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贵州省石阡县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那么农历二十四节气历史渊源是什么呢?感兴趣的网友们,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农历二十四节气
1、“春官”是周代一种职官,执掌农耕事务。后世民间出现扮装春官的说唱艺人在农村走家串户表演,形成一种劝农祈福的“春官送春”习俗。说唱者又被俗称为“春倌”。清乾隆石阡府志、县志有说春习俗的记载。石阡侗族吸收了这一习俗并传承下来。
2、相传唐朝皇帝李世民时期,有封氏兄弟为其开国立下赫赫战功,太宗分封时,兄弟两人愿为国家尽自己绵薄之力,于是太宗皇帝封他俩为“春官”(春官在古代就是掌管一个地方的礼节,每年向百姓讲解农事季节),并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官说春逐步由官方演变成民间形式,立春前后春官走村串寨去说春,用演唱的形式劝农行耕、教化民众,这个民俗逐步传承下来。
3、石阡说春这一民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通过世代相传,其基本形式得以保留。在20世纪末,随着现代生活步伐与节奏的改变,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这一古老习俗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以上就是对于农历二十四节气历史渊源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 历史问答
- 答案列表
农历二十四节气历史渊源是什么[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