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突出一个“减”字,在精减文件会议上精准发力。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牵头,从县委、县政府文件做起,对文件、会议从严审核把关,切实把数量减下来,把质量提上去。一是严控文件数量。坚持少发文发短文,进一步规范行文程序、控制文件数量、提高发文质量。充分发挥各类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职能,对其成员调整、一般性工作安排、会议纪要和领导讲话由其自行发文。1-9月份,县委、县政府发文比去年同期下降xx%,达到省委下达的精简目标。二是严控会议数量。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务实管用的会,对全县性会议严格把关,严控会议规格和规模,对会议内容相近的合并召开,对参会范围基本相似的集中召开,严格执行每月第一周“无会周”制度,1-9月份会议数量同比减少xx%。
二是突出一个“合”字,在规范督查考核上精准发力。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狠抓落实做好督查工作的重要论述,制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切实规范县级督查检查考核工作,能合并的坚决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进一步简化程序、压缩时间,多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暗访方式,倾听群众诉求,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减轻基层负担。2019年度县级督查检查考核事项xx项,比2018年减少xx项,精简xx%。
三是突出一个“建”字,在建立长效机制上精准发力。以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为契机,全面推行一线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制定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具体意见》,建立健全督查长效机制,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规定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改变基层疲于应付各种迎评迎检、过度工作留痕的现状,让基层干部减少顾虑、踏实做实、敢于担当,能够甩开膀子抓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落实基层减负年各项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对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精简会议上措施还不够有力,我县各乡镇视频会议系统还不完善,还无法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减轻基层压力,造成基层干部反复跑现象;
二是督查考核还有待完善。考核机制和细则不够完善,痕迹主义现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县将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狠抓xx个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往实里抓、往深里做,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在办文、办会、督查、考核上再用劲、再发力,推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改终端见效,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让基层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减负成果。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纪委监委基层减负监督检查工作报告 8篇[朗读]
今年以来,我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和省、市关于“基层减负年”的工作部署,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聚焦文件数量精简、会议活动精简、督查检查规范三个重点,认真查摆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逐项制定整改措施,立查立改。现将整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改进“文风”方面。一是提高办文效率。收文做到随收随登记,及时拟注转办,从班子成员做起,加快公文阅处速度。二把减少发文数量。对上级、政府、部门的普发性文件,采用复印或者其他便捷方式布置,已开会部署并明确工作任务的,一搬不再发文;可以通过电话、微信沟通传递的,尽量不制发纸质文件。确需发文的,严格履行文件签发相关程序,保证文件质量。三是提高文稿质量。各类公文,必须经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把关;发文要求任务明确目标清晰,短小精悍内容实在,不发照抄照搬的文件,不发脱离实际的文件,文件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在改进“会风”方面。一是减少会议数量。我街道坚持每周二例会制度,把相关会议本着几会合一的形式召开,着力提高会议质量、注重成效,真正做到为基层减负。二是控制会议规模,开小会。尽量少开大会,多开小会,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尽量减少参会人数。三是提高会议效率,开短会。召开会议要求主题明确、准备充分,议程具体、规范,领导讲话紧扣主题,突出重点,言简意赅。
三、在减少“责任状”签订方面。街道坚决防止通过签“责任状”、搞“一票否决”转嫁责任的做法,通过进一步改进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改进方法手段,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街道没有与下级社区、部门签订过责任状。
四、在减少督查检查考核方面。街道严格履行督查检查考核名目繁多、不求实效、过度留痕问题,没有对下级社区、部门督查检查过。
五、取得的成效及进展情况,目前我街道文风会风得到有效整治,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发文件共减少11%,召开会议减少45%,督查检查考核减少100%,效能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在改进“文风”方面。一是提高办文效率。收文做到随收随登记,及时拟注转办,从班子成员做起,加快公文阅处速度。二把减少发文数量。对上级、政府、部门的普发性文件,采用复印或者其他便捷方式布置,已开会部署并明确工作任务的,一搬不再发文;可以通过电话、微信沟通传递的,尽量不制发纸质文件。确需发文的,严格履行文件签发相关程序,保证文件质量。三是提高文稿质量。各类公文,必须经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把关;发文要求任务明确目标清晰,短小精悍内容实在,不发照抄照搬的文件,不发脱离实际的文件,文件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在改进“会风”方面。一是减少会议数量。我街道坚持每周二例会制度,把相关会议本着几会合一的形式召开,着力提高会议质量、注重成效,真正做到为基层减负。二是控制会议规模,开小会。尽量少开大会,多开小会,会议只安排与会议内容密切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尽量减少参会人数。三是提高会议效率,开短会。召开会议要求主题明确、准备充分,议程具体、规范,领导讲话紧扣主题,突出重点,言简意赅。
三、在减少“责任状”签订方面。街道坚决防止通过签“责任状”、搞“一票否决”转嫁责任的做法,通过进一步改进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改进方法手段,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街道没有与下级社区、部门签订过责任状。
四、在减少督查检查考核方面。街道严格履行督查检查考核名目繁多、不求实效、过度留痕问题,没有对下级社区、部门督查检查过。
五、取得的成效及进展情况,目前我街道文风会风得到有效整治,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发文件共减少11%,召开会议减少45%,督查检查考核减少100%,效能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要求,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以纪法刚性约束推动问题一项一项整改到位。
当前在实践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纪检监察建议质量不高,制作不规范,对被建议单位的问题把握不准,原因剖析不透,建议理由阐述不充分,提出的措施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纪检监察建议发出后跟踪了解、落实和实效评估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削弱了纪检监察建议的严肃性,影响了建议的效果。纪检监察建议要真正产生效果,建议从以下方面来加强和改进工作。
