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任务
1、编制目的。
为增强我办对自然灾害救灾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迅速准确、有序、有效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减轻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根据上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会议精神和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2、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
指挥机构由街道党工委、政府负责同志及人大主席团主席组成,指挥中心设在政府一楼。
总指挥:刘峰:党工委书记。
副指挥:孙延滨: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抢险组、巡逻组、转移组、保障组、监测组。
工作职责:
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
信息组: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
巡逻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
转移组: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保障组: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和稳定等工作。
监测组: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
3、预警信息。
河流水位分别涨至6米时发布撤离转移信号,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地质灾害点预警发出后,区域内涉险人员按方案转移。
当某工厂发生突发性事件,视情况发布撤离转移信号,指定区域内人员按方案转移。
二、人员转移
灾害预警发出后,本街道需转移户人。特别是注意做好以下重点人员的转移: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家庭、家中无劳动力的。
当预警信号发出后,涉险人员即按指定的路线转移。
1、需转移安置到乡镇(街道)避灾安置场所的,由有关村。
(社区)集中派车送达。
2、需转移安置到村(社区)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
3、分散到村(居)民家中安置的,自行前往。
三、避灾安置场所
本街道有3个集中安置场所(敬老院、滨北中心小学、北城英才学校),集中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300余户1000余人,156个村居、10个社区避灾安置场所可安置362户1086人。
四、物资保障
原则上,避灾安置场所根据可容纳人员数量贮藏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教育灾民本人携带一些干粮、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在灾害发生后10小时内将保障物资(如:米、面、油、盐、水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送到避灾安置场所。
五、灾后救助
1、调查了解灾情。街道民政所长随时和村灾情信息员保持联系,及时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及时填报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
2、及时发放救灾款物。在街道政务公开栏内,公布发放到各村(社区)的救灾款物数额。
3、如有需重建倒房,组织工作组,落实责任制,帮助开展重建工作。
六、需要落实的几项具体工作
1、工作手段。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从灾害原发地向波及的涉险区域发布信息时.受到时间、手段的限制,应采取一些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传播起来范围较广、容易识别的信号,如敲锣报警等。特别是山村,应落实专人。
2、事前告知。需要转移安置人员,应事前告知,让这些人员知道到哪里避灾安置。乡镇(街道)落实责任制,1个乡镇干部分片包干1个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村(社区)同时落实责任制,1个村(社区)干部负责。
3、预案演练。每年分村(社区)组织不少于1次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
4、减灾宣传。街道、社区、村避灾安置场所制订规章制度,张挂上墙。采取多种形式,如放置减灾救灾图表、书籍等,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最新防汛救灾应急预案集合6篇[朗读]
为提高我市对强降温天气带来的气象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和完善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市救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第十七届人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以保证我市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恢复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秩序、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目标,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实行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助和扶持的方针,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着力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分工负责原则。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对本地的救灾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照业务分工,认真负责地完成好各自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任务。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社会帮扶的原则。重点解决好受灾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及灾后供电、交通、通信、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依据财力,区分轻重缓急,按不同渠道或项目分步实施。
(三)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的原则。抓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灾民的衣、食、住、医,切实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好灾区基础设施重建工作,保持灾区社会稳定。
