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出土的文物如下:
1、舞蹈盆:1995年同德县宗日遗址157号墓出土,高。
1。
2、5厘米,口径2。
2、8厘米,底径。
9、9厘米,卷唇,鼓腹,平底,为细泥红陶,内外黑彩,内壁上部绘有两组舞蹈人像,分别为11人和13人,头饰较宽大,下着裙装,手拉手,一幅活生生的集体舞画面,两组人像间以折线、斜线、圆点纹相隔,下面再绘出4道弦纹,使得整个画面饱满充实,极富艺术感染力,从总体看,该器造型合理,质地细腻,表面光亮,彩绘运笔娴熟,图案疏密得当,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比1973年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更加美观大方,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稀世珍宝。
2、骨叉、骨勺、骨刀:1995年,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出土了一把距今5000年骨质餐叉,这把被誉为“人类餐叉之祖”的骨叉,它折射出了5000年前这片古大陆上的远古先民的生活情态与文明高度。
3、彩陶壶:民和县核桃庄出土,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博物馆于1985年4月,收藏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早期的螺旋纹彩陶壶,经青海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件彩陶壶上绘制的是竖向七方连作的“s”形螺旋纹,纹饰之独特,制作之精美,在马厂时期的彩陶上很少见到,其它文化类型的彩陶上也很难见到,这样精美的螺旋纹彩陶壶无疑是马厂早期彩陶中的瑰宝,在彩陶王国中也算是一件杰出的艺术品。
4、裸体人像壶:1974年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出土,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酒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裸体浮雕彩陶壶融浮雕和绘画的艺术手法于一身,在数以万计的彩陶器皿中脱颖而出,被誉为稀世艺术珍品。
- 体育问答
- 答案列表
在青海大通出土的文物有哪些[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