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多岁的护林员告诉我:鸟窝并不是鸟的家,而且也不会在里面睡觉。当时我难以置信,鸟儿怎么会没有家呢?查阅大量资料和书籍后,才发现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见到的鸟窝开口都是朝上的,在下雨的时候鸟窝其实并不能挡雨。而且鸟类是恒温动物,体温大约在42度左右。一旦淋雨,鸟类的体温会不断下降,如果低于38.5度,则会有生命危险。
其实,在下雨的时候,鸟类有自己的避雨方式。鸟窝的作用也不仅仅只是供鸟类睡觉休息这么简单。
鸟窝是怎么建成的?
世界上有9000多种鸟类,每种鸟类的巢穴是各不相同的。因为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性不同,所以筑巢的方式和所用的材料也是不同的。
对于所有鸟类来说,筑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长久的工程。
比如燕子的巢穴一般都在农家的屋檐下,燕子会将平时衔来的泥巴和草茎用自己的唾液紧紧地粘合在一起。等待完全干燥之后,巢穴的外层硬壳就建好了。
外壳建好之后,燕子还会衔来细草和树叶铺在巢穴的里面,给自己一个舒适的住所。整个过程虽然费时费力,但是燕子的巢穴确实非常坚固。
也有不筑巢的鸟类,比如杜鹃。它在平时是不会建造巢穴的,在繁殖的季节,杜鹃还会强占其他鸟类的巢穴。
杜鹃在产卵的时候,会趁着宿主离巢外出捕食的间隙,快速地将自己的鸟卵产在别的鸟类的窝里。就连孵化都是别的鸟类替它完成的。
不知道是它太懒了,还是太聪明了,自己就负责产个卵,剩下的全都不管了。
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喜鹊窝了,其实喜鹊可以算得上“筑巢大师”了。喜鹊通常会将窝建造在大树的高处,选在树杈较多的地方。
喜鹊建造的巢穴一般使用枯掉的树枝,一点一点地累积而成。建好后的喜鹊巢不仅结实,而且整个鸟窝内部的空间也很大。
不同的鸟类有不同的筑巢方式,大多数鸟窝都是用细草、树枝、泥巴来建造的。整个鸟窝的建造过程大约需要15-45天左右的时间。
虽然在我们看来鸟窝并不大,但对鸟类来说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鸟窝对鸟类有哪些重要作用?
鸟窝并不能躲雨,而且鸟类大多数时间也不在窝内,是不是觉得鸟窝看起来可有可无?其实对于鸟类来说,鸟窝对于鸟类的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一、鸟窝至关重要,是鸟类产卵的地方
鸟类的繁殖期大多在春季和夏季,在这期间,鸟类会释放性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鸟类开始筑巢。这就好比人类在结婚前,需要新房子一样的道理,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后代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
建好鸟窝之后,鸟类会进入产卵期。在产卵的时候,雌鸟会趴在窝内开始产卵,厚厚的干草和树叶可以保证鸟卵在落下的时候减少磕碰。
除此之外,鸟窝一般是一个碗的形状,越往下越窄,这样可以方便将鸟卵集中起来孵化,不至于四处滚落。
第二、鸟窝具有保温作用,有利于鸟卵的孵化
鸟窝大多数是用干草和树枝搭建而成,里面非常的柔软舒适。在孵化鸟卵的时候,鸟妈妈会趴在窝中,身体与鸟卵接触的部分,羽毛会脱落,这里微血管发达,可以在孵化过程中产生更高的温度。
鸟窝也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减少孵卵时热量的散失,有利于鸟卵的孵化。
第三、鸟窝一般建在高处,可以保护幼鸟不被伤害
鸟类有很多天敌,猫科动物、犬科动物、体型较大的蛇类等都会以鸟类为食。刚出生的幼鸟是非常脆弱的,既不会飞也不会跑,如果遇到天敌,没有一点逃跑的能力。
为了保护幼鸟的生存,大多数鸟类都会把鸟窝建造在比较高的位置。这样即使被一部分天敌发现,它们也没有办法爬到这么高的位置,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等到幼鸟长大以后,便会从鸟窝飞走,鸟窝也会被逐渐遗弃,所以鸟窝并不是鸟儿固定的家。
既然鸟窝不能躲雨,下雨的时候,鸟类在哪里躲雨呢?