三、应急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及组织机构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原则,实行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
灾情发生后,市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救灾工作,研究部署各项救灾应急准备和救灾工作措施,督促检查救灾工作落实情况,研究决定有关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开展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市、区)、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救灾指挥机构,承担相应的职责,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区域内人员转移、行动路线、安置地点及灾害救助的具体规划和实施。
四、预案的启动和结束
(一)启动。
当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温或持续低温天气状况,局部地区出现因持续强降温天气而引发重大灾情,或本市范围内出现降雪、严重霜冻等情况,以及其他因持续强降温天气而导致重大事故或灾害时,根据灾情具体情况,由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宣布启动本预案。
(二)结束。
在灾害天气结束,因灾导致的事故、灾情基本处理完毕,天气状况转为稳定后,由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宣布应急救助工作结束。
五、强降温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为有效地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切实降低灾害损失,当灾害发生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一)及时了解灾害损失及群众生活困难情况,按照自治区报灾时限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分别报告市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并提出应急工作建议,由市政府办汇总上报自治区。具体工作由市民政局、市农业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根据灾情开展紧急救助。市救灾工作指挥部迅速组织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紧急开展救助灾民、妥善安置无家可归人员等工作;向重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及时组织调遣救灾力量(武警、驻军、公安、民工)、交通工具(农用车、摩托车、汽车)和通讯工具(卫星电话、电台、对讲机),做好后勤保障及物资供给工作,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三)市民政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经委等部门按照就近原则,及时组织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包括粮食、衣被、食油、食盐、临时帐篷等生活必需品和保暖设施),确保在24小时内救助到位,并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使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有房住。
(四)根据救灾工作需要,以各县(市、区)为单位,在辖区内开展赈灾捐赠活动,组织非灾区、轻灾区对重灾区进行必要的援助,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募集资金和物资支援灾区。
(五)民政部门要迅速核定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和救灾款,妥善安置好灾民生活。交通、通讯、教育等部门要迅速开展对口灾情调查、核实工作。
(六)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市场供应。建设、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要抓紧组织对受损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供现象。做好危旧房屋的除险加固,特别是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敬老院等的安全,一旦发生危险,要立即组织转移安置。要组织好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科学平抑商品物价,满足市场需求。
(七)切实安排好值班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了解霜情雨情风情灾情,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一旦出现灾情,要立即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八)根据灾害损失情况,及时请求自治区人民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给予紧急支援。
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市政府办:负责全市救灾协调工作,做好上传下达,为市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市民政局:负责全市灾情的核查、报告和灾民救助工作。组织并监督各乡镇救灾工作预案的制定;根据气象部门的灾情测报,分析研究灾情和发展趋势,并按规定程序报告灾情;检查受灾地区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救灾款物的筹集和储备,负责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及时制定救灾款物分配方案,承担灾民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和因受灾引起的生活困难等方面的救济工作;做好捐赠物的接收、管理、发放工作;开展救灾救济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防灾、抗灾、救灾和减灾意识。
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负责救灾宣传工作,开展救灾抗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抗灾救灾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市直机关工委:负责市直干部、职工抢险救灾思想发动工作,积极组织,广泛开展救灾捐赠活动。
