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部署要求,大力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同时推动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河洛文化圈”,由河南省作家协会、洛阳市文联、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中共孟津县委宣传部、洛阳市作家协会、洛阳晚报、中国银行洛阳分行联手举办的“行走黄河”大型采风活动,于9月11日下午在孟津正式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中共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乔叶,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辑编李勇,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赵克红分别进行了致辞。
除以上领导外,中国铁路作协主席王雄,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杨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学与出版管理部主任、编审杨志学,《星星》诗刊副主编干海兵,河南文艺出版社原社长、河南散文诗学会会长王幅明,河南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单占生,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原站长刘先琴,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韩达,《人民铁道》报社原副社长樊小虎,《中国铁路文艺》执行主编杨天祥,《山东文学》编辑杜立明,河南省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大河诗刊社社长兼主编高旭旺,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吴元成,河南诗歌创作研究会会长、《河南诗人》主编杨炳麟,《河南工人日报》副总编辑、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李霞,《河南工人日报》副刊部主任奚同发,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勇,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朱欣英,市作协副主席王小朋、董进奎、王群芳、吴文奇、曲焕平、余子愚,市作协秘书长张松焕,市作协副秘书长李国英、赵向颖、唐益舟、赵希斌、岳令团等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参加了启动仪式。
开展文学讲座,让思想互为碰撞,也是本次采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9月11、12日晚上,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乔叶,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杨鸥,河南文艺出版社原社长、河南散文诗学会会长王幅明和《山东文学》编辑杜立明等,分别就小说创作、散文写作、散文诗的发展、散文和诗歌的写作等课题进行了解读。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洛河而知华夏。作为“行走黄河”大型采风活动的首站,孟津素有“河图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黄河明珠”之美誉,境内黄河河岸线59公里,史称百里孟津河。孟津夏为孟涂氏封国,因扼据黄河要津而得名,在洛阳建都的13个王朝中,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6个朝代在此建都,这里不仅历史文化厚重,更有“万里黄河孟津蓝”的壮丽奇观。
两天时间里,作家们深入孟津县城市会客厅、马岭村、卫坡古村落、南石山唐三彩小镇、平乐牡丹画产业园区、“十里香”“洋丰”生态农业园区、王铎故居、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沿黄河绿道行走黄河等地,考察调研孟津城市规划、基层治理、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从文人视角感受孟津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此次采风活动必将进一步繁荣洛阳的文学事业,推出一批讲述“黄河故事”、弘扬河洛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在启动仪式上,中共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乔叶,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辑编李勇,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赵克红分别进行了致辞。
除以上领导外,中国铁路作协主席王雄,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杨鸥,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文学与出版管理部主任、编审杨志学,《星星》诗刊副主编干海兵,河南文艺出版社原社长、河南散文诗学会会长王幅明,河南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单占生,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光明日报河南记者站原站长刘先琴,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省诗歌学会会长张鲜明,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韩达,《人民铁道》报社原副社长樊小虎,《中国铁路文艺》执行主编杨天祥,《山东文学》编辑杜立明,河南省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大河诗刊社社长兼主编高旭旺,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吴元成,河南诗歌创作研究会会长、《河南诗人》主编杨炳麟,《河南工人日报》副总编辑、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李霞,《河南工人日报》副刊部主任奚同发,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勇,洛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朱欣英,市作协副主席王小朋、董进奎、王群芳、吴文奇、曲焕平、余子愚,市作协秘书长张松焕,市作协副秘书长李国英、赵向颖、唐益舟、赵希斌、岳令团等5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参加了启动仪式。
开展文学讲座,让思想互为碰撞,也是本次采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9月11、12日晚上,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乔叶,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杨鸥,河南文艺出版社原社长、河南散文诗学会会长王幅明和《山东文学》编辑杜立明等,分别就小说创作、散文写作、散文诗的发展、散文和诗歌的写作等课题进行了解读。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洛河而知华夏。作为“行走黄河”大型采风活动的首站,孟津素有“河图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黄河明珠”之美誉,境内黄河河岸线59公里,史称百里孟津河。孟津夏为孟涂氏封国,因扼据黄河要津而得名,在洛阳建都的13个王朝中,先后有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6个朝代在此建都,这里不仅历史文化厚重,更有“万里黄河孟津蓝”的壮丽奇观。
两天时间里,作家们深入孟津县城市会客厅、马岭村、卫坡古村落、南石山唐三彩小镇、平乐牡丹画产业园区、“十里香”“洋丰”生态农业园区、王铎故居、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沿黄河绿道行走黄河等地,考察调研孟津城市规划、基层治理、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乡村振兴、文化产业发展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从文人视角感受孟津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今年河洛文化旅游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此次采风活动必将进一步繁荣洛阳的文学事业,推出一批讲述“黄河故事”、弘扬河洛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