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治疗上以戒烟、饮食调理及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等肠外损害。
克罗恩病缺乏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①临床表现:克罗恩病最常发生于青年期,发病高峰年龄为18~3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消化道表现主要有腹泻、腹痛,可有血便等;并发症常见有瘘管、腹腔脓肿、肠腔狭窄和肠梗阻、肛周病变。②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rp、esr、人血白蛋白等,有条件者可做粪便钙卫蛋白检测。③内镜检查:可见病变可累及自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呈节段性或跳跃性,而非连续性,溃疡早期呈鹅口疮样,随后形成纵行溃疡和深“裂隙”溃疡,病变累及肠壁全层,肠壁增厚变硬,肠腔狭窄。④影像学检查:典型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4mm);肠黏膜明显强化伴有肠壁分层改变,黏膜内环和浆膜外环明显强化,呈“靶征”或“双晕征”;肠系膜血管增多、扩张、扭曲,呈“木梳征”;相应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⑤病理组织学。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如何诊治克罗恩肠病[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