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凡的复杂性、非凡的艰巨性、特有的长期性,来不得半点虚幻、浪漫。唯有脚踏实地、耐心谨慎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发展。舍此别无他途。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力量和探索,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中国奇迹、世界奇迹。什么是最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最可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什么?就是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验,既是对我们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总结,也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将改革推向前进的历史要求?
改革是社会制度演进的基本方法
在人类改造自然、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在不断地改造和发展。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各种制度的存在和价值,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是服务于生产力发展的。只要存在发展,就需要改革。改革是制度的发展方式,是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式。
人类创造了很多制度,用制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保障自己的权利。制度是人创造的社会体系,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发展的社会必需品,是为人自身的利益服务的。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创造、改革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制度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等,各种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本身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的。现实存在的制度,只能与国家、民族的实际相结合、相适应,只能是特色的。
制度发展无非有两种基本方式。当制度不可能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时候,就通过革命的办法,以激烈、暴力、流血的方式,改朝换代,政权更迭,来满足人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当制度能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时候,就通过改革的办法,以和平、渐进、不流血的方式,变革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制度进步的过程,也是制度演进的方法。历史上这两种变革方式,始终在进行着。
一种制度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有没有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假如社会主义制度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不能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那将和一切死去的制度一样,要被送进博物馆。邓小平同志说,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改革也是一种革命,是“第二次革命”,只不过这种革命的方法不同于暴力的、流血的革命,其目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是理论和的双重探索
一切存在的、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特色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道路,即由中国人民自己探索的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探索,既是的探索,又是理论的探索。实践探索是理论探索的源泉、动力、真理标准和价值体现。理论探索总坚固践探索的经验,升华为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探索的发展。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相辅相成,共同演奏出中国的华彩乐章。
任何都离不开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思考。正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一样,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就不会成功。古今中外,改革失败的例子还少吗?
改革是有目标和方向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一切都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话,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长期发展、长期稳定。
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各种制度都将长期处于不断变革中。环境、条件、形势的不断变化,促使制度要适应这些变化。中国的发展道路、模式、经验,只能产生于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别国情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就像是开不同的锁,只能用不同的钥匙。今天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化、大进步的时代,13亿中国人民正在迈向工业化、现代化,这是何等壮观的历史画面!不仅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伟大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探索,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靠自己,走自己的路,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改革是中国的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是今天中国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等等,构成了我们的改革精神、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们的营养,创造性地推动中国的发展。四十年来,我们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这种精神就是敢于挑战一切困难。中国需要的是长期稳定、长期发展。只有长期发展,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只要长期稳定,必然有长期发展。长期动乱就必然长期落后。要实现长期稳定、长期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改革是有一定风险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稳定造成一种波动,但改革本身就是积极稳定的方法。要长期稳定就必须改革,不改革也不可能长期稳定。中国未来的历史任务就是长期发展、长期稳定。不发展的东西,是保持不了的!改革有方向,有目的,有原则。脱离了国情、历史、发展阶段,就必然要“翻船”。中国的改革是在国体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改革开放史心得体会最新集合3篇[朗读]
四十年前的12月18日,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四十年的风雨兼程,四十年的光荣与梦想,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骄傲、纪念、书写。这四十年,可以让蹒跚学步的幼儿成长为国之栋梁;这四十年,可以使奔流的大河冲荡出广袤平原;这四十年,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昔日沉寂的华夏重获荣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四十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四十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四十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四十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四十年。
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与刚实现民族解放的国家一样,迫切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被动地位,迫切希望能够达到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各国纷纷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中国也不例外。由于重工业建设的特征与当时中国的资本禀赋、外汇支付能力以及资金动员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的赶超战略背离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思路,因此并没有让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出现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农民与工人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从国际视角来看,选择了赶超式发展战略或者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因此经济是否能够良好发展,无关社会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及时拨正航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决定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之路,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思想大解放,带来了经济大发展,“要想富,先修路”造路工程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高潮,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形成了全国联成一体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把城镇与乡村,内地与边疆连结起来,把国内与国外连通起来。带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园区的发展,使物质资源与劳动资源得到充分地挖掘、调配和合理使用,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现代化,带动了农村的农业现代化,使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在一个稳中求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也在迅速发展,脱贫致富,村村通公路已是必然趋势,从单车道的水泥路发展成双车道的柏油路。连边远贫困山区也在各地党组织的带领下,劈山开路走出大山奔小康。如今乡村公路沿线在绿色理念指导下绿化、美化,成了中国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美丽乡村的旅游之路。加速脱贫奔小康,中国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并非偶然,这一跨越式的发展的背后是对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禀赋,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沿海五省率先实现经济腾飞。而且,增量改革的形式也大大减少了阻力,在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利益的受损者。
在今天,中国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和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的“大国担当”不仅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号召中,也不仅体现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上,更加体现在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同与声声赞美中。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如是说,“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当前这个时代,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解决当今世界上各种难题、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风雨同舟四十载,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一代又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着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披荆斩棘、无畏向前,以前无古人的气魄推动着中国前进,让华夏大地重新勃发盎然生机。
