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从激昂雄壮的《国际歌》,到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起来”、“起来”、“起来”,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心声,唱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00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到繁荣发展的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地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
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在封建旧制下,人民群众地位卑微、生活困苦、尊严沦丧,中国人民仍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遭受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般的屈辱。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把人民利益放首位,打败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各种反动势力,打土豪、分田地、当家做主人,改写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中国人民真正挺直腰杆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完成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党带领人民“富起来”。新中国是在一片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其时经济瘫痪、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艰难,同时还面临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围堵。在内外交困、一贫如洗、举步维艰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审时度势、解放思想,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安定有序,民族团结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群众过上了有里有面、有滋有味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党带领人民“强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些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以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漫漫求索,100年卓越辉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本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以民为贵、一心为民、坚持初心、砥砺前行的时代壮美画卷。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在未来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用为民谋福的一腔热忱创造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 范文问答
- 答案列表
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观看心得[朗读]
今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度过了100个春秋,我们为党的历史悠久而感到高兴,为党的蓬勃向上而感到自豪。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不禁忆起了那些年的“党味”。
与共产党的“一见钟情”。2013年9月,我十分荣幸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培训,连续7天的学习,我蓦然发现,原来90多年前的中国,如此动荡,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渴望和平和幸福生活的心是如此强烈。先辈们执着追求“为人民谋幸福”的信仰,甚至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那一刻,我十分悔恨当初在学校一直是抱着应考的态度来学习历史,没有用心去感悟我们党走过的漫漫长路,那是我第一次由衷地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如此的伟大。
与共产党的“日久生情”。今年是我入职的第四年,在支部党组织的带领下,我参加了不少党建活动,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参观的“建川博物馆”,其中中流砥柱馆对我触动较大,通过展示“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三个单元,生动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抗战的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共产党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讲真,那是我第一次参观博物馆。入党之前,我一直认为参观博物馆的感受,在书中依然能够体验。当我真正看到建川博物馆展柜里呈现的那个时代的物品时,那种真实感,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是在书中无法体会的。自此,我对共产党的爱又多了一点。
与共产党的“惺惺相惜”。尽管我只是个基层工作者,也许我为党所做的贡献与烈士英雄们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当我们支部党组织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义不容辞;
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遇到失误时敢于承担责任。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今年疫情期间我践行得最为到位、感受也最为深刻,很荣幸自己也做了一名“逆行者”,在小区里为群众测量体温、宣传防护知识、帮助消毒……连续30余天的重复,看到了无数党员的默默付出,得到了群众真心的点赞,浓浓的“党味”萦绕在身边,每每想起都令人回味。
所谓“党味”,当年宣誓的入党誓词时刻在我脑海中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与共产党的“一见钟情”。2013年9月,我十分荣幸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培训,连续7天的学习,我蓦然发现,原来90多年前的中国,如此动荡,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渴望和平和幸福生活的心是如此强烈。先辈们执着追求“为人民谋幸福”的信仰,甚至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那一刻,我十分悔恨当初在学校一直是抱着应考的态度来学习历史,没有用心去感悟我们党走过的漫漫长路,那是我第一次由衷地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如此的伟大。
与共产党的“日久生情”。今年是我入职的第四年,在支部党组织的带领下,我参加了不少党建活动,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参观的“建川博物馆”,其中中流砥柱馆对我触动较大,通过展示“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三个单元,生动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抗战的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共产党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讲真,那是我第一次参观博物馆。入党之前,我一直认为参观博物馆的感受,在书中依然能够体验。当我真正看到建川博物馆展柜里呈现的那个时代的物品时,那种真实感,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是在书中无法体会的。自此,我对共产党的爱又多了一点。
与共产党的“惺惺相惜”。尽管我只是个基层工作者,也许我为党所做的贡献与烈士英雄们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当我们支部党组织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义不容辞;
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遇到失误时敢于承担责任。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今年疫情期间我践行得最为到位、感受也最为深刻,很荣幸自己也做了一名“逆行者”,在小区里为群众测量体温、宣传防护知识、帮助消毒……连续30余天的重复,看到了无数党员的默默付出,得到了群众真心的点赞,浓浓的“党味”萦绕在身边,每每想起都令人回味。
所谓“党味”,当年宣誓的入党誓词时刻在我脑海中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其他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值“七一”来临之际,党员干部上好“三堂课”,共同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牢固“理想”课,帮助干部明晰目标。理想是人们在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通过艰苦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志”是决定一个人行为、成就最基本的要素,党员干部必须心存大志,树牢目标,要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要有完成基本工作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也是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远大理想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立足本职、放眼未来,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实做起、从每一件具体事项做起,才能把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化为具体的,最终成长为“有理想”的好干部。
