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快立秋了,天气还是闷热的可以。唯一觉察到变化的,就是早上凉爽了些,白天的大太阳更加炙热地烧烤着大地。绝少有风,就那么热辣辣地发散它的热情,不管你接不接受。
所有的绿色好像更浓了,变成了苍翠。娇嫩的花儿在春天开过后,有些结成了小果子,羞答答地藏匿在繁枝密叶间。偶有一片叶子坠落下来,显示着节令的变化。这时候的变化还是不明显的,处在夏秋交界点上,用一如既往的闷热来延续未过完的夏。
木槿已开,这种花期较长的花儿,不知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开放的,然后静静地陪伴你,用冷紫色带来了视觉上的凉爽。还有道路两旁的紫薇花,一丛丛花团锦簇,点缀在枝头。那么灿烂明媚的姿态,竟让人有种春光倒流的感觉。可是,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是热闹?对,春天的花开时,总是惹得游人流连忘返,花儿们也开得更加活泼灿烂些。就像刚刚走出闺阁的少女,新奇又充满活力,用傲娇的小姿态撩拨着人们的眼神。然而这些秋天的花儿呢?是因为少了游人的观赏,还是它本来就是安静的?紫薇,木槿,光听名字就是沉静的,这么文艺范儿的花儿注定不会有桃红梨白的妖娆。它们长在庭院里,就是末夏炎热里的一丝清凉;长在旁,就自成一个安静的小世界,开的多灿烂也跟车水马龙不沾边,耀人眼,不惑人心?
又或者,这些推断只是个人的自说自话,花儿始终有它自己的秉性,不为外人知。想:春天刚从严冬里苏醒,人们是多么渴盼着有种温度从心里蔓延。这温度,是从踏青时惊现的草芽开始升起的,直到遇到了河岸的柳丝、枝头的花骨朵,一路升温蔓延成火。所以,春花耀目迷心,很容易点燃人们的激情。夏季心烦气躁,多明艳的花也引不起人们多大兴趣了。所以这开在夏秋交界的花儿,就那么静默地开成淡然诗意。想来这大自然也是有情绪的,春有明媚夏有激情,到了秋天又演变成落叶的悲伤,一直蔓延到冬的荒芜。
大自然和人何其相似!新奇带来的激情,激情过后的平淡,平淡引发的感悟和成长。在秋天,我总是会莫名悲伤,感叹时光的流逝。玉米在开花结穗,清甜气息总是在某个路段让人如痴如醉,轻易迷失。我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好像总是弥漫在一片玉米清甜的梦里,什么也抓不到,只能用心来触摸。碰一下,会轻微的疼和甜,然后,用微笑来麻醉回忆,时光不再来?
可是,秋蝉还在高声嘶鸣,在唱最后的离别歌。这么卖命的演唱,惹得人们更加心烦气躁。或许,该有一场秋雨来浇灭激情了吧。落叶也会配合地友情演出,那时,场景将变得无比萧瑟。只有花儿,静默地堕入泥土,准备来年又一轮枝头的灿烂。
不如,多闻一闻瓜果的清香吧!无论多美或多丑的花儿,多苦涩或甜蜜的风雨,都会催结出甜美的果儿,挂在各自沧桑的枝头。
所有的绿色好像更浓了,变成了苍翠。娇嫩的花儿在春天开过后,有些结成了小果子,羞答答地藏匿在繁枝密叶间。偶有一片叶子坠落下来,显示着节令的变化。这时候的变化还是不明显的,处在夏秋交界点上,用一如既往的闷热来延续未过完的夏。
木槿已开,这种花期较长的花儿,不知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开放的,然后静静地陪伴你,用冷紫色带来了视觉上的凉爽。还有道路两旁的紫薇花,一丛丛花团锦簇,点缀在枝头。那么灿烂明媚的姿态,竟让人有种春光倒流的感觉。可是,又觉得少了点什么。是热闹?对,春天的花开时,总是惹得游人流连忘返,花儿们也开得更加活泼灿烂些。就像刚刚走出闺阁的少女,新奇又充满活力,用傲娇的小姿态撩拨着人们的眼神。然而这些秋天的花儿呢?是因为少了游人的观赏,还是它本来就是安静的?紫薇,木槿,光听名字就是沉静的,这么文艺范儿的花儿注定不会有桃红梨白的妖娆。它们长在庭院里,就是末夏炎热里的一丝清凉;长在旁,就自成一个安静的小世界,开的多灿烂也跟车水马龙不沾边,耀人眼,不惑人心?
又或者,这些推断只是个人的自说自话,花儿始终有它自己的秉性,不为外人知。想:春天刚从严冬里苏醒,人们是多么渴盼着有种温度从心里蔓延。这温度,是从踏青时惊现的草芽开始升起的,直到遇到了河岸的柳丝、枝头的花骨朵,一路升温蔓延成火。所以,春花耀目迷心,很容易点燃人们的激情。夏季心烦气躁,多明艳的花也引不起人们多大兴趣了。所以这开在夏秋交界的花儿,就那么静默地开成淡然诗意。想来这大自然也是有情绪的,春有明媚夏有激情,到了秋天又演变成落叶的悲伤,一直蔓延到冬的荒芜。
大自然和人何其相似!新奇带来的激情,激情过后的平淡,平淡引发的感悟和成长。在秋天,我总是会莫名悲伤,感叹时光的流逝。玉米在开花结穗,清甜气息总是在某个路段让人如痴如醉,轻易迷失。我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好像总是弥漫在一片玉米清甜的梦里,什么也抓不到,只能用心来触摸。碰一下,会轻微的疼和甜,然后,用微笑来麻醉回忆,时光不再来?
可是,秋蝉还在高声嘶鸣,在唱最后的离别歌。这么卖命的演唱,惹得人们更加心烦气躁。或许,该有一场秋雨来浇灭激情了吧。落叶也会配合地友情演出,那时,场景将变得无比萧瑟。只有花儿,静默地堕入泥土,准备来年又一轮枝头的灿烂。
不如,多闻一闻瓜果的清香吧!无论多美或多丑的花儿,多苦涩或甜蜜的风雨,都会催结出甜美的果儿,挂在各自沧桑的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