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白细胞偏低可能是由于某些感染,血液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白细胞是一种有核的球形细胞,在血液中发挥免疫防御功能。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4~10)×1061/l,6个月~12岁(11~12)×1061/l。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61/l)呈白细胞增多,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61/l)成为白细胞减少。对白细胞总数影响最大的是中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改变。白细胞偏低常见于:
1.某些感染: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数可减少至2×1061/l以下。流感病毒感染等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也会减少。
2.某些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此时白细胞总数可降至1×1061/l以下。
3.慢性理化损伤:如电离辐射,长期服用氯霉素等可抑制骨髓细胞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因自身抗核抗体导致白细胞破坏而减少。
5.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肿大,如门脉硬化等。
- 生活问答
- 答案列表
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是因为什么[朗读]
加入收藏