严肃“纪律”课,刺激干部不敢妄为。《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的位置越高,就越要谨慎,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明白这一个道理。作为党的干部,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会好一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干部管理不外如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严明纪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纪律约束。作为党员干部,要明白纪律是越来越严,作风建设是越抓越紧,既然选择了这种职业,就必须要始终牢记政治责任,必须自觉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必须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最终成长为“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好干部。
关注“心理”课,鼓励干部不忘初心。干部的思想是老生常谈,但必须要长期坚持下去,因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俗话说,“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上好一堂党课,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践准备。作为一个好的老师绝不是高高挂起地讲,而是放低自己,与学生交朋友,是要讲心的,同样地,组织在管理干部上也一定要真心换真心,不敷衍了事,通过交心谈心了解干部思想动态的同时,如若发现有不当之处务必及时提醒、警示,始终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与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督促干部遵规守纪,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最终成长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党课务必真正为下级“打好样”“定好调”,方能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牢固“理想”课,帮助干部明晰目标。理想是人们在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通过艰苦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志”是决定一个人行为、成就最基本的要素,党员干部必须心存大志,树牢目标,要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要有完成基本工作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也是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远大理想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要立足本职、放眼未来,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实做起、从每一件具体事项做起,才能把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化为具体的,最终成长为“有理想”的好干部。
严肃“纪律”课,刺激干部不敢妄为。《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的位置越高,就越要谨慎,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明白这一个道理。作为党的干部,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会好一点。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干部管理不外如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严明纪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纪律约束。作为党员干部,要明白纪律是越来越严,作风建设是越抓越紧,既然选择了这种职业,就必须要始终牢记政治责任,必须自觉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必须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最终成长为“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好干部。
关注“心理”课,鼓励干部不忘初心。干部的思想是老生常谈,但必须要长期坚持下去,因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高低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俗话说,“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上好一堂党课,必须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践准备。作为一个好的老师绝不是高高挂起地讲,而是放低自己,与学生交朋友,是要讲心的,同样地,组织在管理干部上也一定要真心换真心,不敷衍了事,通过交心谈心了解干部思想动态的同时,如若发现有不当之处务必及时提醒、警示,始终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与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督促干部遵规守纪,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最终成长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党课务必真正为下级“打好样”“定好调”,方能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 100 岁华诞。
回顾 100 年的风雨历程,情不自禁使人思绪万千。漫步在 100 年的历史长廊,沧海桑田,党始终像一只振翅翱翔的海燕,搏击长空;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昭示远方;像一支经久不息的号角,吹奏着时代的强音,辉煌于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史卷。
忆往昔——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和鸦片敲开了尘封两千多年的封建国门,在中国的大地上肆意践踏、瓜分豆剖,中国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奴役生活。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亡国灭种的命运,前仆后继,上下求索,积极寻找中国摆脱列强压迫、走向振兴的道路。但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只是在历留下了悲壮的篇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犹如夜航有了指路明灯,带领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披荆斩棘、血雨腥风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自己当家做了主人!看今朝——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征程。大家齐劳动、抓生产,深化改革,发展经济,使得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家风貌日新月异。昔日的“东方睡狮”终于实现了富民强国之梦。
展未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更加蓬勃发展,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党带领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悠悠 100 载,写进了多少坎坷与荆棘,溶进了多少屈辱和血泪,更记载了多少沧海变桑田的伟大业绩。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繁荣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面对鲜艳的党旗,缅怀党的光辉历史,我热血沸腾。在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行的漫漫征途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在党的事业的感召下,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这些先驱者们已将自己的血肉身驱化作希望的种子,洒向了革命的风雨,筑起了民族独立的不朽长城。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些先进者们已将自己的生命熔铸成了一块基石,奠基给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楼大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神州大地上又广为传颂着一位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我是从他的秘书所著的《一个秘书眼里的牛玉儒》一文中,详细了解到牛玉儒的事迹的,对他的事迹的了解过程,是我心灵震撼的过程、灵魂洗礼的过程、情感升华的过程。作为一名副省级干。
部,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待人是那么和蔼可亲、随和大方,可对待工作,他却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和他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他工作起来总是马不停蹄、夜以继日。他肝癌晚期住院 3 个月,3 次返回呼市,以超人的毅力强撑着部署检查各项工作。直到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心里牵挂的还是工作,只要有人来探视,他总会急切的询问:哪些项目进展得怎么样了,存在什么问题,老百姓有什么反映……每说一句他都非常吃力,大汗淋漓,可他还是问啊说啊。他是本色的“平民书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的疾苦和群众的冷暖。他经常对干部们说:“老百姓是最不容易的。”在难得的休息日里,他经常走着去小街巷,看到小街巷里没有路灯,他说:“孩子们下了晚自习,走在这能安全吗”看到小街巷的路坑坑洼洼,他说:“老百姓一出门,心情能好吗”有一次,他指着盲人道上的电线杆,批评管城建的领导说:“盲人道上的电线杆不拔掉,这不是害人吗与其让盲人骂我,还不如我先骂你们!”他真诚地牵挂着、深爱着他的百姓,同时他又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和亲人,他出差从不住豪华宾馆,吃饭只在一般的小饭店,他的 5 个兄妹至今生活在老家,过着普通人的普通日子。人们可能很难理解,当这么大的官,只要他说一句话,签一个字,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什么事情办不成可他牢记的是入党时手握拳头的诤诤誓言,是一个共产党人起码的行为准则。牛玉儒走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的为官风范、从政信念、一身正气和爱民情怀,将永世长存!这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民好公仆和为革命献身的先驱者,以及我们身边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着的优秀共产党员,构成了气势恢宏的民族复兴的人物卷。这,就是党在我们心中实实在在的形象,他们折射出党旗的鲜艳、党征的亮丽,是我们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标杆?
