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那就是“一把手”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说一不二。虽说要充分发扬民主,但一把手领导拍板做出的决定,其他任何人不允许反驳。就算是非体制的人,通过了解纪委的通报也会发现,一般单位的“一把手”都有一个典型特点:嚣张跋扈、说一不二,喜欢搞一言堂,结果就是滥用“一把手”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最终酿成“一把手”变成“一霸手”的丑闻。
先看一下每位领导干部的提拔晋升之路。每个领导干部都是从单位最底层爬上来的,也都曾经历过被人吆五喝六、对人低三下四点头哈腰的阶段。在长期的工作积累和官场的历练下,终于成长为科室负责人。但这个时候依然算是寄人篱下,上有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同志管控,在经过几年的苦干最终成为副职。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局长之下其他所有人之上,但是仍然要收敛锋芒,毕竟上面依然有人管着。在奋斗几年后,可能就要接任单位“一把手”。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是“万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一下子腰杆就硬。按照惯例,成为“一把手”后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从以前的唯唯诺诺瞬间变得趾高气昂,“一把手”顺理成章变成了“一霸手”。深入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一把手”缺少相应的权力制约。虽说现在都有党组或者办公会来集体讨论重大事项,但最终拍板的权力依旧在一把手。一把手说东没有任何人敢说西。再加上一把手的位置给人带来底气,在单位内就可以说一不二,导致现在一把手的权力越来越大。隐喻道我国古代的皇权制度也可以窥知一二,皇帝都将对皇权的监督者视为异己,更有甚至直接废除。
二、其他领导干部给“惯出来”的。相信任何一个体制内的人员对于自己的领导都是毕恭毕敬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当上了领导,是不是也希望你的下属对你言听计从。下属希望领导能给你提拔,领导希望下属可以听话,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时间久了一把手的脾气也就被越惯越大了。
三、组织部门对“一把手”偏爱有加。一把手是由组织任命的,如果单位一把手上位后表现出一些问题,组织部门也不会轻易的否认,很容易理解,谁会轻易推翻自己的决定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组织部门的这种做法说好听点叫“包容”,说直白点就是“捂被子”的行为直接助长了一把手嚣张的气焰。
四、长期为人所用,今朝猴子已成山大王。在没有成为单位领导前,必然经历过很多被人难为的事情,弄不巧还被人使过绊子甚至穿过小鞋。忍了这么多年,下意识的会对过往的不公平进行找补。虽说这么做领导的格局不是很大,但是一个单位换帅后,首先要进行人事调整一般都是出于这个目的。
五、“一把手”对单位事务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从目前的体制来看,虽然将单位事务分给分管领导负责,但最终能拍板的还是“一把手”。而且一把手会直接负责单位人事、财务等工作,牢牢把握住人事大权和财政大权。另外,每个单位还会成立众多领导小组,比如保密、安全、信息化、督察等,第一责任人都是一把手。这也就造成了分管领导分了不管,一把手权力无限大。
说到底,我们允许“一把手”拥有权力,但我们不希望“一把手”不讲道理。目前如此多的干部大搞“一言堂”,主要的原因其实就三个方面:一是本身获得权力后得意忘形,自我认为良好;二是下属言听计从,制造追捧的氛围;三是组织偏袒放任,一把手无限膨胀。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单位氛围可以融洽,拧成一股绳将工作办好。一个单位的氛围如何完全看一把手,我很庆幸我能遇到一个随和的领导。工作三年,遇到的都是良师益友,这也让我进步很多。对于上面的文章我感触不深,只是听朋友聊起,总结一下罢了。你经历过怎样的过分领导,欢迎畅所欲言。
先看一下每位领导干部的提拔晋升之路。每个领导干部都是从单位最底层爬上来的,也都曾经历过被人吆五喝六、对人低三下四点头哈腰的阶段。在长期的工作积累和官场的历练下,终于成长为科室负责人。但这个时候依然算是寄人篱下,上有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同志管控,在经过几年的苦干最终成为副职。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局长之下其他所有人之上,但是仍然要收敛锋芒,毕竟上面依然有人管着。在奋斗几年后,可能就要接任单位“一把手”。这个时候才可以说是“万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一下子腰杆就硬。按照惯例,成为“一把手”后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从以前的唯唯诺诺瞬间变得趾高气昂,“一把手”顺理成章变成了“一霸手”。深入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一把手”缺少相应的权力制约。虽说现在都有党组或者办公会来集体讨论重大事项,但最终拍板的权力依旧在一把手。一把手说东没有任何人敢说西。再加上一把手的位置给人带来底气,在单位内就可以说一不二,导致现在一把手的权力越来越大。隐喻道我国古代的皇权制度也可以窥知一二,皇帝都将对皇权的监督者视为异己,更有甚至直接废除。
二、其他领导干部给“惯出来”的。相信任何一个体制内的人员对于自己的领导都是毕恭毕敬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当上了领导,是不是也希望你的下属对你言听计从。下属希望领导能给你提拔,领导希望下属可以听话,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时间久了一把手的脾气也就被越惯越大了。
三、组织部门对“一把手”偏爱有加。一把手是由组织任命的,如果单位一把手上位后表现出一些问题,组织部门也不会轻易的否认,很容易理解,谁会轻易推翻自己的决定呢,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组织部门的这种做法说好听点叫“包容”,说直白点就是“捂被子”的行为直接助长了一把手嚣张的气焰。
四、长期为人所用,今朝猴子已成山大王。在没有成为单位领导前,必然经历过很多被人难为的事情,弄不巧还被人使过绊子甚至穿过小鞋。忍了这么多年,下意识的会对过往的不公平进行找补。虽说这么做领导的格局不是很大,但是一个单位换帅后,首先要进行人事调整一般都是出于这个目的。
五、“一把手”对单位事务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从目前的体制来看,虽然将单位事务分给分管领导负责,但最终能拍板的还是“一把手”。而且一把手会直接负责单位人事、财务等工作,牢牢把握住人事大权和财政大权。另外,每个单位还会成立众多领导小组,比如保密、安全、信息化、督察等,第一责任人都是一把手。这也就造成了分管领导分了不管,一把手权力无限大。
说到底,我们允许“一把手”拥有权力,但我们不希望“一把手”不讲道理。目前如此多的干部大搞“一言堂”,主要的原因其实就三个方面:一是本身获得权力后得意忘形,自我认为良好;二是下属言听计从,制造追捧的氛围;三是组织偏袒放任,一把手无限膨胀。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单位氛围可以融洽,拧成一股绳将工作办好。一个单位的氛围如何完全看一把手,我很庆幸我能遇到一个随和的领导。工作三年,遇到的都是良师益友,这也让我进步很多。对于上面的文章我感触不深,只是听朋友聊起,总结一下罢了。你经历过怎样的过分领导,欢迎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