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从15岁格竹悟道开始,到38岁于贵州龙场(今贵州省修文县)大悟,悟出的是“知行合一”,但此并非是阳明先生的终极思想,他的终极思想是在其49岁(一说50岁)时所提出的“致良知”三字。
王阳明先生讲:“某于良知之说,从千死百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致良知”的命题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的最终确定。
“致良知”是有两个词的精妙组合,一个是“致知”;一个是“良知”
“致知”是源于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而“良知”则源于《孟子》,这两个词看着简单,其实蕴含着儒门极深的修学体系在内,非旦夕之功所能洞见。
简单的讲,“良知”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即“本来面目”,而“致良知”就是如同拨云见日般重现“良知”的功夫所在。
往俗了讲,“良知”是我们的内心善良的一种本底精神,而“致良知”是让我们将此“良知”推充开来,做一个讲道德、讲底线、讲信誉、讲品格的高素质的中国人。
有一个故事反映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说,很有意思。
王阳明有个弟子叫南大吉,他有一天对王阳明讲:“先生经常看到我许多过错,为什么不说一句话呢?”
王阳明问:“有什么过错?”
南大吉便一一道来,等他讲完了,阳明先生笑着说:“我早讲过了。”
南大吉莫名其妙的说:“什么?”
王阳明讲:“我没有跟你讲这些过错,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南大吉搔了一下头,说:“是我的良知告诉我的。”
王阳明笑道:“良知是谁说的?”
南大吉道:“是先生讲的。”
王阳明大笑道:“对了,这不等于是我跟你说的吗?”
这个故事既彰显了王阳明的智慧,也讲了良知能知善知恶的大作用。
其实作为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这一点是王阳明所坚信的。
又一个故事,王阳明在平定四省匪乱时,抓住了不可一世的大匪首谢志珊,谢志珊被抓后,王阳明奇怪地跟他讲起了“良知”之道,谢志珊冷笑道:“老子就没良知!”
王阳明笑着说:“天气好热,把外套脱了吧!”
谢老珊二话没说,就把外套脱了。
王阳明说:“再脱”
直到谢志珊只穿了一条底裤之时,王阳明又笑道:“接着脱啊!”
谢志珊脸胀得通红道:“这不好吧?”
王阳明大笑道:“看来大名鼎鼎的谢志珊也有羞耻之心,这羞耻之心就是良知啊,你不是说你无良知吗?你讲讲看。”
谢志珊低头无言以对。反观当下,从历史到现实的今天,人们已忘记了“良知”,只是争名夺利,信誉不重要了,底线也不讲了,于是,三鹿奶粉的事件出来了,地沟油的事件爆发了,至此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这个时代最缺的正是“良知”,我们开始呼唤“良知”的回归,我们开始努力要做一个“致良知”的良好公民。
反观欧美、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其实国民素质教育这一块却成了我们的短板,当我们在攻击中医之时,日本早在80年代就开始把中医称为东方医学而大力弘扬,欧美对中医也极其重视,只是我们的中药材不能进入欧美市场,为什么?质量不过关。
说一句中肯的话,“致良知”在时代的今天已成为关乎国运命脉的重大课题,我们每一个国人须从个人做起,来“致良知”,中华的崛起才有真正的落脚点,中华的昌盛才是有源之水。
所以,我们发起倡议,呼吁每一个国人开始“致良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
- 文化问答
- 答案列表
如何理解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朗读]
要理解王明阳的“致良知”,首先要理解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在中国哲学里,心与物,内与外,事与理之间,并不存在很大的界线。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并不存在唯物与唯心的对立,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非唯”论。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里的一个重要基石,然而在“良知”是什么,在其不同语境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这也是许多人读王阳明心学时的困惑所在。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是未能理解“良知”实际上有三层内涵,是由里及外,一层层拓展的。
第一层含义:本心
儒家一直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把“致知”加了一个字,叫“致良知”。良知这个词的出处,是孟子说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是不假思索的内心深处的认识,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本心”
在儒家看来,本心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与生俱来,故而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所有人都有的。心学鼻祖陆九渊把孟子说的四心,称之为本心,这也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那么“心”又是什么呢?心不是心脏,也不是大脑,它不是器官,也不是物质。王阳明说:“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心就是无影无形却能让人思考、判断、视听、言动的精神主体。
关于本心,有一个故事。
南宋时曾担任富阳主簿(书记官)的杨简是陆九渊的粉丝。有一回,陆九渊路过富阳,杨简把大神请来,虚心求教:“先生说要明心,究竟什么才是本心呢?”