我也是在党旗下宣誓过的党的一分子,是党的儿子,我的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我也许没有机会像英雄人物那样用轰轰烈烈的人生壮举向党表达忠诚,但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哪怕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哪怕只是一棵小草,也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生命的绿色,永远听党的话,坚定跟党走,立足岗位,勤恳工作,永不懈怠,这是我一生无怨无悔的追求!我坚信,只要把自己的全部生命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鲜红的党旗上也会闪耀着我们用青春书写的一片辉煌。
在“七一”来临前夕,那首歌又在我心中回荡:“中国共产党,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永远跟你走……”让我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以模范为榜样,充分发挥聪明才。
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党旗再添光彩。
回顾 100 年的风雨历程,情不自禁使人思绪万千。漫步在 100 年的历史长廊,沧海桑田,党始终像一只振翅翱翔的海燕,搏击长空;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昭示远方;像一支经久不息的号角,吹奏着时代的强音,辉煌于中华民族振兴崛起的史卷。
忆往昔——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和鸦片敲开了尘封两千多年的封建国门,在中国的大地上肆意践踏、瓜分豆剖,中国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奴役生活。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亡国灭种的命运,前仆后继,上下求索,积极寻找中国摆脱列强压迫、走向振兴的道路。但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只是在历留下了悲壮的篇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犹如夜航有了指路明灯,带领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披荆斩棘、血雨腥风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自己当家做了主人!看今朝——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征程。大家齐劳动、抓生产,深化改革,发展经济,使得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家风貌日新月异。昔日的“东方睡狮”终于实现了富民强国之梦。
展未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更加蓬勃发展,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党带领中国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悠悠 100 载,写进了多少坎坷与荆棘,溶进了多少屈辱和血泪,更记载了多少沧海变桑田的伟大业绩。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繁荣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面对鲜艳的党旗,缅怀党的光辉历史,我热血沸腾。在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行的漫漫征途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在党的事业的感召下,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这些先驱者们已将自己的血肉身驱化作希望的种子,洒向了革命的风雨,筑起了民族独立的不朽长城。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这些先进者们已将自己的生命熔铸成了一块基石,奠基给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楼大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神州大地上又广为传颂着一位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我是从他的秘书所著的《一个秘书眼里的牛玉儒》一文中,详细了解到牛玉儒的事迹的,对他的事迹的了解过程,是我心灵震撼的过程、灵魂洗礼的过程、情感升华的过程。作为一名副省级干。
部,他没有一点官架子,待人是那么和蔼可亲、随和大方,可对待工作,他却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和他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他工作起来总是马不停蹄、夜以继日。他肝癌晚期住院 3 个月,3 次返回呼市,以超人的毅力强撑着部署检查各项工作。直到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心里牵挂的还是工作,只要有人来探视,他总会急切的询问:哪些项目进展得怎么样了,存在什么问题,老百姓有什么反映……每说一句他都非常吃力,大汗淋漓,可他还是问啊说啊。他是本色的“平民书记”,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的疾苦和群众的冷暖。他经常对干部们说:“老百姓是最不容易的。”在难得的休息日里,他经常走着去小街巷,看到小街巷里没有路灯,他说:“孩子们下了晚自习,走在这能安全吗”看到小街巷的路坑坑洼洼,他说:“老百姓一出门,心情能好吗”有一次,他指着盲人道上的电线杆,批评管城建的领导说:“盲人道上的电线杆不拔掉,这不是害人吗与其让盲人骂我,还不如我先骂你们!”他真诚地牵挂着、深爱着他的百姓,同时他又严格地约束着自己和亲人,他出差从不住豪华宾馆,吃饭只在一般的小饭店,他的 5 个兄妹至今生活在老家,过着普通人的普通日子。人们可能很难理解,当这么大的官,只要他说一句话,签一个字,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什么事情办不成可他牢记的是入党时手握拳头的诤诤誓言,是一个共产党人起码的行为准则。牛玉儒走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的为官风范、从政信念、一身正气和爱民情怀,将永世长存!这些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人民好公仆和为革命献身的先驱者,以及我们身边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工作着的优秀共产党员,构成了气势恢宏的民族复兴的人物卷。这,就是党在我们心中实实在在的形象,他们折射出党旗的鲜艳、党征的亮丽,是我们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标杆?