市气象局:负责对天气的预报和监测。按期发布气象预报,及时提供气象资料,特别是霜冻、雨量测报;分析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为救灾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并做好灾区供水恢复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筹集和安排专项救灾资金,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资金分配并及时拨付到各灾区;要增加救灾资金投入,保证救灾款及时到位。
市局:负责灾区治安防范,做好重点区域的护卫以及交通疏导工作,保证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市交通局:负责救灾应急交通运输工作。准备转移安置灾民和财产所需的车辆,组织救灾物品的运输,保证畅通。
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做好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师生的抗灾救灾工作,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市粮食局:负责管好各类储备粮,确保灾民粮食供应。
市卫生局:负责医药卫生、防病治病工作。及时组织派遣医疗防病小分队,搞好灾区的医疗、救护、防疫治病,负责药品的供应以及捐赠的救灾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接收、管理和发放。
市农业局、市渔牧兽医局:负责组织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灾后恢复生产,组织指导灾民抢种、补种以及转移安置期间的牲畜安置饲养等工作。
市商务局、市物价局:负责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
市旅游局:负责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提示和劝阻游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出游。
市电业局、电信公司、移动通信公司、联通公司、粤海江河水务公司:负责组织尽快恢复因灾损坏的通讯设施、供电、供水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及救灾供应。
七、其他事项
(一)各县(市、区)、各乡镇应参照本预案,从实际出发,制定本辖区应急救助预案,认真做好备灾工作。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在本预案中的职责制订、完善本部门抗灾救灾预案细则,用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二)本预案适用于灾害发生后的应急阶段。
一、指导思想
以第十七届人代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以保证我市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恢复受灾地区正常生产秩序、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为目标,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实行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助和扶持的方针,坚定信心,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着力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分工负责原则。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对本地的救灾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照业务分工,认真负责地完成好各自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任务。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社会帮扶的原则。重点解决好受灾困难群众的吃、穿、住、医及灾后供电、交通、通信、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依据财力,区分轻重缓急,按不同渠道或项目分步实施。
(三)统筹兼顾、全面部署的原则。抓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活,确保灾民的衣、食、住、医,切实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做好灾区基础设施重建工作,保持灾区社会稳定。
三、应急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及组织机构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原则,实行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各级救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
灾情发生后,市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救灾工作,研究部署各项救灾应急准备和救灾工作措施,督促检查救灾工作落实情况,研究决定有关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开展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由市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市、区)、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救灾指挥机构,承担相应的职责,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区域内人员转移、行动路线、安置地点及灾害救助的具体规划和实施。
四、预案的启动和结束
(一)启动。
当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温或持续低温天气状况,局部地区出现因持续强降温天气而引发重大灾情,或本市范围内出现降雪、严重霜冻等情况,以及其他因持续强降温天气而导致重大事故或灾害时,根据灾情具体情况,由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宣布启动本预案。
(二)结束。
在灾害天气结束,因灾导致的事故、灾情基本处理完毕,天气状况转为稳定后,由市救灾工作指挥部宣布应急救助工作结束。
五、强降温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为有效地做好灾害防范工作,切实降低灾害损失,当灾害发生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一)及时了解灾害损失及群众生活困难情况,按照自治区报灾时限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分别报告市政府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并提出应急工作建议,由市政府办汇总上报自治区。具体工作由市民政局、市农业局等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负责。
