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爆发导致清王朝顿时几乎崩溃。
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武昌起义,这场起义一开始是由于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清廷的南方的部队大量地调到了四川地区平定叛乱,导致了中部,尤其是武昌地区军力的空虚。
在这种情况下,武昌起义由部分革命军人发动,很快他们就控制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起义的风暴也迅速席卷了全国,很快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包括上海)、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先后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
就当时的军力来说,新军一共有19镇(一镇相当于一个师),有8镇还受清朝控制(前6镇在北京和直隶地区,第7镇在河南,第23镇在吉林)。此外,还有18个混成协(一协相当于一个旅),有7个协受清朝控制。除此之外,其他的军队都在脱离清朝统治的省份,所以已经不受清朝所控制。
从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出,武昌起义后全国大部分省份在短时间内纷纷脱离清朝统治,宣布独立,形成了革命党阵营。而清朝在中原十八省,只剩下了河南、山东、直隶和甘肃,已经没有多少统治地盘了。
清朝能够用于平叛的军队只剩下北洋六镇,而这支军队只受袁世凯的调遣
当时可以说,清朝能够用来打仗的部队就只有北洋六镇,而这北洋六镇也是全国所有新军当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从后来他们和武昌革命军作战的表现就能看出,当时其他的部队对战北洋六镇,基本都不是对手。
为了调集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去评判,清廷不得已重新启用了之前被清廷弃用在家的袁世凯。而袁世凯出山也是要讲条件的,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之下,清廷让袁世凯出任了内阁总理大臣。
在出任了总理大臣之后,袁世凯出动北洋军进攻武昌的革命军,北洋军打的非常顺手,经过激战,他们占领了汉阳和汉口,革命军只剩下了武昌。
但是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停止了对革命军的进攻。像袁世凯这种老油条,好不容易抓到了人生巅峰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了。
如果这个时候,袁世凯出兵消灭了革命军,那么他也知道这个后果就是清廷会很快把他罢免,让他再次闲赋在家,袁世凯怎么可能这么蠢呢?
所以他在出兵镇压的开始,不断地找清廷要钱,之后把武昌起义控制住后就收手,不灭了武昌起义军,但也把他们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这样,他就可以利用南方革命党和清廷之间的矛盾,两边谈判,左右逢源。
他和南方革命党人经过谈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是他自己计划中的意外收获,那就是如果能够让清帝退位,他可以当民国大总统。
大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权力的巅峰。这对于袁世凯来说是不管他怎么博弈能够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他对这个谈判结果自然是非常满意的。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当袁世凯和孙中山通电话后,得到了孙中山让他出任民国大总统的许诺后,他自己也激动得很久没说话,实际上很可能当时他都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价码。
所以袁世凯行动了,他马上制造了南北谈判的舆论,接着就不停地逼迫清廷皇帝退位。当时主政的是裕隆太后,皇帝宣统还只是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裕隆太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当然,这中间还有袁世凯的恐吓,他也经常说西方帝王在王朝覆灭后上断头台的下场(法国大革命中的路易十六),裕隆太后本身缺乏政治经验,也没有多少手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宣布了退位。
如果清廷不投降的结果
我们按照这个题目的假设,清廷当时是扛到底,不退位,那么会是什么结果呢?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袁世凯得到了当大总统的保证,所以他只会奔着大总统去的。他也知道,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劳,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曾国藩那样,最后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兵权,封个爵位,然后光荣退休,死后再追封个什么荣誉而已。
所以袁世凯所掌控的军队是不会继续帮清廷打仗了。
而北洋六镇中,实际上袁世凯控制了五镇的兵马,只有第一镇是掌握在清廷手中,毕竟第一镇都是满人,他们是会誓死效忠清朝的。
那么这个时候,清廷还有多少部队呢?新军19镇中,除去袁世凯的5镇,还有独立省份控制的11镇,清廷只剩下了3镇的兵马,而其中的2镇还在别的省份,实际直接控制的也就只有1镇了。此外,18个混成协,当时还效忠清廷的也只有7个协,都驻扎在全国各地,其中甘肃、云南的各1个协以及新疆的2个协是根本不可能调到中原作战,因为太远。东北有2个协,河南有1个协,估计这些部队中最多也只能调动3个协左右。
也就是说,清廷当时能够直接掌控的军队,就算都加在一起,以1镇3协的兵力,(1镇为2协,1镇3协相当于2镇半)也干不过袁世凯掌控的北洋六镇中的5镇军力。