我也是在党旗下宣誓过的党的一分子,是党的儿子,我的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我也许没有机会像英雄人物那样用轰轰烈烈的人生壮举向党表达忠诚,但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哪怕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哪怕只是一棵小草,也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生命的绿色,永远听党的话,坚定跟党走,立足岗位,勤恳工作,永不懈怠,这是我一生无怨无悔的追求!我坚信,只要把自己的全部生命融入到党的事业中去,鲜红的党旗上也会闪耀着我们用青春书写的一片辉煌。
在“七一”来临前夕,那首歌又在我心中回荡:“中国共产党,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永远跟你走……”让我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以模范为榜样,充分发挥聪明才。
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党旗再添光彩。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英雄,是一个民族最厚重的底色,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关键力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首建党百年以来的这段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敢干、敢拼、敢闯,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致敬英雄,铭记伟大的英雄事迹。百年来,从九原板荡的危机中诞生,在烽火硝烟的战争中淬火,于激情燃烧的建设中挺立,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壮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奇迹背后为之而奋斗的一个又一个英雄。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躯堵枪眼的黄继光、隐“功”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鲜红印记,还是“闯新路、攻难关、求胜利”时代光芒的深情镌刻,都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员为国奉献、矢志前行的永恒坐标,我们要铭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致敬英雄,传承不朽的英雄精神。先辈们为国家尊严、民族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这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岁月流逝,英雄迟暮,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时代依然需要英雄。刚刚过去的今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涌现了新时代的人民英雄,有敢医敢言的钟南山院士,救死扶伤的张定宇院长,有奉献生命之火点燃苦寒贫穷土地的黄文秀、郭彩廷……新时代新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传承着先辈们的英雄精神,我们党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融的鱼水情不会减弱,不惧艰险的英雄情怀没有褪色,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不会改变。
致敬英雄,唱响奋斗的英雄凯歌。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勉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今年,我们要锚定“十四五”目标任务,重整行装再出发,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发扬英雄精神,既要深学,更要笃行。对标学习英雄,要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干起,在点滴中提升、从小节上磨炼,以实际行动学习先进,在本职岗位彰显担当。勇于攻坚克难,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打好战疫下半场,抓实抓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高唱“英雄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壮丽凯歌。
致敬英雄,铭记伟大的英雄事迹。百年来,从九原板荡的危机中诞生,在烽火硝烟的战争中淬火,于激情燃烧的建设中挺立,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壮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奇迹背后为之而奋斗的一个又一个英雄。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躯堵枪眼的黄继光、隐“功”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鲜红印记,还是“闯新路、攻难关、求胜利”时代光芒的深情镌刻,都是激励一代代共产党员为国奉献、矢志前行的永恒坐标,我们要铭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
致敬英雄,传承不朽的英雄精神。先辈们为国家尊严、民族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这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岁月流逝,英雄迟暮,但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时代依然需要英雄。刚刚过去的今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涌现了新时代的人民英雄,有敢医敢言的钟南山院士,救死扶伤的张定宇院长,有奉献生命之火点燃苦寒贫穷土地的黄文秀、郭彩廷……新时代新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传承着先辈们的英雄精神,我们党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融的鱼水情不会减弱,不惧艰险的英雄情怀没有褪色,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不会改变。
致敬英雄,唱响奋斗的英雄凯歌。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勉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今年,我们要锚定“十四五”目标任务,重整行装再出发,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发扬英雄精神,既要深学,更要笃行。对标学习英雄,要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干起,在点滴中提升、从小节上磨炼,以实际行动学习先进,在本职岗位彰显担当。勇于攻坚克难,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打好战疫下半场,抓实抓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当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高唱“英雄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