(二)根据灾情开展紧急救助。市救灾工作指挥部迅速组织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紧急开展救助灾民、妥善安置无家可归人员等工作;向重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及时组织调遣救灾力量(武警、驻军、公安、民工)、交通工具(农用车、摩托车、汽车)和通讯工具(卫星电话、电台、对讲机),做好后勤保障及物资供给工作,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三)市民政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经委等部门按照就近原则,及时组织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包括粮食、衣被、食油、食盐、临时帐篷等生活必需品和保暖设施),确保在24小时内救助到位,并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使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有房住。
(四)根据救灾工作需要,以各县(市、区)为单位,在辖区内开展赈灾捐赠活动,组织非灾区、轻灾区对重灾区进行必要的援助,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募集资金和物资支援灾区。
(五)民政部门要迅速核定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和救灾款,妥善安置好灾民生活。交通、通讯、教育等部门要迅速开展对口灾情调查、核实工作。
(六)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市场供应。建设、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要抓紧组织对受损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供现象。做好危旧房屋的除险加固,特别是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敬老院等的安全,一旦发生危险,要立即组织转移安置。要组织好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科学平抑商品物价,满足市场需求。
(七)切实安排好值班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了解霜情雨情风情灾情,确保通信联络畅通;一旦出现灾情,要立即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八)根据灾害损失情况,及时请求自治区人民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给予紧急支援。
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市政府办:负责全市救灾协调工作,做好上传下达,为市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市民政局:负责全市灾情的核查、报告和灾民救助工作。组织并监督各乡镇救灾工作预案的制定;根据气象部门的灾情测报,分析研究灾情和发展趋势,并按规定程序报告灾情;检查受灾地区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救灾款物的筹集和储备,负责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及时制定救灾款物分配方案,承担灾民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和因受灾引起的生活困难等方面的救济工作;做好捐赠物的接收、管理、发放工作;开展救灾救济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防灾、抗灾、救灾和减灾意识。
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负责救灾宣传工作,开展救灾抗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抗灾救灾工作中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市直机关工委:负责市直干部、职工抢险救灾思想发动工作,积极组织,广泛开展救灾捐赠活动。
市气象局:负责对天气的预报和监测。按期发布气象预报,及时提供气象资料,特别是霜冻、雨量测报;分析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为救灾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并做好灾区供水恢复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筹集和安排专项救灾资金,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资金分配并及时拨付到各灾区;要增加救灾资金投入,保证救灾款及时到位。
市局:负责灾区治安防范,做好重点区域的护卫以及交通疏导工作,保证灾区社会治安稳定。
市交通局:负责救灾应急交通运输工作。准备转移安置灾民和财产所需的车辆,组织救灾物品的运输,保证畅通。
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做好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师生的抗灾救灾工作,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市粮食局:负责管好各类储备粮,确保灾民粮食供应。
市卫生局:负责医药卫生、防病治病工作。及时组织派遣医疗防病小分队,搞好灾区的医疗、救护、防疫治病,负责药品的供应以及捐赠的救灾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接收、管理和发放。
市农业局、市渔牧兽医局:负责组织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灾后恢复生产,组织指导灾民抢种、补种以及转移安置期间的牲畜安置饲养等工作。
市商务局、市物价局:负责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
市旅游局:负责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提示和劝阻游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出游。
市电业局、电信公司、移动通信公司、联通公司、粤海江河水务公司:负责组织尽快恢复因灾损坏的通讯设施、供电、供水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及救灾供应。
七、其他事项
(一)各县(市、区)、各乡镇应参照本预案,从实际出发,制定本辖区应急救助预案,认真做好备灾工作。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在本预案中的职责制订、完善本部门抗灾救灾预案细则,用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二)本预案适用于灾害发生后的应急阶段。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湖流域河南岸,地处江淮分水岭,镇内地形属岗湾坡形地,南高北低。境内气候受季风环境支配,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活动,雨水较多,尤其在梅雨季节,连阴多雨,自下塘以北的雨水多经河进入湖,使沿河湾区的街道、等村饱受洪涝灾害之苦。南部的、侯集、金桥、张圩、徐岗等村属岗区,年年因大风暴雨,造成房屋倒塌现象较多。
二、指挥机构