四十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如今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回望来路,不改初心。从改革发展,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历史和现实鲜明地昭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四十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四十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四十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四十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四十年。
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与刚实现民族解放的国家一样,迫切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被动地位,迫切希望能够达到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各国纷纷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中国也不例外。由于重工业建设的特征与当时中国的资本禀赋、外汇支付能力以及资金动员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样的赶超战略背离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思路,因此并没有让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出现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农民与工人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从国际视角来看,选择了赶超式发展战略或者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因此经济是否能够良好发展,无关社会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及时拨正航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决定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之路,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思想大解放,带来了经济大发展,“要想富,先修路”造路工程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高潮,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形成了全国联成一体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把城镇与乡村,内地与边疆连结起来,把国内与国外连通起来。带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工业园区的发展,使物质资源与劳动资源得到充分地挖掘、调配和合理使用,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现代化,带动了农村的农业现代化,使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在一个稳中求发展的势头。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也在迅速发展,脱贫致富,村村通公路已是必然趋势,从单车道的水泥路发展成双车道的柏油路。连边远贫困山区也在各地党组织的带领下,劈山开路走出大山奔小康。如今乡村公路沿线在绿色理念指导下绿化、美化,成了中国大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美丽乡村的旅游之路。加速脱贫奔小康,中国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中国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并非偶然,这一跨越式的发展的背后是对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禀赋,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沿海五省率先实现经济腾飞。而且,增量改革的形式也大大减少了阻力,在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利益的受损者。
在今天,中国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和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中国的“大国担当”不仅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号召中,也不仅体现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上,更加体现在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同与声声赞美中。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如是说,“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当前这个时代,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解决当今世界上各种难题、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方案。
风雨同舟四十载,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已经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一代又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着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披荆斩棘、无畏向前,以前无古人的气魄推动着中国前进,让华夏大地重新勃发盎然生机。
四十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如今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回望来路,不改初心。从改革发展,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历史和现实鲜明地昭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上海市委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以来的第三次集中学习,市委李强主持会议并强调,学习改革开放史,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以敢闯敢试的精神状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力争形成不一般的改革开放成果,为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当代史,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们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这一创造性的伟大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使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实现了富裕。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提高到超过100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op从226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基本为零,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8岁。所以,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了,踏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使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国情,在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期间改革开放每前进和深入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明确和清晰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逐渐形成,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当然,改革开放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没有不付出成本的改革。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从长期看改革会让所有人受益,但短期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承担代价。改革是一场试验,凡试验都可能有对有错,有成功有失败。每一阶段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突出的矛盾,但同时可能引出新的矛盾,因此,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失误、与时俱进的过程。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史,我们要敢于迎难而上,突破攻坚,掀起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热潮,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当代史,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们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这一创造性的伟大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使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实现了富裕。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提高到超过100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op从226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基本为零,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8岁。所以,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了,踏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使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国情,在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期间改革开放每前进和深入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明确和清晰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逐渐形成,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当然,改革开放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没有不付出成本的改革。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从长期看改革会让所有人受益,但短期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承担代价。改革是一场试验,凡试验都可能有对有错,有成功有失败。每一阶段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突出的矛盾,但同时可能引出新的矛盾,因此,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失误、与时俱进的过程。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史,我们要敢于迎难而上,突破攻坚,掀起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热潮,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