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在前人造纸术的基础上,改革和推广了造纸技术.新的造纸术使旧的不便书写的麻纸变成了至今大致结构没有改变的良纸工艺。
- 自然问答
- 答案列表
什么时候有的纸:什么时候有纸[朗读]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是沿用公元五世纪的历史家范晔(398—445)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62—121)于汉和帝永元十七年(。
早在西汉时,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造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使纸很快被应用推广.从6世纪开始,造纸术逐渐传往朝鲜、日本,以后又经阿拉伯、埃及、西班牙传到欧洲的希腊、意大利等地.1150年,西班牙开始造纸,建立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此后,法国(1189)、意大利(1276)、德国(1391)、英国(1494)、荷兰(1586)、美国(1690)都先后建厂造纸.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中世纪的欧洲,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围极其狭小,纸的发明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教育、政治、商业等方面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
《说文解字》“纸,絮一苫也,从纟氏声,(诸氏切)”.(中华书局影印1963版p在《说文解字》成书的时候,“纸”字指称的(麻纤维)絮渣,和【纟+氐】字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