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一般通过对因、对症治疗能获得较好效果。本病不能自愈,目前也无根治方法。
肌张力障碍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心理治疗、家庭社会支持治、功能锻炼和中医治疗),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及外科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1.对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采用d-青霉胺或硫酸锌驱铜治疗;药物性肌张力障碍,及时停药,必要时加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可补充左旋多巴,小剂量左旋多巴即可获得戏剧性效果;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离子通道病,可采用卡马西平治疗。
2.对症治疗:
(1)药物治疗:抗胆碱能药苯海索(20-30mg/日,分3-4次口服);肌松药巴氯芬(可口服或鞘内注射);地西泮(2.5-5mg)、硝西泮(5-7.5mg)或氯硝西泮(1-2mg),3次/日。
(2)注射a型肉毒素:适用于局灶性、节段性肌张力障碍者,尤其对于年龄大于30岁的斜颈、双侧眼睑肌肉张力过高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不适用于治疗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
3.外科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目前应用于肌张力障碍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可以自愈吗[朗读]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