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镇政府(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预计今年夏季影响我市的台风为2~3个,接近常年。应急管理部就今年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强度、路径向有关省份发出预警,对台风防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今年台风防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切实做好台风防御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4号)的精神,就做好我市今年台风防御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命至上,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台风防御工作提早安排部署,坚决把工作做到位,以防情况不熟、经验不足、匆忙上阵、应对不力。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充分认识台风防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各区镇场要加强统筹协调,在当地、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救灾有关协调作用。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电力、市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落实责任,宁可抓重、不可抓漏。要把相关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责任人,确保思想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
二要加强预案演练,做好应急准备。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历年防抗台风的工作经验,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切实加大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的投入,抓好预案细化修订、避难场所准备、救灾物资储备、救援力量整合和演习演练,做到严阵以待、有备无患。台风防御应急预案要做到应急指挥机构健全、岗位职贵明确、应急处置规范、应急保障到位,使预案执行单位、部门、人员熟知职责和程序,为应对台风赢得时间。要对群众疏散路线、转移地点、生活安置等做出详尽安排,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要有周全保护措施。要丰富储备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做好协议储备和实物储备,规范完善应急采购机制,加强与本地等部门的协调,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紧急调度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灾害一旦发生,物资能及时运抵受灾救灾地点,保障安全供应。
三要加强隐患排查,突出重点防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明确防御重点,对高空构筑物、户外广告牌、工矿企业等开展拉网式检查,提前进行加固或拆除,绿化树木及时修剪,消除安全隐患。相关单位要落实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措施,及早筛查易发生内涝的城市积水点,加强对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和下沉式通道、地下空间、排水管网和排涝泵站等设施的安全检查,细化安全管制措施,保障台风影响期间城市正常运行。水利、沿江沿海区镇场,要推动开展江海堤防岸线工程巡查、水毁工程修复等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不留死角。
四要加强预警研判,提前避险转移。台风生成后,应急管理会同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监视风情、雨情、水情变化,提高台风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滚动开展研判会商,分类关注海上、近海、沿江沿海及内陆地区险情,特别要关注台风引发的暴雨、风暴潮等灾害链风险,加强风险预判,为人员转移避险留出更多提前量。要畅通电视、广播、短信、微信、微博和大喇叭等各种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要切实落实渔船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和近海养殖人员上岸避险等工作;做好低洼易涝区、旅游景区、施工场所、危房校舍、简易工棚、福利机构等重点区域人员转移安置工作。人员转移避险要坚决果断,宁可十防九空,绝不可心存侥幸、失防万一,要强化群众的动员组织,该撤离的坚决撤离,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要加强人员转移后的安全管理,在灾害造成的危险区域、危险地段和危险房屋等设置明显标志,安排专人值守,坚决杜绝受灾群众因擅自返回而发生伤亡。
五要加强应急抢险,妥善安排生活。加强应急值守,第一时间掌握报送灾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派出工作组赶赴一线指导救援救灾。要预置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开展抢险救援,充分发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形成整体作战的拳头力量,最大限度减少因灾伤亡和财产损失。遇重特大台风灾害,要适时视情停工、停业、停课、停产、停运、停市等。要加大查险排险力度,关键时刻加派人手、加密频次,险工险段、重要部位要重点安排,该避则避,宜抢则抢,确保人员安全。要及时下拨中央和地方资金,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确保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预计今年夏季影响我市的台风为2~3个,接近常年。应急管理部就今年夏季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强度、路径向有关省份发出预警,对台风防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有力有序有效做好今年台风防御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应急管理部关于切实做好台风防御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4号)的精神,就做好我市今年台风防御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命至上,始终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台风防御工作提早安排部署,坚决把工作做到位,以防情况不熟、经验不足、匆忙上阵、应对不力。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充分认识台风防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各区镇场要加强统筹协调,在当地、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救灾有关协调作用。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电力、市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落实责任,宁可抓重、不可抓漏。要把相关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责任人,确保思想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措施到位。
二要加强预案演练,做好应急准备。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历年防抗台风的工作经验,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切实加大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的投入,抓好预案细化修订、避难场所准备、救灾物资储备、救援力量整合和演习演练,做到严阵以待、有备无患。台风防御应急预案要做到应急指挥机构健全、岗位职贵明确、应急处置规范、应急保障到位,使预案执行单位、部门、人员熟知职责和程序,为应对台风赢得时间。要对群众疏散路线、转移地点、生活安置等做出详尽安排,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要有周全保护措施。要丰富储备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做好协议储备和实物储备,规范完善应急采购机制,加强与本地等部门的协调,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紧急调度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灾害一旦发生,物资能及时运抵受灾救灾地点,保障安全供应。
三要加强隐患排查,突出重点防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明确防御重点,对高空构筑物、户外广告牌、工矿企业等开展拉网式检查,提前进行加固或拆除,绿化树木及时修剪,消除安全隐患。相关单位要落实城市防洪排涝应急措施,及早筛查易发生内涝的城市积水点,加强对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和下沉式通道、地下空间、排水管网和排涝泵站等设施的安全检查,细化安全管制措施,保障台风影响期间城市正常运行。水利、沿江沿海区镇场,要推动开展江海堤防岸线工程巡查、水毁工程修复等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不留死角。
四要加强预警研判,提前避险转移。台风生成后,应急管理会同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监视风情、雨情、水情变化,提高台风预报精准度、延长预见期,滚动开展研判会商,分类关注海上、近海、沿江沿海及内陆地区险情,特别要关注台风引发的暴雨、风暴潮等灾害链风险,加强风险预判,为人员转移避险留出更多提前量。要畅通电视、广播、短信、微信、微博和大喇叭等各种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村到户到人。要切实落实渔船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和近海养殖人员上岸避险等工作;做好低洼易涝区、旅游景区、施工场所、危房校舍、简易工棚、福利机构等重点区域人员转移安置工作。人员转移避险要坚决果断,宁可十防九空,绝不可心存侥幸、失防万一,要强化群众的动员组织,该撤离的坚决撤离,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要加强人员转移后的安全管理,在灾害造成的危险区域、危险地段和危险房屋等设置明显标志,安排专人值守,坚决杜绝受灾群众因擅自返回而发生伤亡。
五要加强应急抢险,妥善安排生活。加强应急值守,第一时间掌握报送灾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派出工作组赶赴一线指导救援救灾。要预置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开展抢险救援,充分发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形成整体作战的拳头力量,最大限度减少因灾伤亡和财产损失。遇重特大台风灾害,要适时视情停工、停业、停课、停产、停运、停市等。要加大查险排险力度,关键时刻加派人手、加密频次,险工险段、重要部位要重点安排,该避则避,宜抢则抢,确保人员安全。要及时下拨中央和地方资金,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确保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