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画油画,已逾两百年。真正将油画作为一种基本视觉表达的语言,却是上个世纪之初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院创立之后的事。当时一批优秀的艺术青年负笈留洋,接受了较系统的油画绘画的训练。

潘鸿海热爱江南,他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江南。油画出自西方,欧洲的油画艺术有着适合表现其本土语言和历史传统的积淀,单纯地拿来主义,以西洋油画的语言来述说东方,会显得生硬和滑稽。所以,用油画解读中国江南,必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目前大概只有两位艺术家获得了成功,陈逸飞和潘鸿海。在审美意识当中,陈逸飞表现的多为大家闺秀,而潘鸿海则着眼于小家碧玉,似乎同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一些,也就愈加亲切。

潘鸿海,中国二十世纪中叶浪漫写实艺术家代表人物之一。1942年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历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记者、美术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富春江画报》负责人、浙江画院院长。现为浙江文史馆馆员、浙江画院名誉院长,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画痴”,这是很多人对潘鸿海的印象。画中国的油画是多年来潘鸿海在追求的目标,他一直在默默耕耘着,“我要画中国的油画,如何做中国的油画家,特别是江南的油画家,也是我直到今天为止始终在追求的梦,我一直完善、在思考。”潘鸿海说。

陪伴潘鸿海写生的,常常有几位模特儿,有的后来触了“电”,成为一代影视名星。仔细欣赏潘鸿海的人物作品,多少可以读出一些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