12月1日~12月5日)。
主要任务是: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校党委视情派人参加会议。选举大会原则上由上届委员会(书记)主持;新批准的支部由支委会筹备组主持。
(有关办法与规则另行下发)。
(三)总结阶段(12月6日~12月10日)。
各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束后,要认真总结选举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好所有资料汇总、归档和与上届班子的交衔接工作。所有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总结连同支委分工情况一并报党委处。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基层党支部的调整和换届选举工作,是我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领导和指导责任,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紧抓好。因学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在党支部调整和换届选举前,各党支部要认真梳理本支部党员组织关系,涉及校内组织关系转入转出的,务必提前完成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2、规范程序,严明纪律。各基层党支部要认真组织学习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程序和规定,严格按照党章和校的要求实施。要严明工作纪律,严守换届程序,严格时间要求,严把报批手续,严保选举合法有效。各基层支部要在党员中开展一次增强党性和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明确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使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支部换届调整工作中,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优化结构,选优配强。各基层党支部要以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优化支部班子结构,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和委员。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热爱党务、师生信任、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进入支部委员会,着力增强支部成员服务事业发展、服务师生群众的能力。
4、抓住契机,推动党建。要把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与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这次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提高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以进一步推进我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