正好此时,有人来告状,杨简只得把问题抛在一旁,先审案子。陆九渊一声没吭,坐在一旁瞧着。小案子对杨简来说没什么难度,三下五除二搞定了。审完案了,谦虚好学的杨简继续请教“何为本心”
本心是什么,陆九渊摇着蒲扇说:“你审案时,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就是你的本心。”怎知一件事是对或错呢?因为你的内心深处,便是有一种判断是非的良知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本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心存有一种能分别、判断、辨析的能力。
这就是良知的第一层含义,即本心。
第二层含义:正知或正见
为什么王阳明要用“良知”这个词,因为“良”包括有好的、善的、正确的意思。因此,良知就是正知或正见。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认知,正确的知识,正确的见解,用现代语境说,就是科学的认知。
如果说本心是良知的体,那知正知就是良知的用。王阳明有这样的表述:“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得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
多闻多见,就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这种认识,在王阳明看来,也是“致良知之功”。很多人在读心学时,总有一个困惑,王阳明老说“致良知”,但“良知”有啥用呢?这种困惑的由来,主要是狭义地把良知理解为“良心”,即纯粹道德层面。这种理解不能说错,因为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心学里,良知的确更多指向道德层面。但是,倘若良知只是道德,那么就太狭隘了。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王阳明还是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带兵打仗只是靠道德吗?显然不是,他是非常精通兵法的。研究兵法,也是致良知。因为良知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正知,军事有军事的规律,弄明白了,就是一种正确的认知。
推而广之,今天的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等等,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只要能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印证的学问,无一不可称为“良知”
我们今天讲心学,不要总抱着古人的大腿。今天世界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比起古人,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要远远超过他们。我看到不少自诩研究心学的人,讲良知时举的例子,还是古人讲的“礼”啊,“孝”啊那一套,完全不能与时俱进。我一直在重复冯友兰先生的伟大见解:对于前人的思想,我们要接着讲,不是照着讲。
第三层含义:宇宙本体
这个跳跃性太大了。
一开始还在说我们的内心,一下子跳到宇宙本体了。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特色。王阳明写过几首以良知为题的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时乾坤万有基。”
本心或良知,是“万化根源”,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还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把心或良知,扩充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在王阳明之前,陆九渊就表达过:“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要如何来理解,心之本体,即是宇宙之本体呢?
惠施曾说过: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与小只是表象,大一小一,本质都是“一”。在中国哲学里,“一”经常指代本体或本根。人在个体存在上是有限的,受限的,但是在精神层面上是无限的,因为精神是无形的,无形的就是无有边界,无有边界,又哪来的限制呢?从这点来看,人在精神性上,或者是说心的性质上,与宇宙的精神,或宇宙之心是完全等同的。
在一般人看来,外部世界是独立于人而存在,就不受你影响,人死了,宇宙不也照样运行着吗?世界不差你一个人,也不差你的心。把人的心提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人类是不是过于自大傲慢了呢?
然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似乎在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直觉的正确性。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的提出者惠勒在2006年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是万物成形的参与者,不只是近在眼前的事物,还包括远在天边和久远以前的事物。”他想象中的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波,只有在观察它的时候,它才成形。这个看法,与王阳明说的“岩中花树”如出一辙。
这种理论,是否能在科学上完全站得住脚,我们这里且不论。但是其现实意义是巨大的,让我们能认识到,我们并非藐小的个体,而是具备催动世界改变的能量,这就是心学的意义所在。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里的一个重要基石,然而在“良知”是什么,在其不同语境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这也是许多人读王阳明心学时的困惑所在。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是未能理解“良知”实际上有三层内涵,是由里及外,一层层拓展的。
第一层含义:本心
儒家一直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把“致知”加了一个字,叫“致良知”。良知这个词的出处,是孟子说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是不假思索的内心深处的认识,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本心”
在儒家看来,本心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与生俱来,故而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所有人都有的。心学鼻祖陆九渊把孟子说的四心,称之为本心,这也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那么“心”又是什么呢?心不是心脏,也不是大脑,它不是器官,也不是物质。王阳明说:“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心就是无影无形却能让人思考、判断、视听、言动的精神主体。
关于本心,有一个故事。
南宋时曾担任富阳主簿(书记官)的杨简是陆九渊的粉丝。有一回,陆九渊路过富阳,杨简把大神请来,虚心求教:“先生说要明心,究竟什么才是本心呢?”