鸟类是一种自由自在的动物,大多数时间并不在鸟窝里。鸟窝虽然方便了鸟妈妈给幼鸟喂食,但是却没有避雨的功能。在下雨或者遇到极端天气的情况下,鸟类会找附近能避雨的地方暂时躲藏。
第一、飞进树林里躲雨
夏季雨水较多并且来得也比较急。突然下雨的时候,鸟类会飞到附近的树林里进行躲雨。夏季树林枝繁叶茂,不论是在树叶下还是粗壮的树杈下方都可以挡住大部分的雨水。
不单是鸟,人类在外边遇到下雨的情况,第一反应也是去大树下躲雨。而且鸟类体型较小,可以快速找到一个雨水淋不到的地方,等到雨停了,再从树林里飞出去。
第二、鸟类在屋檐下或者山洞里躲雨
燕子的窝一般在农家屋檐下,下雨基本没有影响。其他的鸟类如果距离有人家的地方不远,也会跑到农家的屋檐下躲雨,它们通常会站在屋檐下的晾衣杆或者窗户边上躲雨。
在野外,鸟类还会跑到山洞里躲雨,这对鸟类来说,山洞可是天然的避雨场所。还有岩石下方也是鸟类会选择避雨的地方。
第三、鸟类羽毛特殊,并不怕小雨
其实有一部分鸟类并不怕小雨,这是因为鸟类的尾脂腺可以分泌出油脂,鸟类在梳理羽毛的时候,用喙把油脂涂抹在羽毛之上,起到防水的效果。
除此之外,鸟类的飞羽、尾羽和体羽是相互叠加的结构,可以对淋在身上的水分进行有效地抵挡。
由于鸟类羽毛表面的油脂和独特的羽毛结构,所以雨水碰到羽毛的时候会快速滑落。在下雨的时候,鸟类会两只翅膀紧紧地裹住身体,保证雨水不会渗透进来。
综合来说,鸟窝最大的作用是用来繁殖后代,保护幼鸟的安全。大自然中的鸟窝很少具备防雨的功能,为了生存,鸟类会飞往树叶下、屋檐下、山洞里进行躲雨。
- 自然问答
- 答案列表
鸟累了可以睡在鸟窝,但是下雨了,它在哪里躲雨呢[朗读]
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人告诉我:鸟类的体温不能低于38.5度,一旦小于这个温度,鸟类就会有生命危险,然而大部分鸟窝都是开口朝天的,没有避雨的功能,一旦下雨鸟类的身体就会被淋湿,导致体温骤降,从而威胁生命。
所以,每当下雨的时候,鸟类都会回到自己的“秘密基地”躲避雨水,那么鸟类究竟在哪里躲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关于鸟窝
世界上一共有9020种鸟类,但每种鸟的窝都长得不一样,因为无论是什么鸟,筑巢对它们来说都是一件浩瀚的工程,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比如灰喜鹊,虽然它们的窝很小,小到刚好只能坐进它一个屁股,但它们打造一次巢穴却需要取材600多次,包括树枝、树叶、羊毛等各种材料,十分繁琐。
与之相比,麻雀的鸟窝就十分粗糙,因为它们喜欢在电表盒子里筑巢,而且窝里也乱七八糟,除此之外,白头翁的鸟窝也不大,但它们的鸟窝全部由细树枝编成,极其精巧。
而金雕的鸟窝却十分巨大,但制作的就有些粗糙了,和金雕差不多大的还有秃鹰,它们的鸟窝大约有5米长,就算是大象都能住下,十分惊人。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上最大的鸟窝位于非洲草原,是由无数只厦鸟搭建而成的,据估算鸟窝的重量约为1800斤,整体厚度在2米左右,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鸟类聚集地。
鸟窝的用途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鸟窝都是用干草、树枝、羽毛、口水搭建而成的,因此一旦下雨就会变湿,但不会积水,不过鸟类并不会像人类一样,一直在“家”中生活,甚至可以说人类对鸟窝的作用一直存在严重的误解,那么鸟窝真正的用途究竟是什么呢?
