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感染,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ǎnrǎn,一般是指病毒感染,即病原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侵入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的病理反应及对机体造成的损害;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一定途径侵入另一机体;亦指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简答题:
1、手卫生技术包括哪几种。
答案: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2、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实施细则中要求,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达到多少?答案:≥95%。
3、洗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4、卫生手消毒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减少手部暂居菌。
5、外科手消毒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
6、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首选哪种手卫生方法。
答案: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7、洗手时,双手揉搓时间为多久。
答案:不少于15秒。
8、我院第一届手卫生活动是哪一年举办的。
答案:2011年。
9、本次“手卫生促进月”活动主题是什么?
答案:医疗安全从手开始。
10、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什么?
答案:洗手。
11、手的五个时刻。
答案:接触病人前、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物品后。
12、判定肠道菌群失调最快、最直观、最准确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大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
13、鲍曼不动杆菌对哪些抗菌药天然耐药。
答案: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1代头孢菌素。
14、什么情况下可选用万古霉素作为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答案: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如果进行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15、医疗废物的种类包括。
答案: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病理性废物。
16、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案:选择正确的备皮方式(必要时用剪毛的方式)。
术前氯已定皮肤消毒液沐浴。
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腹部手术患者维持体温正确。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17、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案:采取最大的无菌屏障(医务人员戴帽子、口罩操作;患者采用最大无菌铺单);严格实施手卫生制度(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采用氯已定-乙醇消毒皮肤。
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穿刺。
常规评估插管部位情况和必要性。
18、我院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检出前五位是有哪些。
答案: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esbl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
二、是非题:
1、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应当洗手,摘手套后不必洗手。这种说法对还是错?为什么?
答案:错!使用手套并不能代替洗手。因为手套可能破损以及在脱掉手套时手可能被污染。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利于细菌的滋长,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污染双手。因此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不能充分地保护工作人员,也不能防止交叉感染。
2、多重耐药菌集束化防控策略包括哪些。
答案:手卫生、接触隔离、减少设备共用、环境清洁、感染的组合预防、主动监测培养、洗必泰洗浴、抗菌药物管理。
3、一小腿开放性损伤患者,创面轻微污染,入院后给予清创及手术治疗,术后52小时伤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是否诊断伤口感染?需要哪些检查支持诊断?是否属于感染?答案:可以诊断为手术切口感染,需要做分泌物涂片、染色、细菌培养等。属于医院感染。
4、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消毒。
答案:错误。应为“必须灭菌”。
5、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应每天更换2次。
答案:错误。每4小时更换一次。
6、为预防血管内导管所致血流感染,应每日常规更换输液管。
答案:错误。不应每日常规更换输液管。
三、单选题:
1、下列观点错误的是:d
a对于医院感染应持“零宽容”的态度,尽可能避免每一例医院感染。
b查房时应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每查完一个患者即进行手卫生。
c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d做好手卫生只是保护患者,并非保护医务人员。
2、为防止耐药菌传播,who推荐的.标准手卫生方法是?c
a普通肥皂/皂液洗手。
b抗菌肥皂/皂液洗手。
c含酒精的擦手液擦手。
d碘伏擦手。
3、佩戴口罩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
a外科口罩佩戴时,皱褶向下一面朝里。
b佩戴口罩前须洗手或严格手卫生。
c口罩须覆盖口鼻及下巴。
d口罩有金属软条一侧向上。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要求多长时间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a
a24小时b48小时c1周d出院之前。
5、取分泌物采样时,以下哪种采样方法是正确的c
a消毒液棉签擦拭――无菌生理盐水湿棉签取样。
b消毒液棉签擦拭――干棉签取样。
c生理盐水棉签擦拭――无菌生理盐水湿棉签取样。
d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干棉签取样。
6、抗菌药物相关腹泻主要病原体是c
a金黄色葡萄球菌b白色念珠菌c艰难梭菌d大肠埃希菌。
7、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有植入物手术后多少天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d
a出院之前b30天以内c半年以内d一年以内。
8、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指:a
a1米以内b1.2米以内c1.5米以内d2米以内。
9、如果血培养标本不能及时运送,应暂存于何种环境?c
a4℃b-18℃c室温d无所谓。
10、关于戴手套的描述错误的是:b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11、消毒与灭菌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杀灭d
a病原微生物b非致病微生物c细菌繁殖体d芽孢。
12、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无植入物手术后多少天发生的手术部位感染属于医院感染d
a出院之前b10天以内c20天以内d30天以内。
13、普通集尿袋、导尿管的更换频次分别为:d
a每天和每周b每3-4天和每周。
c每天和每2周d每3-4天和每2周。
14、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a
a>3例b≥3例c>5例d≥5例。
15、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d
a口罩、帽子b口罩、帽子、手套。
c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d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1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17、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c
a1/2b2/3c3/4d4/5。
18、“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应:c
a≥20%b≥30%c≥50%d≥60%。
19、清洁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应:b
a≤20%b≤30%c≤50%d≤60%。
20、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c
a气管切开患者b开放性创口患者。
cmrsa尿路感染患者d深静脉置管患者。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泌尿道感染诊断要点包括a
a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抗菌治疗有效可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b必须尿培养出细菌才可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
c留置导尿患者,尿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21、35℃下,尿标本中的大肠杆菌倍增时间通常为c
a2~3秒b2~3分钟c20~30分钟d2~3小时。
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时,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有效氯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c
a500mg-1000mg30分钟。
b1000mg-2000mg30分钟。
c2000mg-5000mg30分钟。
d2000mg-5000mg60分钟。
22、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d
a纱布口罩b一次性医用口罩。
c外科口罩d医用防护口罩。
四、多选题
1、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bcde
a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病48h内发病者。
b新生儿鹅口疮。
c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d人工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出现手术部位肿胀、疼痛,诊断性关节穿刺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e医务人员接诊甲流患者后,出现流感样症状,实验室诊断为甲流。
2、下列哪些属于医疗废物?bcde
a未接触病人体液的输液瓶/袋b使用后的一次性外科口罩。
c外科病人的伤口敷料d使用后的输液器。
e传染病病人的生活垃圾。
