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味精味精的简介味精是一种调味品,易溶于水,能给植物性食物以鲜味,给肉食以香味.在汤、菜中放入少许味精,会使其味道更鲜美.有时,味精还能恢复食物在调制过程中丧失的香味.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进入肠胃以后,很快分解出谷氨酸,谷氨酸是由蛋白质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的一种,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在人体内能起来改善和保持大脑机能的作用.由于人的大脑组织能氧化谷氨酸钠而产生能量,因此适量食用味精有助于促使脑神经疲劳的缓解.谷氨酸钠在100℃时就会被分解破坏,大部分谷氨酸钠变成焦谷氨酸钠.这样不但丧失了味精的鲜味,而且所分解。
- 自然问答
- 答案列表
味精什么时候放:炒菜什么时候放味精最合适[朗读]
味精遇高温容易挥发,所以一般应在起锅之前放,而鸡精放的时间可以随意些,但也最好不要在高温油中直接放当然这些最好都少吃些。
1、煮汤时,由于汤的温度不会超过220度,所以谷氨酸钠不会转变成谷氨酰胺,此时可以早放味精.2、炖菜的温度也不会超过220度,也可早一点放.3、炒菜时,虽然菜上的温度相对较低,锅底的温度超过220度,所以,在炒菜结束关火后再放味精。
在烹制菜肴过程中,适量地放点味精,可以使菜肴味道鲜美,促进食欲.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通常含90%左右.它有强烈的肉类鲜味,溶于2000~3000倍的水中。
1、鸡精是一种以新鲜鸡肉、鸡骨、鲜鸡蛋为基料,通过蒸煮、减压、提汁后,配以盐、糖、味精(谷氨酸钠)、鸡肉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等物质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