1.鸟窝最大的作用就是繁殖。
鸟窝是刺激鸟类发情的关键,因为鸟类在建巢的时候可以促进体内激素的分泌,所以鸟窝一旦建成,它们就会加快繁殖的频率,这对鸟类来说极其重要。
此外,鸟类对温度的也要求远比其他动物高,而鸟窝正好可以起到减缓热量散失的作用,这样就能保证幼鸟一直生存在最适宜身体生长的温度中,而且在鸟蛋数量多的情况下,鸟窝还能让鸟蛋聚集在一起,防止四散滚落,这对一次孵卵数量较多的鸟类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鸟类的智商很一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在产卵后就会本能的孵卵,所以就算把鸟窝中的鸟蛋换成小石头,鸟类也会照孵不误,直到把它们的鸟窝破坏,才会停下孵卵的行为。
2.鸟类大部分时间并不在鸟窝中休息。
其实,鸟类只有在产卵和抚育后代的时候才需要鸟窝,因为鸟窝的作用是维护种族延续,保证血脉流传,所以除了照顾幼鸟外,成年鸟类并不在鸟窝中居住,而且一旦幼鸟能飞了,它们也就不需要鸟窝了。
可以说鸟类无家,而且认窝不认蛋,平时连休息都不在鸟窝中,所以鸟窝并没有日常功用,一些鸟类比如信天翁,非繁殖期甚至可以5年不着陆,连睡觉都在天上飞,根本不需要鸟窝。
而且很多鸟类平时都是在树上或者草丛里休息的,它们的作息时间也和人类不一样,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外边飞来飞去,到处觅食,十分忙碌,只有在养育幼鸟的时候才会经常返回鸟窝中。
3.鸟窝是躲避天敌的工具。
由于很多鸟类都把鸟窝建在极其隐蔽的地方,再加上一点伪装,所以成鸟在喂养幼鸟时很难被天敌发现,这样鸟窝就成了一个完美的躲避天敌的工具。
像老鹰这样的猛禽,还可以凭借超强的飞行能力,把鸟窝建在悬崖绝壁上,这样即使天敌发现它们的窝,也望尘莫及,根本无法对鸟窝产生实质上的伤害。
另外,鸟类中还有像营冢鸟这样的伪装大师,它们喜欢在树林底下建巢,先用爪子抛出一个1.5米的大土坑,然后在铺上各种树叶,并将蛋埋于其中,最后留下一个小洞供自己出入,这样的鸟窝可以极大提高孵化后幼鸟的安全。
可见鸟窝的避敌功能是多么的强大,可以说鸟窝就是鸟类维系族群存亡最大的依仗,不过大部分鸟窝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能避雨(家燕等除外)。
那么,下雨的时候鸟类会在哪里躲雨
众所周知,在下大雨的时候,我们很少会看到鸟类在天空中飞翔,因为为了维持身体的温度,大部分鸟类一般都会去选择合适的地方避雨,那么它们究竟躲到哪里去了呢?其实主要有3个去处。
1.鸟类会在树杈较多的地方避雨。
其实在野外,生存环境以人类的标准而言,是相当恶劣的,只有找到生存秘诀的动物,才会存活下去,从而确保种族延续,而鸟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们浓密的羽毛,是保暖和飞行的关键,但是在遇强降雨的时候,就会浑身湿透,把羽毛连在一起,导致无法飞行,时间一长还会还会散失大量的热量,最终命丧黄泉。
所以一旦大雨来临,鸟类就会飞进森林中,在树杈比较多的地方避雨,当然它们也会寻找巨大的树叶来阻隔雨水,有时候还会飞到树干侧面,用爪子死死抓牢树干,利用树木的避风处,躲避雨水的侵袭。
除此之外,一些格外害怕雨水的鸟类,还会躲在树木的树洞避雨,当然这种鸟类对大雨天的预测能力都很强,可以提前跑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危险。
2.鸟类会在石洞中躲雨。
我们都知道很多鸟类对天气情况十分敏感,可以通过本能预测出大致的天气情况,并及时的飞到树林里,但凡事都有例外,大雨还是会夺去一些鸟的生命,因为并不是每只鸟类都可以准确的避雨处。
所以一些鸟类就会放弃飞入森林中,而是选择在山崖的石洞中避雨,毕竟石洞空间大,一次可以停留很多鸟类,而且石洞中的温度也比深林要好,比较适合生存。
而且,还有许多鸟类本身就喜欢把鸟窝建在山崖的石洞当中,它们会拾取一些树枝和泥土,搭建一个简易的巢穴,并且在这里建巢位置也很隐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只小鸟要建造一个巢穴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即便这个巢穴很简单、很简陋,但依旧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取材才能够把鸟窝搭建好,所以我们在野外遇到鸟窝,千万要保护起来。