首先,要健全机制,促进纪检监察建议规范管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纪检监察建议应由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审批后,以纪委、监委名义统一编号发出,在业务应用系统中对纪检监察建议实行统一管理、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定期开展评查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同时,鉴于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在侧重点、对象、目的、工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可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为增强实效性,笔者建议,下级纪委监委可以将本机关发送的纪检监察建议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必要时可由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开展纪检监察建议工作。
其次,要立足自身,提高纪检监察建议的质量。纪检监察建议能否得到被建议单位重视和采用,是衡量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纪检监察建议起草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确保提出的问题有事实和党规党纪、法律法规根据,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符合实际、可操作。对于纪检监察建议中涉及的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主动向相关领域专家咨询或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确保纪检监察建议的专业性。对于某一现象某一类型的问题,制发建议不在多,而在精、准、实。笔者建议,可以由案件监督管理室对各业务部门提出的纪检监察建议情况定期进行汇总,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研究,确定类案纪检监察建议课题,协调各业务部门开展类案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高纪检监察建议的质量和效果。要建立建议抄送制度,对一些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违法情形具有典型性的事项,在向有关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的同时,抄送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办案中发现的地区、行业管理制度上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向涉案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的同时,抄送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行业自律组织等。
再次,要动态跟踪,增强纪检监察建议的实效。纪检监察建议绝不是发出去就了事,要紧紧盯住效果,监督落实情况,要让纪检监察建议有“刚性”。建立“发送前沟通—发送后跟踪—逾期回复约谈”的流程机制,推动纪检监察建议落实,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监督制度。若被建议单位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及时,可依规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也可向其主管部门通报。对在整改工作中弄虚作假欺瞒组织的,严肃追究其纪律或者法律责任。
一纸建议,关乎监督质效。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柔”的方式达到“刚”的效果,就必须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建议的“含金量”,让每一份纪检监察建议真正成为“祛病除根”、标本兼治的良方,在强化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在实践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纪检监察建议质量不高,制作不规范,对被建议单位的问题把握不准,原因剖析不透,建议理由阐述不充分,提出的措施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纪检监察建议发出后跟踪了解、落实和实效评估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削弱了纪检监察建议的严肃性,影响了建议的效果。纪检监察建议要真正产生效果,建议从以下方面来加强和改进工作。
首先,要健全机制,促进纪检监察建议规范管理。制发纪检监察建议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纪检监察建议应由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审批后,以纪委、监委名义统一编号发出,在业务应用系统中对纪检监察建议实行统一管理、全程留痕、全程监督。定期开展评查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同时,鉴于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在侧重点、对象、目的、工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可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为增强实效性,笔者建议,下级纪委监委可以将本机关发送的纪检监察建议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必要时可由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开展纪检监察建议工作。
其次,要立足自身,提高纪检监察建议的质量。纪检监察建议能否得到被建议单位重视和采用,是衡量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纪检监察建议起草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确保提出的问题有事实和党规党纪、法律法规根据,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符合实际、可操作。对于纪检监察建议中涉及的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主动向相关领域专家咨询或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确保纪检监察建议的专业性。对于某一现象某一类型的问题,制发建议不在多,而在精、准、实。笔者建议,可以由案件监督管理室对各业务部门提出的纪检监察建议情况定期进行汇总,对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研究,确定类案纪检监察建议课题,协调各业务部门开展类案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高纪检监察建议的质量和效果。要建立建议抄送制度,对一些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违法情形具有典型性的事项,在向有关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的同时,抄送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办案中发现的地区、行业管理制度上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向涉案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的同时,抄送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行业自律组织等。
再次,要动态跟踪,增强纪检监察建议的实效。纪检监察建议绝不是发出去就了事,要紧紧盯住效果,监督落实情况,要让纪检监察建议有“刚性”。建立“发送前沟通—发送后跟踪—逾期回复约谈”的流程机制,推动纪检监察建议落实,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监督制度。若被建议单位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及时,可依规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也可向其主管部门通报。对在整改工作中弄虚作假欺瞒组织的,严肃追究其纪律或者法律责任。
一纸建议,关乎监督质效。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柔”的方式达到“刚”的效果,就必须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建议的“含金量”,让每一份纪检监察建议真正成为“祛病除根”、标本兼治的良方,在强化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