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出于《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 其它问答
- 答案列表
醍醐灌顶是什么意思:醍醐灌顶下一句是什么[朗读]
“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醍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槃”、“佛性”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
“醍”指古时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醍知醐灌顶比喻道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语出专《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属顶.”。
【词目】:恍然大悟【拼音】:huǎngrándàwù【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理解、明白.一下子明白了,顿时清楚了.【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
比喻受到启发的豁然开朗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