1、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成立防洪抗洪救灾指挥部,负责辖区内防汛、抢险、救灾总体工作。
2、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下设综合和后勤保障组、抢险转移组、宣传和卫生救护组、救济安置组、灾情核查组等。各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合作,保证必要时能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综合和后勤保障组:主要由党政办、财政所、农发中心、民政办、广播站等单位的人员组成,由镇分管副镇长和党政办主任分别任正、副组长。任务是: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知各单位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事项,及时为指挥部提供有关决策依据,协调各单位的工作关系;及时了解降雨量、水情、风情、灾情,向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将水情、风情、灾情、救灾办法和指挥部指令等通知各村及各有关单位;负责抢险物资供应及安置点人员日常生活保障。
抢险转移组:由人武部、各包村干部、各村民兵、供电所、电信支局及抢险应急分队等单位人员组成,由武装部长任组长。任务是分析掌握雨水情、风情、灾情,组织实施抢险应急和防护工作;帮助做好受灾人员和财产转移;组织进行危险或受困人员的转移施救;及时掌握各村、单位安置灾民动态。
各村成立防汛抗洪抢险队,每村抢险队50人组成,每个村民小组设专人巡逻,发现险情及时报告。
宣传和卫生救护组:由党政办、财政所、卫生院、各村医疗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由党委宣传委员任组长。任务是收集先进事迹做好抗洪抢险的宣传报道。负责抢险物资供应及安置点人员日常生活保障;组织灾区抢救伤病员,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做好救灾防病宣传,保证灾后无大疫。
救济安置组:由人武部、经发办、民政办、派出所、抢险应急分队等单位人员组成,镇党委组织委员任组长。任务是指导灾民重建家园,确保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解决衣、食、住等问题;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及时了解各村灾情情况,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加强监控,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正常秩序;在必要时,根据抗洪抢险指挥部的指令,强制群众撤离。
灾情核查组:由民政办、农发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由分管民政副镇长任组长。任务是负责灾害的收集、整理和上报,负责对灾害损失以及灾害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估。
三、应急反应和行动
(一)预警。
进入梅雨季节,镇政府派专人收集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如48小时内有狂风暴雨可能影响本镇的信息,指挥部将及时发布防御一号通知,通知各工作组、村(居)和区域内群众做好防御准备。待到河水水位涨到海拔22米时,气象部门预报24小时内可能有强降水,指挥部将立即发布二号通知,工作组成员要进驻到各村组,动员帮助在危险区居住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区居住,尤其是在保庄圩外居住的村民,一定要动员帮助转移到保庄圩内或安全区居住。
(二)转移安置灾民。
1、转移安置对象。
镇内街道及各村随时注意本地灾情,出现情况及时以村民委员会和镇防汛指挥部为单位各自负责处理,并及时上报。根据汛情需要转移时,具体转移的住户和单位去向如下:街道居委会的灾民转移到轧花厂、职中、初中安置;刘浅、村灾民转移到本村岗区安置;村灾民转移到侯集村安置;村灾民转移到金桥村安置;村灾民转移到张圩村安置;村灾民转移到徐岗村安置。
2、转移安置办法。
镇政府统一指挥,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村组街道层层包保,坚持安全可靠,就地就近的原则妥善安置灾民。
安置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投亲靠友;二是设立临时安置点集中安置;三是在附近村、学校集中安置。
(三)灾情收集、报告与核查。
各村要保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宿,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漏岗。要做好值班值宿记录,遇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预案启动后,各村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上报灾情,对灾害造成的损失及社会影响进行评估,为救灾决策提供依据。
各村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要立即上报镇政府。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天中午12时前向镇政府报告情况,有灾报灾,无灾报安。灾情报告的内容要规范,主要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人口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倒塌和损坏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救灾工作情况、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初次报告情况不必求全,了解多少报告多少,灾情发展变化情况要随时报告,要严肃灾情统计上报工作纪律,对统计报表实行审查、签批制度、层层把关。对漏报、迟报、瞒报和虚报灾情的,镇里将予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灾情稳定后,各村要及时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查工作,确保灾情数据准确、翔实。对于倒塌房屋和因灾伤亡人口情况,要掌握到户、到人,并建立倒房户、伤亡人员花名册。
民政办公室负责灾情核查工作,必要时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联合核查小组进行核灾,准确及时报灾,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并争取款物支持。
(四)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与调度。
搞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加强管理,落实制度,确保救灾储备物资存放、合理使用。增加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为灾害紧急救援做好充分准备。救灾过程中,对救灾物资进行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储备功能,为灾区提供应急保障。
1、灾民生活保障。预案启动后,及时为转移的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须物资,确保灾民得到妥善安置。