当时袁世凯还只是在逼迫清廷退位,如果一直如此拖下去,很可能到后来袁世凯也会不耐烦,直接宣布叛变,脱离清廷,那清廷就真的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了。
真的干的话,时间久了,袁世凯就会直接宣布革命,然后带着他的5个镇进攻北京,清廷就出动了最后的部队,1镇3协,(2协从东北过来,1协从河南过来,其实能不能来都不好说,我们就算他们来了吧)对战北洋六镇中的5镇兵马,一场大战下来,基本这1镇3协就报销了。(北洋第一镇的战斗力实际上不如其他五镇中的任何一镇,而3协的战力来说,也不是那五镇的对手)。
然后呢?然后袁世凯带着五镇兵马进入北京,打进紫禁城再去逼清朝退位?那会就不是退位的问题了,而是把你杀了直接革命的问题了。
所以,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和革命党谈判,还能保留自己的颜面,还能够在谈判中争取到一些利益,如清廷一年400万银元的待遇就是这样争取过来的。
所以,当时对于清朝来说,除了退位,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 历史问答
- 答案列表
辛亥革命后,如果清政府不投降,结果会怎么样[朗读]
清帝不退位,可能会被团灭,就像当年蒙元团灭女真人一样。而北洋系也会分裂,内战必然是少不了的。
清朝其实并不是被革命党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后推手是立宪派。因为在当时,不管是革命党还是保皇党,他们的实力都很弱小。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维持清政府。
当时真正支撑清朝,扛着清朝苟活了几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继续守旧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凯和张之洞所代表的立宪派汉人精英官僚集团。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这帮立宪派人士在幕后苦苦支持。而清朝最后的灭亡,就是因为清廷得罪了汉人精英官僚。失去了广泛的统治基础。
那么,清政府是得罪汉人精英官僚的呢?这个还要从头说起。
太平天国之前,汉人都是奴才,没有颠覆清政府的实力,就连叫板的实力都没有。然而经过太平天国战争后,汉人突然就有这个叫板的实力了。因为统治天下的三样法宝:军队、财源和舆论控制,有两样都落到了汉人的手上。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全部歇菜,全国能打的军队全部都是地方团练武装。这就意味着,清政府的枪杆子被汉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还想努把力,再把兵权夺回来。但是从太平天国到八国联军,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权不仅没夺回来,反倒还彻底丧失了对军队的掌控。
没办法,全国旗人就那么几十万人,清政府单纯靠旗人就想组建一支近代化劲旅,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枪把子丢失的背后,就是清政府对财源失去掌控。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财源分别交给了地方势力和英国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个甩手掌柜。
接连丢枪杆子和钱袋子,换做别的王朝,必然是死翘翘。不过慈禧有点本事,她依靠当时唯一还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舆论,搞“以满制汉、互相制衡”的套路,笼络汉人精英官员为她卖命,硬是又给清政府续了将近四十年的命。(舆论就是科举制度)。
然而,在庚子国难的前后,由于慈禧的举措失当,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东南十省督抚搞互保运动,根本不听慈禧的调度。
八国联军事件平息后,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为了拉拢地方实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当年戊戌变法的那一套。由于是新政,所以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止。结果这一废止,清政府中央原本还能掌控的舆论控制也丢了。
不过舆论丢了就丢了,这没所谓。科举那种老套的笼络人心之法本来就已经过时,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长久存活下去。清政府能否存活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贯彻新政,继续给汉人精英官僚放权。
也就是说,只要清政府能认真落实它宣称的立宪政策,不得罪汉人精英官员,它必定还能继续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后,上台执政的载沣那帮人,都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货。他们以为夺回军队和财源就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汉人官僚集团的底线。结果彻底触怒了汉人官僚集团。
载沣先是逼袁世凯交兵权,袁世凯交了,载沣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操控了北洋军,手里就有了枪杆子。岂不料北洋军对清政府早已经是心怀鬼胎。
紧接着,载沣又搞皇族内阁,十三名阁员当中有九人都是满人,这让对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汉人官员大失所望。
在当时,心存颠覆清政府统治想法的官员不在少数。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动,是因为缺一个领头造反的人。后来武昌新军一闹,南方的汉人官员就全起誓了。
