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问答
- 答案列表
法定免责条件: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朗读]
免责条件是指对于行为人免除法律责任的条件.它在不同的法律上有不同的规定.私法上的免责条件有两种:法定免责条件,主要指不可抗力;意定免责条件,包括超过时效、有效补救和自愿协议.公法的免责任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追诉时效、自首立功和当事人不起诉等。
归责原则:1、责任法定;2、公正原则;3、效益原则;4、合理性原则;免责条件:1、时效免责;2、不诉或协议免责;3、自首、立功免责;4、补救免责;5、自助免责;6、人道主义免责。
合同法规定的法定的免责事由仅限于不可抗力.《合同法》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常见的不可抗力有: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2、政府行为.政府行为一定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发生,且不能预见的情形.如运输合同订立后,由于政府颁布禁运的法律,使合同不能履行.3、社会异常形象.一些偶发的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罢工骚乱等.不可抗力虽为合同的免责事由,但有关不可抗力的具体事由很难由法律作出具体列举式的规定,因此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可以在订立不可抗力条款时,具体列举各种不可抗力的事由。
免责,也称法律责任的免除,是法律责任由于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主要存在时效免责、不诉及协议免责、自首、立功免责和因履行不能而免责四种形式。
主要指不可抗力的情形,其他如受害人同意、紧急避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