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其它问答
- 答案列表
春分是什么意思:春分的古诗[朗读]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大约为3月20-21日期间),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
中国人按照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最形象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人类一,春分二分,指春分、秋分.先民们发现在春天的某一天,白天和夜间的时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