2、抢险救灾保障。各村及有关部门要为参加抢险救灾的人员准备必要的专用物资、器材,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3、医疗保障。预案启动后,卫生院要根据紧急救援工作需要,组织医疗队深入灾区,帮助灾区对因灾伤病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4、社会治安保障。预案启动后,辖区派出所要根据需要,帮助各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社会治安,保证灾区社会稳定。
(五)预防次生灾害。
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的同时,各村要加紧对保庄圩和生产圩进行维护,农发中心、国土与城建所等部门要密切注意灾情的发展,提前做好次生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工作。卫生院对饮水和食品卫生进行检验,确保饮水食品安全,做好灾区疫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六)灾后恢复与重建。
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中、小学校舍,恢复正常的教学活动。落实生产自救等措施。有关部门和各村要根据镇里统一要求,通过清淤排涝、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开展群众互助互济活动、组织社会捐助、进行劳务输出、发展畜牧业、减轻农民负担,以减少和控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工作要求
(一)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灾情发生后,各村、各单位和个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防汛抗洪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命令,顾全大局,执行调度。对拒不执行命令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各村一把手负总责,安全区要有专人做好灾民的接收安置工作。
(二)要尽职尽责,工作到位。发生灾情后,防汛抗洪总指挥部各工作组及各村要恪尽职守,及时掌握情况,按预案要求将转移安置灾民的组织、调度、指挥等措施向指挥部汇报,并组织实施。
(三)要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在灾民紧急转移过程中,要坚持“救人第一”,先保人身安全,后抢救财产。力争确保不出现一人因工作失误死亡或失踪。如情况发生变化与应急预案的规定不符时,要及时报告。各村应及时采取临时补救措施,保证灾民转移工作不出任何漏洞,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更大的损失。
(四)要充分加强对易受灾区域内群众应急转移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配合工作,保证转移安置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镇位于湖流域河南岸,地处江淮分水岭,镇内地形属岗湾坡形地,南高北低。境内气候受季风环境支配,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活动,雨水较多,尤其在梅雨季节,连阴多雨,自下塘以北的雨水多经河进入湖,使沿河湾区的街道、等村饱受洪涝灾害之苦。南部的、侯集、金桥、张圩、徐岗等村属岗区,年年因大风暴雨,造成房屋倒塌现象较多。
二、指挥机构
1、实行党委领导下的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成立防洪抗洪救灾指挥部,负责辖区内防汛、抢险、救灾总体工作。
2、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下设综合和后勤保障组、抢险转移组、宣传和卫生救护组、救济安置组、灾情核查组等。各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合作,保证必要时能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综合和后勤保障组:主要由党政办、财政所、农发中心、民政办、广播站等单位的人员组成,由镇分管副镇长和党政办主任分别任正、副组长。任务是: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知各单位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事项,及时为指挥部提供有关决策依据,协调各单位的工作关系;及时了解降雨量、水情、风情、灾情,向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将水情、风情、灾情、救灾办法和指挥部指令等通知各村及各有关单位;负责抢险物资供应及安置点人员日常生活保障。
抢险转移组:由人武部、各包村干部、各村民兵、供电所、电信支局及抢险应急分队等单位人员组成,由武装部长任组长。任务是分析掌握雨水情、风情、灾情,组织实施抢险应急和防护工作;帮助做好受灾人员和财产转移;组织进行危险或受困人员的转移施救;及时掌握各村、单位安置灾民动态。
各村成立防汛抗洪抢险队,每村抢险队50人组成,每个村民小组设专人巡逻,发现险情及时报告。
宣传和卫生救护组:由党政办、财政所、卫生院、各村医疗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由党委宣传委员任组长。任务是收集先进事迹做好抗洪抢险的宣传报道。负责抢险物资供应及安置点人员日常生活保障;组织灾区抢救伤病员,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做好救灾防病宣传,保证灾后无大疫。
救济安置组:由人武部、经发办、民政办、派出所、抢险应急分队等单位人员组成,镇党委组织委员任组长。任务是指导灾民重建家园,确保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解决衣、食、住等问题;组织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及时了解各村灾情情况,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加强监控,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正常秩序;在必要时,根据抗洪抢险指挥部的指令,强制群众撤离。
灾情核查组:由民政办、农发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由分管民政副镇长任组长。任务是负责灾害的收集、整理和上报,负责对灾害损失以及灾害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估。
三、应急反应和行动
(一)预警。
进入梅雨季节,镇政府派专人收集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如48小时内有狂风暴雨可能影响本镇的信息,指挥部将及时发布防御一号通知,通知各工作组、村(居)和区域内群众做好防御准备。待到河水水位涨到海拔22米时,气象部门预报24小时内可能有强降水,指挥部将立即发布二号通知,工作组成员要进驻到各村组,动员帮助在危险区居住的村民转移到安全区居住,尤其是在保庄圩外居住的村民,一定要动员帮助转移到保庄圩内或安全区居住。
(二)转移安置灾民。
1、转移安置对象。