3、接触隔离适用于下列哪些疾病?abcde
a蜂窝组织炎b急性结膜炎c多重耐药菌感染。
d脓疱病e皮肤感染。
4、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abcde
a手感潮湿b与潮湿物接触c不慎掉落地上。
d包装松散e外包装有明显水渍。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朗读]
科室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5、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xing感染)和(垂直感染)。
2、大量证明,(手卫生)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口,称为(清洁-污染)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
9、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称为(空气传播)。
10、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3小时)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也属于医院感染。
(√)2、污染-感染iv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
被胃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者;
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3、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4、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5、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6、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等应当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8、、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科。(√)9、正常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10、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静脉给药,1小时滴完,可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
()四、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c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2、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a)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3、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a.肝肾损害;
b.耳毒性;
c.二重感染;
d.过敏反应;
e.胃肠道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4、手消毒指征abcd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接触消毒物品后。
5、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bcd)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6、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bcd)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营养不良者;
c、老年人;
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7、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abcd)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8、医院感染爆发的可能途径有(abcde)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9、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abcde)a、掌心相对揉搓;
b、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掌心对掌心揉搓;
c、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d、拇指在掌中揉搓;
e、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10、医院内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标本做细菌培养时,标本的采样应尽可能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正确的采样方法,以下哪些正确(bc)a、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直接拿无菌的棉签取标标本送检。b、.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c、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无菌空针抽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标标本送验检。
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渗液送验检。
五、回答题20分。
1、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答(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采取哪些局部处理措施答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5、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xing感染)和(垂直感染)。
2、大量证明,(手卫生)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口,称为(清洁-污染)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
9、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称为(空气传播)。
10、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3小时)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也属于医院感染。
(√)2、污染-感染iv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
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
被胃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者;
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3、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4、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5、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6、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等应当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8、、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科。(√)9、正常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10、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静脉给药,1小时滴完,可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
()四、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c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2、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a)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3、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a.肝肾损害;
b.耳毒性;
c.二重感染;
d.过敏反应;
e.胃肠道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4、手消毒指征abcd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接触消毒物品后。
5、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bcd)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6、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bcd)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营养不良者;
c、老年人;
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7、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abcd)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8、医院感染爆发的可能途径有(abcde)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9、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abcde)a、掌心相对揉搓;
b、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掌心对掌心揉搓;
c、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d、拇指在掌中揉搓;
e、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10、医院内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标本做细菌培养时,标本的采样应尽可能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正确的采样方法,以下哪些正确(bc)a、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直接拿无菌的棉签取标标本送检。b、.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c、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无菌空针抽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标标本送验检。
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渗液送验检。
五、回答题20分。
1、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答(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