3.与人类比较亲近的鸟,会利用建筑物躲雨。
众所周知,像家燕、麻雀这种与人类比较亲近的鸟类,会利用人类的建筑物来建巢,它们会把鸟窝建在人类的屋檐、房子、空调出口甚至桥梁下面,因此它们的鸟窝是有顶棚的,这样就能具备很好的防雨作用。
现在,随着都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的建筑物,对鸟而言就像山川河流一样平常,因此它们习惯性的利用都市建筑物来避雨,不过可惜的是,鸟类毕竟只是一种动物,它们很难分辨出建筑物的玻璃,使得许多鸟都因此付出了生命。
据动物专家统计:在大雨中因撞击大楼而死去的鸟,比不撞击大楼的鸟,死亡率高出50%,比例十分高,而且这个难题将一直存在下去,很难找到解决方法。
总而言之,在下雨天避雨是鸟类的本能,因为不会避雨鸟类,都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大自然淘汰了,它们的基因也永远不会遗传下来,就此泯灭在时间中。
有的鸟不怕雨淋,不需要躲雨
其实,不同种类的鸟,对于雨水的耐受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老鹰这种猛禽,完全可以依靠强壮的体格克服风雨,只有在台风这种恶劣的天气时,它们才躲避到森林中。
另外,还有一些鸟类是完全不怕雨水的,比如鸬鹚、苍鹭这种依靠河流生活的水鸟,它们根本不需要避雨,而且雨下得大,它们越容易捕捉河中的鱼虾。
因为这种鸟的身体中会分泌一种尾脂腺,这种腺体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能极大减轻雨水的侵袭,相当于自带雨衣,即使在雨中散步,也不会被淋湿透。
除此之外,它们的羽毛还有极强的保温效果,可以极大的减少它们身体热量的消耗,使身体随时都可以正常运转,而且在下暴雨的时候,这些鸟类还会站得很近,可以相互温暖,减轻失温的危险。
总之:
鸟窝对于鸟类而言,就是繁育后代的地方,所以在非繁育期的时候是很少在里面休息的,而且很少有鸟窝具备防雨功能,因此在下雨的时候,鸟类就会寻找树林、山崖的洞穴、人类的建筑物来躲避雨水,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
所以,每当下雨的时候,鸟类都会回到自己的“秘密基地”躲避雨水,那么鸟类究竟在哪里躲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关于鸟窝
世界上一共有9020种鸟类,但每种鸟的窝都长得不一样,因为无论是什么鸟,筑巢对它们来说都是一件浩瀚的工程,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比如灰喜鹊,虽然它们的窝很小,小到刚好只能坐进它一个屁股,但它们打造一次巢穴却需要取材600多次,包括树枝、树叶、羊毛等各种材料,十分繁琐。
与之相比,麻雀的鸟窝就十分粗糙,因为它们喜欢在电表盒子里筑巢,而且窝里也乱七八糟,除此之外,白头翁的鸟窝也不大,但它们的鸟窝全部由细树枝编成,极其精巧。
而金雕的鸟窝却十分巨大,但制作的就有些粗糙了,和金雕差不多大的还有秃鹰,它们的鸟窝大约有5米长,就算是大象都能住下,十分惊人。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上最大的鸟窝位于非洲草原,是由无数只厦鸟搭建而成的,据估算鸟窝的重量约为1800斤,整体厚度在2米左右,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鸟类聚集地。
鸟窝的用途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鸟窝都是用干草、树枝、羽毛、口水搭建而成的,因此一旦下雨就会变湿,但不会积水,不过鸟类并不会像人类一样,一直在“家”中生活,甚至可以说人类对鸟窝的作用一直存在严重的误解,那么鸟窝真正的用途究竟是什么呢?
