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就是存善,追寻天理。
- 情感问答
- 答案列表
朱熹的理是什么意思:朱熹的理指的是什么[朗读]
你记错了,朱熹只说过“理在气先”,没说过“理在事先”.“理'和“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气”是指构成客观世界的极细小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
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
他们把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通俗地讲就是一系列规章制度,不行于文字,但人人都要遵守,比如说男女授受不亲,任何一个女人,包括女孩违反了,她都要死。
理气论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