面对这种汉人官员全造反的情况,清政府当时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赶紧立宪,尽可能的挽回人心;二是派兵镇压。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载沣那帮人选择了武力镇压,彻底葬送了清王朝。
当时清政府的三大战力(北洋新军,各省的新军,各省的巡防营),新军大部分都支持革命党,北洋新军虽不支持国民党,但也不愿意为清政府卖命,屡屡临阵要挟清中央政府。巡防营比较特殊,南方的巡防营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愿意给清政府卖命。比如湖北巡防营就阵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义军;广西巡防营长官陆荣廷赶跑广西巡抚沈秉坤,宣布广西独立。
北方的巡防营普遍都在观望,他们虽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给清政府卖命。比如奉天巡防营长官张作霖,清政府让他出兵,他就故意找借口不出兵。最后看袁世凯势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这等于说,辛亥革命时,清政府的三大战力全部都在反对清政府。即便不反,也不愿意给清政府卖命。
后来洋人表态了。表示支持袁世凯,不再支持清政府。袁世凯见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让他联合北洋军40多位主要统兵将领,联名致电清廷,宣布拥护共和、“劝说”清帝尽早退位,并“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注意啊,此时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苏等地,镇压武昌起义民军的清朝北洋军前敌统帅。就连他这个前敌总指挥这个节骨眼上联名属下发电报,劝皇上赶紧退位,这意思太明确了:先客客气气的跪地磕个头,再起身冷冷的威胁,我既然能镇压革命党,也可以调转枪口逼你就范,你小丫的别不识时务。
并且在这份联名通电中,还有两个人也署名表态了,一个是武卫左军统帅姜桂题,一个是江南巡防营长官张勋。他们都是保皇派将领,可此情此景,他们也开始支持袁世凯逼宫了。
试想一下,新军反清,北洋新军逼宫,巡防营和毅军也参与逼宫。此情此情,载沣和他的皇族内阁还有什么信心让溥仪这个小娃娃继续赖在皇位上坐着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军造反是必然的。因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联名通电拥护共和,逼清帝退位后仅一周,他又联名通电,给清中央政府发去了第二份逼宫电文。
瑞等不忍宇内有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鉴之。
段祺瑞的这话说的很直白了:你们要是再不识相,我们就带兵进京,把皇帝、太后、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来。
事态发展到这里,形势再明了不过了。清室若是识相,北洋系给予优厚待遇。清室若是不识相,北洋系就要大开杀戒。所以清室那帮人若是还赖着不退位,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团灭。
不过,由于北洋系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冯国璋、张勋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杀清室,想必北洋系内部也必然有一场内战吧。
清朝其实并不是被革命党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后推手是立宪派。因为在当时,不管是革命党还是保皇党,他们的实力都很弱小。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维持清政府。
当时真正支撑清朝,扛着清朝苟活了几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继续守旧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凯和张之洞所代表的立宪派汉人精英官僚集团。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这帮立宪派人士在幕后苦苦支持。而清朝最后的灭亡,就是因为清廷得罪了汉人精英官僚。失去了广泛的统治基础。
那么,清政府是得罪汉人精英官僚的呢?这个还要从头说起。
太平天国之前,汉人都是奴才,没有颠覆清政府的实力,就连叫板的实力都没有。然而经过太平天国战争后,汉人突然就有这个叫板的实力了。因为统治天下的三样法宝:军队、财源和舆论控制,有两样都落到了汉人的手上。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全部歇菜,全国能打的军队全部都是地方团练武装。这就意味着,清政府的枪杆子被汉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还想努把力,再把兵权夺回来。但是从太平天国到八国联军,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权不仅没夺回来,反倒还彻底丧失了对军队的掌控。
没办法,全国旗人就那么几十万人,清政府单纯靠旗人就想组建一支近代化劲旅,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枪把子丢失的背后,就是清政府对财源失去掌控。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财源分别交给了地方势力和英国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个甩手掌柜。
接连丢枪杆子和钱袋子,换做别的王朝,必然是死翘翘。不过慈禧有点本事,她依靠当时唯一还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舆论,搞“以满制汉、互相制衡”的套路,笼络汉人精英官员为她卖命,硬是又给清政府续了将近四十年的命。(舆论就是科举制度)。