正好此时,有人来告状,杨简只得把问题抛在一旁,先审案子。陆九渊一声没吭,坐在一旁瞧着。小案子对杨简来说没什么难度,三下五除二搞定了。审完案了,谦虚好学的杨简继续请教“何为本心”
本心是什么,陆九渊摇着蒲扇说:“你审案时,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就是你的本心。”怎知一件事是对或错呢?因为你的内心深处,便是有一种判断是非的良知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本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心存有一种能分别、判断、辨析的能力。
这就是良知的第一层含义,即本心。
第二层含义:正知或正见
为什么王阳明要用“良知”这个词,因为“良”包括有好的、善的、正确的意思。因此,良知就是正知或正见。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认知,正确的知识,正确的见解,用现代语境说,就是科学的认知。
如果说本心是良知的体,那知正知就是良知的用。王阳明有这样的表述:“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得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
多闻多见,就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这种认识,在王阳明看来,也是“致良知之功”。很多人在读心学时,总有一个困惑,王阳明老说“致良知”,但“良知”有啥用呢?这种困惑的由来,主要是狭义地把良知理解为“良心”,即纯粹道德层面。这种理解不能说错,因为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心学里,良知的确更多指向道德层面。但是,倘若良知只是道德,那么就太狭隘了。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王阳明还是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带兵打仗只是靠道德吗?显然不是,他是非常精通兵法的。研究兵法,也是致良知。因为良知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正知,军事有军事的规律,弄明白了,就是一种正确的认知。
推而广之,今天的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等等,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只要能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印证的学问,无一不可称为“良知”
我们今天讲心学,不要总抱着古人的大腿。今天世界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比起古人,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要远远超过他们。我看到不少自诩研究心学的人,讲良知时举的例子,还是古人讲的“礼”啊,“孝”啊那一套,完全不能与时俱进。我一直在重复冯友兰先生的伟大见解:对于前人的思想,我们要接着讲,不是照着讲。
第三层含义:宇宙本体
这个跳跃性太大了。
一开始还在说我们的内心,一下子跳到宇宙本体了。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特色。王阳明写过几首以良知为题的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时乾坤万有基。”
本心或良知,是“万化根源”,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还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把心或良知,扩充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在王阳明之前,陆九渊就表达过:“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要如何来理解,心之本体,即是宇宙之本体呢?
惠施曾说过: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与小只是表象,大一小一,本质都是“一”。在中国哲学里,“一”经常指代本体或本根。人在个体存在上是有限的,受限的,但是在精神层面上是无限的,因为精神是无形的,无形的就是无有边界,无有边界,又哪来的限制呢?从这点来看,人在精神性上,或者是说心的性质上,与宇宙的精神,或宇宙之心是完全等同的。
在一般人看来,外部世界是独立于人而存在,就不受你影响,人死了,宇宙不也照样运行着吗?世界不差你一个人,也不差你的心。把人的心提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人类是不是过于自大傲慢了呢?
然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似乎在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直觉的正确性。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的提出者惠勒在2006年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是万物成形的参与者,不只是近在眼前的事物,还包括远在天边和久远以前的事物。”他想象中的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波,只有在观察它的时候,它才成形。这个看法,与王阳明说的“岩中花树”如出一辙。
这种理论,是否能在科学上完全站得住脚,我们这里且不论。但是其现实意义是巨大的,让我们能认识到,我们并非藐小的个体,而是具备催动世界改变的能量,这就是心学的意义所在。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