1.鸟窝最大的作用就是繁殖。
鸟窝是刺激鸟类发情的关键,因为鸟类在建巢的时候可以促进体内激素的分泌,所以鸟窝一旦建成,它们就会加快繁殖的频率,这对鸟类来说极其重要。
此外,鸟类对温度的也要求远比其他动物高,而鸟窝正好可以起到减缓热量散失的作用,这样就能保证幼鸟一直生存在最适宜身体生长的温度中,而且在鸟蛋数量多的情况下,鸟窝还能让鸟蛋聚集在一起,防止四散滚落,这对一次孵卵数量较多的鸟类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鸟类的智商很一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在产卵后就会本能的孵卵,所以就算把鸟窝中的鸟蛋换成小石头,鸟类也会照孵不误,直到把它们的鸟窝破坏,才会停下孵卵的行为。
2.鸟类大部分时间并不在鸟窝中休息。
其实,鸟类只有在产卵和抚育后代的时候才需要鸟窝,因为鸟窝的作用是维护种族延续,保证血脉流传,所以除了照顾幼鸟外,成年鸟类并不在鸟窝中居住,而且一旦幼鸟能飞了,它们也就不需要鸟窝了。
可以说鸟类无家,而且认窝不认蛋,平时连休息都不在鸟窝中,所以鸟窝并没有日常功用,一些鸟类比如信天翁,非繁殖期甚至可以5年不着陆,连睡觉都在天上飞,根本不需要鸟窝。
而且很多鸟类平时都是在树上或者草丛里休息的,它们的作息时间也和人类不一样,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外边飞来飞去,到处觅食,十分忙碌,只有在养育幼鸟的时候才会经常返回鸟窝中。
3.鸟窝是躲避天敌的工具。
由于很多鸟类都把鸟窝建在极其隐蔽的地方,再加上一点伪装,所以成鸟在喂养幼鸟时很难被天敌发现,这样鸟窝就成了一个完美的躲避天敌的工具。
像老鹰这样的猛禽,还可以凭借超强的飞行能力,把鸟窝建在悬崖绝壁上,这样即使天敌发现它们的窝,也望尘莫及,根本无法对鸟窝产生实质上的伤害。
另外,鸟类中还有像营冢鸟这样的伪装大师,它们喜欢在树林底下建巢,先用爪子抛出一个1.5米的大土坑,然后在铺上各种树叶,并将蛋埋于其中,最后留下一个小洞供自己出入,这样的鸟窝可以极大提高孵化后幼鸟的安全。
可见鸟窝的避敌功能是多么的强大,可以说鸟窝就是鸟类维系族群存亡最大的依仗,不过大部分鸟窝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能避雨(家燕等除外)。
那么,下雨的时候鸟类会在哪里躲雨
众所周知,在下大雨的时候,我们很少会看到鸟类在天空中飞翔,因为为了维持身体的温度,大部分鸟类一般都会去选择合适的地方避雨,那么它们究竟躲到哪里去了呢?其实主要有3个去处。
1.鸟类会在树杈较多的地方避雨。
其实在野外,生存环境以人类的标准而言,是相当恶劣的,只有找到生存秘诀的动物,才会存活下去,从而确保种族延续,而鸟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们浓密的羽毛,是保暖和飞行的关键,但是在遇强降雨的时候,就会浑身湿透,把羽毛连在一起,导致无法飞行,时间一长还会还会散失大量的热量,最终命丧黄泉。
所以一旦大雨来临,鸟类就会飞进森林中,在树杈比较多的地方避雨,当然它们也会寻找巨大的树叶来阻隔雨水,有时候还会飞到树干侧面,用爪子死死抓牢树干,利用树木的避风处,躲避雨水的侵袭。