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采取哪些局部处理措施答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时,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5、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2、大量证明,(手卫生 )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口,称为(清洁-污染)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 ),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
9、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称为(空气传播)。
10、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3小时)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也属于医院感染。 (√)。
2、:污染-感染(iv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被胃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者;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
3、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4、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5、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6、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等应当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科。(√)。
9、正常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10、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静脉给药,1小时滴完,可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
四、选择题: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c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2、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a)。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红色垃圾袋;d、以上都可投;e、以上都不可投。
3、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肝肾损害;b.耳毒性;c.二重感染;d.过敏反应;e.胃肠道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
4、手消毒指征( abcd ):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d、接触消毒物品后。
5、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abcd ):
a、认真洗手;b、合理使用抗生素;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6、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bcd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营养不良者;c、老年人;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7、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abcd )。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8、医院感染爆发的可能途径有(abcde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b、共用呼吸机治疗;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9、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abcde):
a、掌心相对揉搓;b、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c、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d、拇指在掌中揉搓;e、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10、医院内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标本做细菌培养时,标本的采样应尽可能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正确的采样方法,以下哪些正确?( bc )。
a、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直接拿无菌的棉签取标标本送检。b、.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c、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无菌空针抽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标标本送验检。
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渗液送验检。
五、回答题:20分。
1、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答:(1)必须要严格按要求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采取哪些局部处理措施。
答:1、必须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该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时,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5、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2、大量证明,(手卫生 )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口,称为(清洁-污染)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 ),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
9、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称为(空气传播)。
10、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3小时)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也属于医院感染。 (√)。
2、:污染-感染(iv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被胃肠道内容物明显溢出污染者;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
3、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4、手术病人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5、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6、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等应当严格消毒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科。(√)。
9、正常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
10、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静脉给药,1小时滴完,可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
四、选择题: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c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2、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a)。
a、黄色垃圾袋;b、黑色垃圾袋;c、红色垃圾袋;d、以上都可投;e、以上都不可投。
3、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d) a.肝肾损害;b.耳毒性;c.二重感染;d.过敏反应;e.胃肠道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
4、手消毒指征( abcd ):
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b、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d、接触消毒物品后。
5、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abcd ):
a、认真洗手;b、合理使用抗生素;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6、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abcd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营养不良者;c、老年人;d、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7、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abcd )。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8、医院感染爆发的可能途径有(abcde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b、共用呼吸机治疗;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9、医务人员正确洗手方法(abcde):
a、掌心相对揉搓;b、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c、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d、拇指在掌中揉搓;e、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10、医院内的外科伤口感染,须拿取标本做细菌培养时,标本的采样应尽可能取自新鲜的脓液,才具有临床诊断的意义。而正确的采样方法,以下哪些正确?( bc )。
a、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直接拿无菌的棉签取标标本送检。b、.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再用无菌的棉签取标本送检。c、将伤口的敷料去除后后,拭去表面旧的引流液,用无菌空针抽取深部伤口新脓液标标本送验检。
d、直接拿伤口敷料上的渗液送验检。
五、回答题:20分。
1、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履行下列职责。
答:(1)必须要严格按要求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采取哪些局部处理措施。
答:1、必须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该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