然而,在庚子国难的前后,由于慈禧的举措失当,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东南十省督抚搞互保运动,根本不听慈禧的调度。
八国联军事件平息后,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为了拉拢地方实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当年戊戌变法的那一套。由于是新政,所以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止。结果这一废止,清政府中央原本还能掌控的舆论控制也丢了。
不过舆论丢了就丢了,这没所谓。科举那种老套的笼络人心之法本来就已经过时,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长久存活下去。清政府能否存活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贯彻新政,继续给汉人精英官僚放权。
也就是说,只要清政府能认真落实它宣称的立宪政策,不得罪汉人精英官员,它必定还能继续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后,上台执政的载沣那帮人,都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货。他们以为夺回军队和财源就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汉人官僚集团的底线。结果彻底触怒了汉人官僚集团。
载沣先是逼袁世凯交兵权,袁世凯交了,载沣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操控了北洋军,手里就有了枪杆子。岂不料北洋军对清政府早已经是心怀鬼胎。
紧接着,载沣又搞皇族内阁,十三名阁员当中有九人都是满人,这让对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汉人官员大失所望。
在当时,心存颠覆清政府统治想法的官员不在少数。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动,是因为缺一个领头造反的人。后来武昌新军一闹,南方的汉人官员就全起誓了。
面对这种汉人官员全造反的情况,清政府当时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赶紧立宪,尽可能的挽回人心;二是派兵镇压。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载沣那帮人选择了武力镇压,彻底葬送了清王朝。
当时清政府的三大战力(北洋新军,各省的新军,各省的巡防营),新军大部分都支持革命党,北洋新军虽不支持国民党,但也不愿意为清政府卖命,屡屡临阵要挟清中央政府。巡防营比较特殊,南方的巡防营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愿意给清政府卖命。比如湖北巡防营就阵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义军;广西巡防营长官陆荣廷赶跑广西巡抚沈秉坤,宣布广西独立。
北方的巡防营普遍都在观望,他们虽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给清政府卖命。比如奉天巡防营长官张作霖,清政府让他出兵,他就故意找借口不出兵。最后看袁世凯势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这等于说,辛亥革命时,清政府的三大战力全部都在反对清政府。即便不反,也不愿意给清政府卖命。
后来洋人表态了。表示支持袁世凯,不再支持清政府。袁世凯见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让他联合北洋军40多位主要统兵将领,联名致电清廷,宣布拥护共和、“劝说”清帝尽早退位,并“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注意啊,此时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苏等地,镇压武昌起义民军的清朝北洋军前敌统帅。就连他这个前敌总指挥这个节骨眼上联名属下发电报,劝皇上赶紧退位,这意思太明确了:先客客气气的跪地磕个头,再起身冷冷的威胁,我既然能镇压革命党,也可以调转枪口逼你就范,你小丫的别不识时务。
并且在这份联名通电中,还有两个人也署名表态了,一个是武卫左军统帅姜桂题,一个是江南巡防营长官张勋。他们都是保皇派将领,可此情此景,他们也开始支持袁世凯逼宫了。
试想一下,新军反清,北洋新军逼宫,巡防营和毅军也参与逼宫。此情此情,载沣和他的皇族内阁还有什么信心让溥仪这个小娃娃继续赖在皇位上坐着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军造反是必然的。因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联名通电拥护共和,逼清帝退位后仅一周,他又联名通电,给清中央政府发去了第二份逼宫电文。
瑞等不忍宇内有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鉴之。
段祺瑞的这话说的很直白了:你们要是再不识相,我们就带兵进京,把皇帝、太后、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来。
事态发展到这里,形势再明了不过了。清室若是识相,北洋系给予优厚待遇。清室若是不识相,北洋系就要大开杀戒。所以清室那帮人若是还赖着不退位,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团灭。
不过,由于北洋系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冯国璋、张勋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杀清室,想必北洋系内部也必然有一场内战吧。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