除此之外,一些格外害怕雨水的鸟类,还会躲在树木的树洞避雨,当然这种鸟类对大雨天的预测能力都很强,可以提前跑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危险。
2.鸟类会在石洞中躲雨。
我们都知道很多鸟类对天气情况十分敏感,可以通过本能预测出大致的天气情况,并及时的飞到树林里,但凡事都有例外,大雨还是会夺去一些鸟的生命,因为并不是每只鸟类都可以准确的避雨处。
所以一些鸟类就会放弃飞入森林中,而是选择在山崖的石洞中避雨,毕竟石洞空间大,一次可以停留很多鸟类,而且石洞中的温度也比深林要好,比较适合生存。
而且,还有许多鸟类本身就喜欢把鸟窝建在山崖的石洞当中,它们会拾取一些树枝和泥土,搭建一个简易的巢穴,并且在这里建巢位置也很隐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只小鸟要建造一个巢穴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即便这个巢穴很简单、很简陋,但依旧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取材才能够把鸟窝搭建好,所以我们在野外遇到鸟窝,千万要保护起来。
3.与人类比较亲近的鸟,会利用建筑物躲雨。
众所周知,像家燕、麻雀这种与人类比较亲近的鸟类,会利用人类的建筑物来建巢,它们会把鸟窝建在人类的屋檐、房子、空调出口甚至桥梁下面,因此它们的鸟窝是有顶棚的,这样就能具备很好的防雨作用。
现在,随着都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人类的建筑物,对鸟而言就像山川河流一样平常,因此它们习惯性的利用都市建筑物来避雨,不过可惜的是,鸟类毕竟只是一种动物,它们很难分辨出建筑物的玻璃,使得许多鸟都因此付出了生命。
据动物专家统计:在大雨中因撞击大楼而死去的鸟,比不撞击大楼的鸟,死亡率高出50%,比例十分高,而且这个难题将一直存在下去,很难找到解决方法。
总而言之,在下雨天避雨是鸟类的本能,因为不会避雨鸟类,都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大自然淘汰了,它们的基因也永远不会遗传下来,就此泯灭在时间中。
有的鸟不怕雨淋,不需要躲雨
其实,不同种类的鸟,对于雨水的耐受度是不一样的,比如老鹰这种猛禽,完全可以依靠强壮的体格克服风雨,只有在台风这种恶劣的天气时,它们才躲避到森林中。
另外,还有一些鸟类是完全不怕雨水的,比如鸬鹚、苍鹭这种依靠河流生活的水鸟,它们根本不需要避雨,而且雨下得大,它们越容易捕捉河中的鱼虾。
因为这种鸟的身体中会分泌一种尾脂腺,这种腺体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能极大减轻雨水的侵袭,相当于自带雨衣,即使在雨中散步,也不会被淋湿透。
除此之外,它们的羽毛还有极强的保温效果,可以极大的减少它们身体热量的消耗,使身体随时都可以正常运转,而且在下暴雨的时候,这些鸟类还会站得很近,可以相互温暖,减轻失温的危险。
总之:
鸟窝对于鸟类而言,就是繁育后代的地方,所以在非繁育期的时候是很少在里面休息的,而且很少有鸟窝具备防雨功能,因此在下雨的时候,鸟类就会寻找树林、山崖的洞穴、人类的建筑物来躲避雨水,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