镇内街道及各村随时注意本地灾情,出现情况及时以村民委员会和镇防汛指挥部为单位各自负责处理,并及时上报。根据汛情需要转移时,具体转移的住户和单位去向如下:街道居委会的灾民转移到轧花厂、职中、初中安置;刘浅、村灾民转移到本村岗区安置;村灾民转移到侯集村安置;村灾民转移到金桥村安置;村灾民转移到张圩村安置;村灾民转移到徐岗村安置。
2、转移安置办法。
镇政府统一指挥,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村组街道层层包保,坚持安全可靠,就地就近的原则妥善安置灾民。
安置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投亲靠友;二是设立临时安置点集中安置;三是在附近村、学校集中安置。
(三)灾情收集、报告与核查。
各村要保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宿,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漏岗。要做好值班值宿记录,遇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预案启动后,各村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上报灾情,对灾害造成的损失及社会影响进行评估,为救灾决策提供依据。
各村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要立即上报镇政府。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每天中午12时前向镇政府报告情况,有灾报灾,无灾报安。灾情报告的内容要规范,主要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人口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倒塌和损坏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救灾工作情况、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初次报告情况不必求全,了解多少报告多少,灾情发展变化情况要随时报告,要严肃灾情统计上报工作纪律,对统计报表实行审查、签批制度、层层把关。对漏报、迟报、瞒报和虚报灾情的,镇里将予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灾情稳定后,各村要及时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查工作,确保灾情数据准确、翔实。对于倒塌房屋和因灾伤亡人口情况,要掌握到户、到人,并建立倒房户、伤亡人员花名册。
民政办公室负责灾情核查工作,必要时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联合核查小组进行核灾,准确及时报灾,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并争取款物支持。
(四)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与调度。
搞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加强管理,落实制度,确保救灾储备物资存放、合理使用。增加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为灾害紧急救援做好充分准备。救灾过程中,对救灾物资进行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储备功能,为灾区提供应急保障。
1、灾民生活保障。预案启动后,及时为转移的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须物资,确保灾民得到妥善安置。
2、抢险救灾保障。各村及有关部门要为参加抢险救灾的人员准备必要的专用物资、器材,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3、医疗保障。预案启动后,卫生院要根据紧急救援工作需要,组织医疗队深入灾区,帮助灾区对因灾伤病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4、社会治安保障。预案启动后,辖区派出所要根据需要,帮助各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社会治安,保证灾区社会稳定。
(五)预防次生灾害。
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的同时,各村要加紧对保庄圩和生产圩进行维护,农发中心、国土与城建所等部门要密切注意灾情的发展,提前做好次生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工作。卫生院对饮水和食品卫生进行检验,确保饮水食品安全,做好灾区疫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六)灾后恢复与重建。
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中、小学校舍,恢复正常的教学活动。落实生产自救等措施。有关部门和各村要根据镇里统一要求,通过清淤排涝、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开展群众互助互济活动、组织社会捐助、进行劳务输出、发展畜牧业、减轻农民负担,以减少和控制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
四、工作要求
(一)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灾情发生后,各村、各单位和个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防汛抗洪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命令,顾全大局,执行调度。对拒不执行命令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各村一把手负总责,安全区要有专人做好灾民的接收安置工作。
(二)要尽职尽责,工作到位。发生灾情后,防汛抗洪总指挥部各工作组及各村要恪尽职守,及时掌握情况,按预案要求将转移安置灾民的组织、调度、指挥等措施向指挥部汇报,并组织实施。
(三)要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在灾民紧急转移过程中,要坚持“救人第一”,先保人身安全,后抢救财产。力争确保不出现一人因工作失误死亡或失踪。如情况发生变化与应急预案的规定不符时,要及时报告。各村应及时采取临时补救措施,保证灾民转移工作不出任何漏洞,避免因工作失误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更大的损失。
(四)要充分加强对易受灾区域内群众应急转移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配合工作,保证转移安置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为确保我校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务院《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全体老师。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工作局面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开展工作,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学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上课时间:
a、各班学生在上课(值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立即有序撤出教室到操场空旷地带避震。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就餐时间:
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带。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镇党委政府。
四、其它要求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全体小组成员及工作专班人员必须保证通讯畅通。及时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在市教育局及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全体老师。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震减灾工作,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工作局面稳定。
二、临震应急行动
1、接到上级地震、临震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抗震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震后应急行动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本区范围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开展工作,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学校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上课时间:
a、各班学生在上课(值班或值日)教师的组织下立即有序撤出教室到操场空旷地带避震。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就餐时间:
a、在餐厅就餐的学生在值日教师及后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撤离到操场空旷地带。
b、所有校内其他人员立即撤到操场空旷地带。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消除恐慌心理,稳定人心,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局办公室及镇党委政府。
四、其它要求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全体小组成员及工作专班人员必须保证通讯畅通。及时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一、应急组织机构
1、社区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社区支部书记、社区主任xx任组长,社区副主任xx任副组长,社区成员、各居民组小组长、巡逻队队长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领导、组织、动员全社区的抗洪救灾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区值班室,由社区应急办xx兼任办公室主任、报警员。
2、社区以居民小组民兵排为单位,成立抗洪应急分队,负责各组的抗洪救灾工作;社区以巡逻为主,成立社区紧急应急分队,综治专干与队长为负责人,负责社区抗洪抢险任务;以巡逻队伍成员为主,成立社区应急救防队,由社区主任xx任队长,社区医疗服务站医生、各居民小组长、民兵为队员。
二、应急预案
1、预防预警:洪水灾害来临之前,社区广播应不间断发出预警与报警;社区各单位应确保通讯联络畅通,检查、补齐、落实所有的应急装备、工具等救灾配备,保证应急需要;领导小组向责任区的重点部位发生警报,通知做好撤离准备。
2、抗洪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应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确保有备、有序、有效地领导、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工作;紧急应急分队负责组织受威胁的居民撤离到安全位置,先人后物,确保人员不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各应急分队负责各责任区重点部位的疏散、撤离与监控,组织应急分队全社区范围内不间断巡逻、监控灾情,将损失减至最低。
三、装备保障
社区为各应急分队配备电棒20把,电筒20个,口哨20个,绳子50米,必要的急救器材、药物,由xx负责联系社区卫生室;并确定在军区xx房管处为救灾集中安置点,由主任负责。
四、善后工作
应急结束后,应组织所有撤离人员有序回迁,修复水毁等设施,确保恢复生产与生产自救有坚实的保障,妥善安置因水毁而无法回迁的人员与家庭;组织灾后生产,对部分受灾严重,生活、生产有困难的居民与外来人员进行适当帮助,共渡难关;上报灾情,争取政府支持,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
1、社区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社区支部书记、社区主任xx任组长,社区副主任xx任副组长,社区成员、各居民组小组长、巡逻队队长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领导、组织、动员全社区的抗洪救灾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区值班室,由社区应急办xx兼任办公室主任、报警员。
2、社区以居民小组民兵排为单位,成立抗洪应急分队,负责各组的抗洪救灾工作;社区以巡逻为主,成立社区紧急应急分队,综治专干与队长为负责人,负责社区抗洪抢险任务;以巡逻队伍成员为主,成立社区应急救防队,由社区主任xx任队长,社区医疗服务站医生、各居民小组长、民兵为队员。
二、应急预案
1、预防预警:洪水灾害来临之前,社区广播应不间断发出预警与报警;社区各单位应确保通讯联络畅通,检查、补齐、落实所有的应急装备、工具等救灾配备,保证应急需要;领导小组向责任区的重点部位发生警报,通知做好撤离准备。
2、抗洪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应各就各位,各负其责,确保有备、有序、有效地领导、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工作;紧急应急分队负责组织受威胁的居民撤离到安全位置,先人后物,确保人员不伤亡,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各应急分队负责各责任区重点部位的疏散、撤离与监控,组织应急分队全社区范围内不间断巡逻、监控灾情,将损失减至最低。
三、装备保障
社区为各应急分队配备电棒20把,电筒20个,口哨20个,绳子50米,必要的急救器材、药物,由xx负责联系社区卫生室;并确定在军区xx房管处为救灾集中安置点,由主任负责。
四、善后工作
应急结束后,应组织所有撤离人员有序回迁,修复水毁等设施,确保恢复生产与生产自救有坚实的保障,妥善安置因水毁而无法回迁的人员与家庭;组织灾后生产,对部分受灾严重,生活、生产有困难的居民与外来人员进行适当帮助,共渡难关;上报灾情,争取政府支持,确保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