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乙肝病情的常规检查包括血清生物化学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功能、afp、维生素k等)、hbv血清学检测(如乙肝五项)、hbv病毒学检测(如hbv-dna)和hbv新型标志物检测(如抗-hbc抗体定量、hbv-rna定量),以及一些影像学检查。
血清生物化学检查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afp、维生素k等。
(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特别是长期病毒抑制患者alt升高,应进一步分析评估原因。
(2)总胆红素:与胆红素生成、摄取、代谢和排泄有关,升高的主要原因为肝细胞损伤、肝内外胆管阻塞、胆红素代谢异常和溶血。肝衰竭患者总胆红素可>171μmol/L,或每天上升>17.1μmol/L。
(3)血清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可有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白蛋白水平同时也受到营养状况等的影响。
(4)pt、pta及inr: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对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5)血清转肽酶(γ-gt):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胆管炎并肝内外胆汁淤积时可显著升高。
(6)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缺乏肝脏特异性,胆汁淤积刺激alp合成,其升高的肝源性需通过γ-gt或alp同工酶水平升高加以确认。临床上常借助alp的动态观察来判断病情发展、预后和疗效评估。
(7)甲胎蛋白(afp)及其异质体l3:是诊断hcc的重要指标。应注意甲胎蛋白升高的幅度、动态变化,以及其与alt和ast的消长关系,并结合临床表现和肝脏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8)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蛋白(pivka-Ⅱ):又名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是诊断hcc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与甲胎蛋白互为补充。
hbv血清学检测主要指传统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sag定量检测。传统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即常用的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抗-hbe)、核心抗体(hbcab/抗-hbc),不同的指标对应着不同的感染状态,如乙肝五项指标发生变化,可提示不同的病情,需要到正规医院经医生指导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hbsag定量检测已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其水平可反映疾病分期与疾病进展风险,也可用于指导重组人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
hbv病毒学检测包括hbv-dna定量、hbv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株检。hbv-dna定量主要用于评估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水平,是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选择及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可显著控制肝硬化进展和降低hcc发生风险。
hbv新型标志物检测包括抗-hbc抗体定量、hbv-rna定量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抗-hbc抗体定量是新型双抗原夹心法可定量检测血清抗-hbc水平。
此外还有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肝脏硬度值测定包括瞬时弹性成像(te)、基于超声的声脉冲辐射力学(arfi)和磁共振弹性成像(mre)、腹部b超等检查。其中b超检查可以了解肝脏大小形态、回声情况、有无腹水等,可以判定病情是否发生转变,或有无占位病变的发生。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哪些检查揭示乙肝病情[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